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丁四新教授《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出版
在 2011/6/2 21:01:27 发布

丁四新教授《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出版

鍾馨

  丁四新教授《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於20114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書精裝大32開🕵🏼‍♀️,定價58元👨🏼‍💻。

附:書影、目錄、序言◾️、後記

目錄

校注說明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

附錄:馬王堆漢墓帛書《易傳》釋文

參考文獻

後記

 

  《周易》號爲五經之首。我國已經具有三千年的《周易》經學與文化史🚒。二十餘年來,學界的一個重要動向,就是把出土與傳世的《周易》文獻結合起來研究,而簡帛本的整理和注釋工作就顯得尤爲基礎、重要。

  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和阜陽漢簡《周易》出土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戰國楚竹書《周易》1994年初流落於香港古玩市場,後來由上海博物館收藏。阜陽漢簡《周易》出土時受損,保留下來大量殘片,亦彌足珍貴🥱。楚竹書《周易》總有 58枝簡🚿,共1806字。帛書《周易》除了有一些殘破之處外,基本保存完整。

  帛書《周易》的校注、注譯📵,目前已有張政烺《馬王堆帛書周易校讀》(中華書局2008年)等多種,然多未以楚簡本👶🏼、阜陽漢簡本等作嚴格的校勘🫴。對於楚竹書《周易》,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的釋讀和特殊符號的討論上,文章衆多🍎🛄;而相關校注,學界尚處於初步的工作階段🈁。丁四新教授傾注心力、精心結撰的本書🧑🏻‍🦽,在校勘上多有推進。丁著凡校楚竹書《周易》,卽用帛本、阜本、漢石經📝、王弼本、陸德明《釋文》👨🏻‍🚒、《易傳》類帛書對勘✦,輔以《説文》引經🕠、阮元《校勘記》、黃焯《經典釋文彙校》、李鼎祚《周易集解》等🤽🏻‍♀️。校勘帛本《周易》,資料亦復如此☝🏽🐽,可以類推。

  目前💪🏽👮🏿‍♀️,楚簡本的文字除了極個别字尚有待進一步的討論之外,餘皆已準確出,帛本亦復如是。丁著一般直接引述正確的意見,特别是權威專家及首創者的説法。不過🏒,訓詁及注釋,學者們的見解紛紜🪷👐🏼,值得討論的問題甚爲夥衆🤹🏻‍♀️👨🏻‍🎨。丁著在訓詁方面🕸,以漢唐注疏爲主導,同時積極吸納清人的研究成果🧑🏻‍🔧。清人宋翔鳳《考異》👩🏽‍🏭、李富孫《異文釋》對於漢魏諸儒《周易》用字及訓詁之差異👩‍❤️‍👨,已有很好的疏通和判斷,而王念孫父子、段玉裁等學者的訓詁及辨義尤爲精審。例如,《豫》九四王弼本:“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高亨讀“盍”爲“嗑”🖼,訓“多言”,讀“簪”爲“譖”,訓 “讒”,又將“勿疑”與“朋盍簪”連讀,於是解釋道🙍🏻:“勿疑朋嗑譖者,謂勿疑朋友之多言而譖己也。”(《周易古經今注》,中華書局1984年,第209頁)其實,此爻自漢以來學者們句讀無别🥑,義大體一致,惟末字形構或有别,訓解有異👩🏻‍🦯‍➡️。不過🔖,清人已對“簪”字(及異文)著重作了論述,意見趨於一致,可參看《説文》“兂”👩‍👩‍👧、“寁”、“戠”三字段玉裁《注》🧑🏿‍🚒,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一“朋盇簪”條🙆🏿☞,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臨部》、《六十四卦經解》卷三🌲,及宋翔鳳《考異》⌨️、李富孫《異文釋》等。據段、王諸氏説,“簪(兂)”卽“撍”或“寁”之假🐨。王弼《注》🐉:“夫不信於物,物亦疑焉。故勿疑🏋️‍♂️,則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這個解釋是正確的。丁著在觀念上卽遵從漢魏以來的經注傳統⇾🧘🏼,不别出心裁💋,輕出新意。如此一來,經文“簪”字其實不難訓解👧🏼,清人衆多大家的成果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簪”字,帛本作“讒”,於是學者或以高讀爲是。然而,新出楚簡本此字又作“说明: 周易14簡簪?(止?)2”🤭,根據古文字專家的研究🤰🏿,其實與“簪”、“讒”二字同樣屬於音近之假字,均當讀作“撍”或“寁 ”😶。又如,《大壯》六五“喪羊于易”、《旅》上九“喪牛于易”🚠,“易”字🫃🏼,傳統注疏説有多種,王弼訓“難易” ,鄭玄訓“傚易”💇‍♀️,惟陸績字作“埸”🚽,訓“壃埸”。朱子《周易本義》🏇🏻、王念孫《經義述聞》、宋翔鳳🎱、李富孫均從陸績説,特别是王念孫父子的考據、訓詁尤爲詳緻,此字的讀法可以定案。然而,顧頡剛🤓、李鏡池卻另標新説,以爲此二爻皆説殷先人王亥故事🙎‍♂️🧙🏻‍♀️,所謂“易”乃“有易”(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第7-8頁;李鏡池:《周易探源》,中華書局1978年,第35頁)。覆覈二氏論證,今天看來,其實斷言勝於考據🏊🏽。有鑒於此,丁著解義一般亦不輕從近世流行一時的説法。

