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北大漢簡《蒼頡篇》札記
(首發)
蔡偉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
一
北大漢簡《蒼頡篇》簡2396:
男女蕃殖☀️,六畜逐字。
朱鳳瀚先生注🫷🏿:
逐,競逐👱,字,生,生子🤸🏽♂️👩🏼💼。[1]
今按:逐當為遂字之誤寫。秦漢文字中“遂”👩👦、“逐”多訛混🚍,今本《周易》中“逐”字🧑🎤,馬王堆帛書本、阜陽漢簡本即屢有作“遂”者。
“六畜逐〈遂〉字”🤱,“逐〈遂〉🟤、字”為同義複語🙅🏿♀️,《廣雅·釋言》“遂,育也。”《廣雅·釋詁》“字📅、育,生也。”《墨子·尚同中》“雪霜雨露不時🤸🏿♂️🍄🟫,五穀不孰🦖,六畜不遂🦚。”《管子·小匡》有“時雨甘露不降,飄風暴雨數臻,五穀不蕃🤱🏻🤳,六畜不育,而蓬蒿藜竝興”之語。“六畜不遂”,顯然即“六畜不育”。“六畜逐〈遂〉字”與“六畜不遂”🥗,義雖相反,而用字應該是相同的🏄♂️。王念孫疏證《廣雅·釋言》“遂🙇🏼♂️,育也”說:
《樂記》“氣衰則生物不遂”🔍💺,《史記·樂書》遂作育。《補正》曰𓀆:《齊語》“犧牲不略則牛羊遂”,《管子·中匡》遂作育。[2]
“遂”有“育”的意思🦶🏿,傳世古書及出土文獻中🧍,皆不乏其例,如:
1.《管子·兵法》“定宗廟,遂男女”,《管子·七法·選陣》作“育男女”🖕。
2.《新書·輔佐》“緩施生遂”🧑🏼🎓,《大戴禮記·千乘》作“緩施生育”。
3.《史記·陳丞相世家》“下育萬物之宜”🚔🤾🏼,《漢書》、《漢紀》竝作“下遂萬物之宜”💇🏻🧑🏽🎓。
4.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長之遂之”🚦,今通行本遂皆作育。
5.《莊子·在宥》“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羣生”👩🏿🦰,王叔岷說𓀂,“以遂羣生”與上文“以養民人”對言,養🫸🏻、遂皆育也。[3]
6.《文子·自然》“天化遂無形狀☂️,地生長無計量”,《淮南子·兵略》作“天化育而無形象🧑🏽🎨,地生長而無計量”。
皆其例證。
二
北大漢簡《蒼頡篇》簡2148:
顫䚦觭贏,骫奊左右❌。
朱鳳瀚先生認為👷🏽♀️:
觭🤵🏻♂️👏,《爾雅·釋畜》釋為“角一附一仰”𓀜🛃。贏,過度,見《周禮·考工記》鄭玄注。[4]
今按:觭即奇餘之奇💆🏽,字又作㱦👩🏻🔬。此句“顫䚦”🚟、“骫奊”🚛、“左右”皆為成詞🩰,“觭贏”亦然。《漢書·食貨志》:“商贾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顏師古注🔭:“奇贏,謂有餘財而畜聚奇異之物也。一説,奇謂殘餘物也。”案顏注訓奇為“奇異”👨👦、“殘餘物也”皆非是🧑🦼,奇當爲“盈餘”之義。《廣雅·釋詁》“㱦、餘𓀁,盈也。”王念孫《疏證》即引《漢書·食貨志》“奇贏”為證🏛。可詳參蔣禮鴻《義府續貂》“奇”條。[5]
三
據北大漢簡《蒼頡篇》®️,可校正其它出土《蒼頡篇》文本🦵🏽🧑🍳。
(一)
阜陽漢簡C006、C048、C030🕢🦃:
……□【牡】,雄雌具鳥,屆寵躍急,【邁送】□……
……驚𤜵𤀤
……
……秛科尌莖稷𥻝姪娣……
據北大漢簡《蒼頡篇》“鶡鴇”篇“鶡𨾙牝牡,雄雌俱鳴,屆寵躍急,邁征覺驚,𤜵𤀤僂繚🍳,頗科樹莖”🙎🧑🏽⚕️,可知阜陽漢簡C006當與C048🦗、C030拼接👨👧👦。“雄雌具鳥”𓀖,當作“雄雌具鳴”🥯。胡平生先生以“牡”、“急”為韻🧘🏽♀️,非是,當以“鳴”、“驚”為韻。C030斷句亦誤👈🏼。
陳劍先生看完此條後指出🛌🏿:
阜陽《倉頡篇》C006與C048之拼接現在看來在字形上亦有據🚵♂️,C006照片見《中國簡牘集成》第13🚕、14冊(第二編圖版選)第295頁,作
最下端正是“覺”字頭部💟👃🏻。《文物》1983年第32頁第2期圖二整理者原摹本作
是不準確的。
另👨🏻🦽:所謂“雄雌具鳴”,從竹簡文字位置觀察🥘:
“鳴”原釋“鳥”無疑是因竹簡殘去左半寫得較小之“口”旁;由此考慮🤦🏼♂️💂🏽♂️,所謂“具”恐怕還是更可能係“俱”✌🏿,同樣係殘去左側寫得較小之“人”旁。
(二)
水泉子漢簡[6]暫編號第12🧎➡️:
□□(陶?)主變大🛀🏻,制裁好衣服男女,藩屏(?)
