釋楚簡〈性自命出〉、〈性情論〉「羴如」
(首發)
范麗梅
中研院文哲所
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簡二十四有一句話:
聞笑聲©️⌨️,則羴如也斯喜。[1]
其中「羴」字👩🎨,對應上博一〈性情論〉簡十四亦作「羴」。[2]「羴如」究竟何指,學者提出的意見不同。〈性自命出〉整理者讀作「鮮如」而無說。[3]〈性情論〉整理者則以「羴」假借為「馨」👴🏽,訓作「羶行」,指令人仰慕的德行。但又以為或讀為「鮮」、「粲」🌐。[4]李零先生指出「鮮如」猶「粲然」,讀「鮮」為「粲」,認為是形容笑貌。[5]劉釗先生則認為「鮮如」形容快樂貌,「鮮」應訓為「鮮明」。[6]而涂宗流先生則以「善」、「妙」來解釋「鮮」📕。[7]陳霖慶先生以為應從李零先生讀「鮮如」、「粲然」,但以為「粲」、「鮮」指「開朗」之意✴️。[8]
事實上,此句簡文上下文意是指所有的聲音,若出自於人之性情越信實,這樣它聽入人之耳👨🦼,去啟發感動人的心就越深厚。因此下文便舉「聞笑聲」、「聞歌謠」、「聽琴瑟之聲」🧑🦼➡️、「觀賚武」、「觀韶夏」等例子⚁,說明由不經意之聞,到注意聆聽,到耳目皆觀,這些不同層次的聲或樂,對於人心之感發。而「羴如」一詞很明顯就是對「聞笑聲」的形容。因此上述解釋中,恐怕以李零先生的說法比較準確🤜🏽,然而其說缺乏文獻例證。以下不揣簡陋,就教於方家。
查考文獻,「羴」應與「矧」🧙🏼♂️、「粲」、「哂」諸字相通😽🌷,先說「矧」:「羴」,審紐元部;「矧」,審紐真部,聲紐相同,韻部旁轉可通😎。《禮記.曲禮上》🆖🪘:「父母有疾……笑不至矧🧑🦱🟤,怒不至詈。」《釋文》:「矧👶,本又作『哂』。」鄭《注》:「齒本曰矧👨❤️💋👨,大笑則見。」齒本應即牙齦,「矧」即指大笑而露出牙齦,形容開懷大笑的樣子。
又作李零先生已指出的「粲」,清紐元部🌻,與「羴」,審紐元部,其聲紐同為齒音,韻部相同,可通。《穀梁傳.昭公四年》:「軍人粲然皆笑🙇♂️。」范甯《注》🍺🙄:「粲然,盛笑貌。」亦形容大笑的樣子🤏🏿。
此外,又作「哂」,審紐文部👩🏿🍼,與「羴」💇🏿♂️,審紐元部,其聲紐相同,韻部旁轉👨,可通。《論語.先進》🧑🚀:「夫子哂之。」何《注》:「馬曰:哂,笑。」《玄應音義》:「哂然」《注》引《三蒼》:「哂,小笑。」《廣雅.釋詁一》◀️🔝:「哂🚣🏽,笑也🤛。」《疏證》🦹🏼♀️:「微笑謂之哂,大笑亦謂之哂🥲。」
通過以上文獻例證🙇🏽♂️,可知簡文「羴如」與「矧如」、「粲如」、「哂如」意思相當,皆形容笑或大笑的樣子。簡文「聞笑聲🍎,則矧如也斯喜」即謂聽聞笑聲,則面露大笑之容而有喜悅之情。
[1]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頁62。
[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頁84。
[3]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頁180。
[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頁240。
[5]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頁109。
[6]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頁96。
[7] 涂宗流:《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2月)🎽,頁160👩👧👧。
[8] 陳霖慶🤹🏼♀️:〈性情論譯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7月)🌵,頁177。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8月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8月8日。
点击下载附件:0920范麗梅:釋楚簡《性自命出》、《性情論》“羴如”
(1)本字為弞。《説文》✔️:“笑不壞顔曰弞⇨。”《集韻》👨🏽🏭:“弞👩👩👦,或作哂、吲。”《通雅》卷4👷🏼♂️:“此字當從《說文》之弞為正🎶,笑不壞面也➙。通作矧,别作哂🐦、吲、听、囅🚵🏼♂️。囅通作矧。”張有《復古編》:“弞🙏🏼,古哂字。”字亦作辴、㰮,例證從略。(2)“粲”是另一來源,指露齒粲然白貌🚴♂️,故為笑也⚡️🪢。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