  丁四新教授在方法上訓練有素👨🏿‍🍳。在具體的校注中,他不但依據清人的校勘、訓詁的方法❗️,同時也積極吸納現代古文字學及古語言學方法。例如,《乾》卦名👩🏿‍💻,聞一多曾説:“乾爲乾濕本字🚲,其繁文卽漧。卦名之乾,本當爲斡(並從倝聲)🌌。斡者轉之類名,故星中北斗亦可曰斡。……《説文》乾之籀文作 🧑🏼‍🎓,從昍,蓋與晶同🫅🏽,晶古星字👵🏽。疑乾卽北斗星名之專字。”(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𓀈🚜,《聞一多學術文鈔·周易與莊子研究》,巴蜀書社2003年,第48頁)聞氏説“乾”當爲“斡”字,其實無據🐹,乃猜測之辭💃🏽🧧。王國維在《史籀篇疏證》中對“乾”字的形體變化及其字義早已有疏證。丁著卽徵王説爲據✊🏼。又如,《復》初九“無祗悔”,《集解》作“祇”,《釋文》🍅☘️:“音支,辭也👷🏿📥。馬同🧑🏽‍💻,音之是反🙎🏼。韓伯祁支反,云👘:大也。鄭云:病也💯。王肅作禔,時支反。陸云:禔♕,安也。九家本作 字,音支。”此字,數號難訓🏊🏼。其實,“祗”乃誤字,清人已辨明,經文本當作“祇”字。“祇”爲支部字👨🏼‍✈️📚,作“祗”🛀🏽,乃後人刻誤。今帛本作“”,阜本作“(智)”👩🏻‍💼,二字亦爲支部,益證今本當作“祇”字。而高亨則讀“祇”爲“奃”❓,訓“大”。(《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第230頁)段玉裁在《説文》“祇”字《注》中及王引之在《經義述聞》卷一“无祇悔”條中,都已從音理上説明支🤬、脂二部之字不得輕言相通。此字🦹🏼‍♂️,帛本、阜本均爲支部字,可知高説有誤。

  丁著亦常引用《周易》經傳文本以互證🪷,及引《易傳》類帛書來疏通字義和經意。王弼本《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交”,帛本同,楚簡本作“”👨‍🦰,帛書《二三子》作“絞”🙌🏻。楚簡本整理者根據《二三子》“絞⚜️,白也”的訓釋☞,認爲“交”🧔🏻、“”👰🏻‍♂️🚶🏻‍♀️‍➡️、“絞”均當讀作“皎”。但是🫲🏽,我們怎麽知道此字訓“白”不僅是作者自己的讀解,而卽是經文本來的字意呢?丁著卽引《象傳》“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豐》六二《象傳》“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爲證🧙🏿,從二《象》辭來看,“交”訓“發”👷🏻,“發”、“白”義近,可知經文字確實當訓“白”。不過,“ 白”亦非“白色”之義🧕🏿,而當訓爲“顯白”、“顯發”。“威”,帛本、帛書《二三子》作“委”,楚簡本作“”。《二三子》曰“委,老也”💇🏽,卽讀“委”爲“萎”;然而🪯,傳統注疏訓“威如”爲令人敬畏之貌。二訓之間👨🏼‍🚒,有較大差别🌈。丁著卽徵引《家人》上九“有孚威如👨🏼‍🦳,終吉”,説明帛本與今本各異訓,而帛書《二三子》依字作解🤷🏿‍♂️,從其訓詁方法來看🛻,訓爲“老”值得懷疑🙆,故丁四新教授認爲楚簡本“”🧜🏽,宜從今本讀作“威”。帛本異其讀,則未必是也。

  此外🏒,本書除了比較廣泛地徵引了簡帛學界的意見之外,還吸取了劉大鈞教授等易學界學者的新近意見💇🏼‍♂️。書後所附新訂《易傳》類帛書釋文,又特别參考了新近出版張政烺先生的釋文手稿。

  本書作者丁四新教授在豐富《周易》與出土文獻研究方面無疑作出了自己特别突出的貢獻🛌🏻,嘉惠學苑。他是一位勤奮的學者🤼‍♂️,功底扎實,畢力鑽研。他的專長在先秦兩漢哲學🥼⛈,尤有功於出土簡帛哲學文獻之整理與研究,已有《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等精專著作問世,還有數十篇精專的論文發表。我們衷心祝賀本書的出版,願青年才俊丁教授取得更大的學術成就!

