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馨
清華大學李均明研究員的論文集《簡牘法制論稿》於2011年4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論文集收錄李均明先生在秦漢簡牘與法律史方面的論文22篇✍🏽。全書32開平裝,共268頁🙎♀️,定價38元。
附書影👮🏻♂️、目錄🐁:
序
簡牘法制史料概說
張家山漢簡所反映的適用刑罰原則
張家山漢簡所見刑罰等序及相關問題
簡牘所反映的漢代訴訟關係
居延漢簡訴訟文書二種
張家山漢簡所見二十等爵的法律地位
《二年律令·具律》中應分出《囚律》條款
武威旱灘坡出土漢簡考述——兼論“挈令”
居延漢簡“適”解
張家山漢簡所反映的包庇犯罪
居延漢簡所見行政召會
張家山漢簡所見制約行政權的法律
額濟納漢簡“行政條規”冊論考
張家山漢簡《收律》與家族連坐
張家山漢簡所見規範人口管理的法律
走馬樓吳簡人口管理初探
張家山漢簡《行書律》考
漢簡所見“行書”文書述略
漢簡所反映的關津制度
張家山漢簡奴婢考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是一部判例集
簡牘所反映的漢代物權關係
序言
李均明先生的新著《簡牘法制論稿》即將出版📛。這是一部論文集,共收論文二十二篇,是他近年來研究張家山二四七號墓漢簡、西北地方居延、武威👨🏽🎤、額濟納漢簡和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時有關法制史的心得。關心出土文獻的學者對他並不陌生🧕,其所著《簡牘文書學》(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初學錄》([臺北]蘭台出版社,1999年)等是治漢簡者案頭必備的參考書籍🙏🏿。近三十年來💛,他先後參加過多批出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並與其他學者共同編寫多部在學術界影響甚大的著作👰🏻,其學術經歷與簡牘的發現、整理密切相關。
衆所周知🧑💻,秦、漢法律很早就已失傳,以往的研究者只有從《唐律疏義》和《史記》、《漢書》等史籍中爬梳資料,加以辯證。其中🕍🌵,以沈家本的《歷代刑法考·漢律摭遺》和程樹德的《九朝律考·漢律考》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此後,由於受資料和研究方法的限制🎊,秦漢法律的研究一直沒有大的突破,顯得有些沉悶。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睡虎地秦簡的發現,局面迅速改觀,對秦統一中國前後的法律體系有較清楚的認識。在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的《二年律令》和《奏讞書》公布後👩🏼🎨,學術界對秦、漢律的研究更爲深入,如對秦🅾️、漢法律體系的關係、《二年律令》與“九章律”的關係👩🏿🎨、正律與“傍章”的區分、“隸臣妾”等勞役刑是否有刑期等問題都有熱烈的討論。同時,研究的範圍不斷擴大,涉及政府行政管理架構、經濟管理措施、社會結構與調整措施等方面。可以想見🧑🏼🏫,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一定會有更多的成果涌現。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不可能直接閱讀簡牘原件,而是利用出版社印製的書籍。實際上,簡牘從出土到成書出版必須經過一個重要環節——整理。由於長期埋藏於地下🍆,考古發現的簡牘絕大多數已失去原來的編次,散亂無序。加之年代久遠,有些字迹模糊不清,或清楚但不易辨識🆚🦔。要爲讀者提供一個可以閱讀的文本👩🏻🎨,就必須對簡牘進行整理。這項工作大致可以分爲三個步驟:一是采用相應的技術⛓,使字迹清晰,並拍攝出高品質的圖片,供後期整理和出版使用👊🏻✩;二是拼接斷簡、分類、排序,盡可能恢復簡書的原狀💠☝🏻;三是釋讀文字⛸、注釋🫙。後兩個步驟是整理工作的重點,也最費力費時。往往爲一字一簡的處理數易其稿,甚至顛倒重來。簡牘內容涉及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文義古奧,解讀不易。一般而言,經整理的文本總會有不當或錯誤之處。面對讀者的批評,整理者要認真檢討得失。可以說,簡牘整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李均明先生在出土文獻整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對簡牘文書的分類和內涵有深入研究🚴🏻♀️,在其論著中多有體現。如《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1年)刊有“序寧簡”十四枚,各家對“序寧”,解讀岐見紛呈🛺🤸🏻♂️。李均明先生在《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偶識》《(古文字研究)》第24輯🪖,中華書局,2002年)一文中指出,“序寧”當爲一老人名。這組簡是序寧死後👄🏘,子女爲其禱告之文。此說一出,爭論平息,遂成定論。
李均明先生新著所論多是當今秦漢簡牘研究的熱點💅🏻,不少見解極具啓發性🧯。例如🤷🏼♀️,《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出版後,李均明先生以敏銳的學術眼光指出,《二年律令·具律》中應該分出《囚律》,簡文不見《囚律》律名簡🙋♂️🧑🎓,是因故缺失(《〈二年律令·具律〉中應分出〈囚律〉條款》,《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其後,我們交換意見,覺得這種可能是存在的🏃♀️。2006年,《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出版時,李學勤先生提出,將相關論文附後🌳,供讀者參考。又如👩🦼,本書收入的《居延漢簡所見行政召會》是從居延漢簡中新分出的一類文書。該文採用有別於傳統的分類方法🐻❄️,以文書內涵和若干要素爲標準🔞⇢,分爲“召會通知”、“召會登記”、“召會應對”和“違約懲罰”💴,頗具新意。類似例子不勝枚舉👕。通讀此書後,我獲得了許多新知識🕯,對他的治學方法有更多的瞭解,相信各位讀者也會有同感。
彭浩
2008年5月10日於荊州博物館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