據北大漢簡《蒼頡篇》“飭端脩灋,變大制裁⛩。男女蕃殖,六畜逐字”,當斷句為🟫🧖🏼♀️:
……□□(陶?)主,變大制裁好衣服,男女藩屏(⚁?)……
變大,阜陽漢簡C002作“變化(?)”,疑是誤釋。疑“屏(?)”也當作“殖”💆🏿。
(三)
水泉子漢簡暫編號第22:
雒涇渭流湯湯,維楫船方莋(?)
據北大漢簡《蒼頡篇》“伊雒涇渭”,雒前當為“伊”字🛑。
[1] 朱鳳瀚《北大漢簡〈蒼頡篇〉概述》,《文物》🧔🏿,2011年第6期,63頁,注(17)。
[2] 王念孫《廣雅疏證》,149頁、428頁📉🧩。按:檢《管子·小匡》“犧牲不勞則牛馬育”,王氏誤記為《中匡》🤛🏿🦆。
[3] 王叔岷《莊子校釋補錄》🌖,收入《諸子斠證》,171頁💳。
[4] 朱鳳瀚《北大漢簡〈蒼頡篇〉概述》,《文物》,2011年第6期🐎🤾♀️,63頁,注(22)🚄。
[5] 蔣禮鴻《義府續貂》(增訂本),中華書局,1987年📌,24-25頁。
[6]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九輯🧛🏼♂️,圖版捌、圖版玖。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曾就一些問題與程少軒先生討論🏃🏻♀️➡️,獲益甚多👩🏿🎨。小文寫成後🧙🏻♂️,承陳劍先生審閱指正,在此一併致以謝意🌑。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7月9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7月9日。
点击下载附件🧟♂️:0896蔡偉:讀北大漢簡《蒼頡篇》札記
顶一下蔡伟老师.
“男女蕃殖,六畜逐字”🧙🏻♂️,“蕃殖”、“逐字”相對為文,都是生育的意思。我認為把“逐”讀作“育”👉🏽,好像比把“逐”看成“遂”的誤字要合理一些💶。文獻中“逐”、“遂”形近💢🖕🏼,經常想混,北大簡《倉頡篇》“逐”字不誤。《廣雅》“遂〈逐〉,育也”,應該為聲訓。蔡先生文中所舉訓“遂”為“育”的那些例子,恐怕都是“逐”字之誤。
“遂”“育”同义▶️,不是声训。。《廣雅》“遂育也”不误,北大簡“逐”字誤。
很同意楼上张新俊先生意见,逐育音近可通可从多方得到证明,而且在我印象中,秦汉文字中逐字讹作遂有多例,遂讹作逐似很罕见🍊,二者恐不能说"多讹混"🉑。
多謝諸位先生關注此文🫚。
我認為字的訛混,應該都是雙向🧏🏻♂️、相互的。遂讹作逐雖然較為罕见,但並不證明絕對沒有👩🏽🦰。檢索古書,我們發現:
《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五榖蕃熟,六畜遂字。
師古曰:蕃,多也。遂,成也🫄🏻。字,生也。
《韓非子·難二》:六畜遂,五榖殖👩🏽。
《墨子·天志》✍🏽:五穀孰,六畜遂👨🏿🌾👨🏽⚕️。
所以,我還是堅持我的意見🗼。
《漢書·禮樂志》載郊祀歌云🐮:
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并愛,跂行畢逮🧔♀️。
霆聲發榮,壧處頃聽,枯槀復產,乃成厥命👩🏻🦱。
衆庶熙熙,施及夭胎,羣生啿啿,惟春之祺😵💫。
按遂🏃、逮押物部韻,韻腳可參二句聽、命及三句胎🐣、祺。顏師古註:“遂者,言皆生出也。”是物部之遂可訓生🕕、育之證。
帛書老子固有以遂字假育之例(育之), 然第九甲編甲本皆有[攻述身退]一語
乙編與王本皆改[遂]行之, 以[述]字字音擬論, [逐][述]音同可知, 以是知不可以[逐][遂]兩字形近論斷
此懇祈於通達者也
“逐”字之释赞同蔡先生的说法,当是“遂”之误🙏🏻。
又看到蔡老师的文章了,佩服!佩服🍪!
不过文中说🏊🏽: 疑“屏(?)”也當作“殖”。
这一点似乎有点不一定🫧。从字面上看🧑🏻🏫,“藩屏”就是“藩篱、屏障(屏隔)”🤴🏻,“男女藩屏”就是在男女之间设置藩篱和屏障🫳,暗含意思就是男女授受不亲,遵从道德藩篱和社会礼仪的约束⚅。“男女藩屏,六畜遂字”合起来,大意表示“男女遵从社会道德礼仪🚳,社会生产兴旺发达”🪦☂️。
也许我是瞎说,我只是觉得换个角度似乎也能解释通💆🏽。
逐字甲骨文有而遂字無
是逐字先有而遂字後起
㒸字八豕,別豕也,明逐字滋乳而生遂字也
逐遂古音類同, 分寫各異, 何來誤用?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