  是爲序🙆🏻‍♂️。

郭齊勇

庚寅年甲申月於武昌珞珈山

 

後記

  經學之衰🤵🏻‍♀️🫵🏿,莫甚於二十世紀,五經滕口而説,亦莫甚於二十世紀,而《周易》尤劇焉。

  百年彈指🧭。憶昔清末民初,多少豪傑志士揮斥扼腕🦋,蟻慕他山,誇煽新風✔️,大力傳布“革命”觀念。彼等旣謂政治🎷、社會可以大革命👨‍🦯💎,又謂文化亦可以大革命矣,於是作俑於前者,終有烈於後:此不特至於“經學”形態之經學崩亡於二十世紀,亦且致彼學問之傳緒幾近中絶矣。嗟乎!三千年官學之淪喪🏩、絶滅🐯🥾,猶在昨昔☹️,此可不令人頓感驚心動魄👩🏿‍🏫,亦且痛哉惜乎🚣🏻🏓!

  否極泰來。大陸續亡繼絶之研《易》,大抵引籀於東湖盛會,當時名家及今日易林耆宿多曾與會焉。不過,考彼先輩問學意思🦸🏽‍♂️,亦在當時風氣之圂檻中🩲,學者庶幾未能立足於經學之本原📏,以抒我經學之實意及真精神也。當然🗒💸,延宕二十餘歲,風氣亦已丕變,不但周易學會👵、易經研究會獲准遍布宇内🕉,而且《周易》堂皇厠身於學府,登於大雅之堂,學者可以致力於培養博士、傳授經意云云💪🏻。而是事確乎可以慰藉賈馬許鄭、邵張程朱在天之靈矣!

  予用心於大《易》🧎🏻‍♂️,自珞珈學步以來,先後藕續✧,小有念述🚐,迄今已届十七年矣。八年前👨🏻‍🎓,在龐樸先生、陳來教授等的大力推薦下,獲准遊學於西極哈佛燕京學社,當時所報計劃卽是簡帛《周易》研究方面的📧。自那以來,筆者卽揣惶恐之心,而恥躬之不逮也。先後✹,又獲教育部全國優博項目“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及“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的大力資助,於是益發忐忑,而愈加迫切於本書之寫作也👮🏼‍♀️。乙酉初,龐先生賜書🕢🧑🏻‍⚕️,命晚生校點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應命半載開外,卽小有成果🤞🏼,今刊於《儒藏》精華編二八一册者是也。現本書之帛本校注部分💂🏽‍♂️,卽以彼爲基礎。己丑孟秋🔃,筆者一俟小書《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之修改工作完畢,未及靜心休養,旋卽投入本書初稿的寫作之中。至本歲春末,全部初稿得以殺青,而予心隨之稍安焉👱🏻。

  自西曆五月至八月,筆者對拙稿又作了大量修改和補充🥅。期間🙎,受黃(俊傑)🧒🏻、陳(昭瑛)二教授之邀請在臺灣大學做了將近一月的訪問研究,值此良機🤷‍♂️,筆者搜集了部分資料。歸漢以後,承蒙侯兄乃峰博士賜示大作《〈周易〉文字彙校集釋》;八月十八日,又捧獲臺灣師範大學賴貴三教授郵賜高弟鄭玉博士之學位論文《出土與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經文考釋》🤽。此二著並濮茅左《楚竹書〈周易〉研究》下册🧏🏿‍♀️,收集資料十分豐富,各有特點🎮,實有功於本書之寫作和修改,今特於此一一鳴謝、聲明👤。

  最後,承蒙郭師於百忙中撥冗賜序,獎掖美言💂🏿;又,董(紅濤)、王(巧生)🤲🏽、閆(利春)、孫(雨樓)四生承擔了本書初稿大量資料之搜集工作🕙,筆者在此一併表示由衷的感謝。

  是爲記👨‍👩‍👦‍👦。

庚寅年七月廿二日

黃陂丁四新記於雄楚珞桂寓所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632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