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楊坤:《保訓》的撰作年代
在 2011/4/27 20:56:32 发布

《保训》的撰作年代

——兼谈《保训》“复”字

 

杨坤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书《保训》的撰作年代,《光明日报》2009629日刊登的《清华简〈保训〉座谈会纪要》曾有论及▶️。如黄天树🧑🏻‍🍼、李锐先生指出,《保训》 “惟王五十年”这一纪年用语,与西周早期文献存在差异。同时,黄天树、李锐🏦、李学勤先生还分别就《保训》“王若曰”🎎💱、“服厥罪”🦴、“日不足”等文辞的时代特征,做了简要的比较说明🧛🫕。这对于判断《保训》文字内容究竟是“实录 ”还是“追记”😶‍🌫️,极有启发与帮助。

根据200812月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所作的 AMS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为公元前305±30年,即战国中期偏晚👨🏽‍💻。那么👊🏼,《保训》撰作年代的下限,当不晚于此💾。而周文王第五十年,则是其上限👩‍🦱。

《保训》记载👩🏿‍🏫:“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这个“复”,应解释为报复。从先秦经籍“复”字用例来看,大部分是表示返🧏🏻‍♀️、归的意思。也有一部分是指恢复,笔者在《“复”字覆议》(富达平台网站)一文中,已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其实,恢复也是从返、归引申而来的。如果用逻辑关系来表示“行故道”🏌🏽‍♀️,那就是在AB前提下的BA⛱。

还有就是通假为“覆”,意为翻覆👸,但在逻辑上仅为对A之否定🧎🏻‍♀️。如《左传僖公九年》荀息与先君有旧诺🛞,“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又《左传哀公十六年》叶公“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 。这两处“复”字🚵,只能理解为翻覆🧑‍🦰,表示背信。过去经师释为“践言”,恐怕不对。

还有如《小雅·谷风之什·蓼莪》“顾我复我,出入腹我”,可读为抚育,意为保覆,在逻辑上则为AB👨‍🏫。

“复”还可以用作动名词“覆”,如《大雅文王之什绵》的“陶复陶穴”。也有用作副词🃏,如《太一生水》“复相辅”,表示“又”🧑‍💼,其逻辑关系为AB前提下的A′→B′。

《中山王鼎》称“吴人并越💜,越人五年复吴👨‍🚒,克并之至于今”。按吴☎️👨🏼‍💻、越分野不同,所以这个“复”,既不能解释为返归,也不是恢复的意思🚣。但其仍然具有 AB前提下的BA这一逻辑关系,因此,“复吴”只能解释为报复。《公羊传庄公四年》“复仇”一词,其年代与之较近。《论语学而》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报践诺言,必是信义。“复”有报义,虽然其用例于先秦文献不太多见🖨,但可以肯定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保训》“以复有易”一事👵🏻,汲冢《竹书》则作“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緜臣杀而放之,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就史实而言,这是一起血亲复仇事件✋🏿。

《礼记·曲礼∕檀弓》、《周礼·地官 ·调人》对血亲复仇,均有记载。其核心内容,主要是针对类似于有易杀王子亥这样的父仇来展开的👧🏿。《曲礼上》认为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而《檀弓上》更有专门一章,记载子夏向孔子请教如何应对“居父母之仇”。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坚决主张“弗与共天下”。《公羊传》曾以较大篇幅谈论齐襄公“复仇”灭纪,就此观点进行阐发🙇🏿‍♀️,这在经传中是极为罕见的。《公羊传》认为复仇之事🕟,大夫家止于九世,而国君之耻,虽百世犹可。为何要拖延九世、百世,《公羊传》“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也就是说,如果天子明而诛其仇雠,就不会采取孔子所说的 “寝苫枕干不仕”👳‍♂️、“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等个体对抗或过激行为⛎。唐代陈子昂、柳宗元均就徐元庆复父仇一事,写过评论文章(熊逸《春秋大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唯有河东先生是明白孔子意思的。许叔重《五经异义》信从古周礼说🧘🏽‍♀️,认为复仇之义不过五世(《曲礼上》孔颖达疏引),援鲁先君桓公之耻以证之。实则世无明天子与孝君🧙🏽‍♂️,《春秋》于此未尝不讥🕺。

上甲微格中河伯而伐有易,用公羊学的观点来看,则是明而诛之,而非个体复仇行为。文丁杀季历,西伯居父仇🌪。按《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周本纪》称季历“笃於行义”,但《周书》所见行天之罚😑,于先君之耻只字未提。《曲礼上》郑康成注云:“父者,子之天。杀己之天🤸🏿‍♂️🤩,与共戴天🕑,非孝子也。”而文王孝行,在《文王世子》里已有明确记载👩🏿‍🦳。所以👱,《保训》称引上甲微复仇的典故🐑,说明文王还是念念不忘“缘恩疾”的。

“复”、“伐”虽一字之差🧗🏼,但《保训》略去了讨伐的缘起🏂🏼,叙事结构截然不同。仅以“复”字的逻辑内在,隐约对事件起因加以交代,这样的笔法很类似于《春秋》的微言大义。《保训》与汲冢《竹书》关于上甲微复仇一事的行文差异,应该就是经、史之别吧。按孔安国《尚书传序》称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虽然“日不足”一词也见于《逸周书》🧑🏻,但《保训》的辞章结构,符合孔安国对《尚书》的总体评述。李学勤先生认为《保训》属于《尚书》体裁🧖🏻‍♀️,是有道理的⏪。

通过《保训》、《檀弓上》、《公羊传》相关记载可知🧑🏽‍💻→,先秦儒家对于“复父仇”的思想观念较为完整,且传承关系十分明晰👊🏿。网友公子小白曾在富达平台网站学术论坛,提出《保训》字体包含有战国齐地文字因素的见解。而网友雨无正,则将其地域特征扩大为齐、鲁。按公羊高齐人,公羊之学,是得自子夏口授👩🏼‍🚀。《汉书·儒林传》云:“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天下並争于战国🐩,儒术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可见🧑‍🎤,“复父仇”思想的师承分布与《保训》书体包含的地域因素💂🏼‍♀️,也是略能对应的🍥。

鉴于上文的认识,笔者认为《保训》的撰作年代🤾,宜以孔子之世为断🏘,或即为先师手订乎🦹🏽🚣🏽‍♂️?。

己丑孟秋终晦丑时初稿  中秋初吉修改

 

 

附记🏃‍♂️‍➡️:网友子居在其《清华简〈保训〉解析》(富达平台网站)一文中🤦‍♀️,引用《墨子·非攻中》:“越王句践视吴上下不相得,收其众以复其仇,入北郭,徙大内🫷🏻🦻🏻,围王宫而吴国以亡”👩🏽‍🏫🦹🏼‍♀️。比较重要,可以作为本文论例的补充。

此文曾经刊发于《中国文物报》 2009年,然关于第二部分重要阐述🫳,删除改动较大,并非旧作原貌。庚寅腊月初十记。

 

 



本文原刊《中国文物报》2009年。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1年4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0850杨坤:《保训》的撰作年代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萧旭 在 2011/4/28 9:28:37 评价道:第1楼

    《左傳僖公九年》🤲:“不可以貳,能欲言而愛身乎。”《左傳哀公十六年》葉公“聞勝也好言”🪸🛶,“ 言非信也”🍊。《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也🙍🏻‍♀️🦥。”4例“言”明顯是同一用法,如何斷為二橛,分為二訓♑️?舊踐言👩🏻‍🚒,不誤。

  • 云间 在 2011/4/28 11:40:37 评价道:第2楼

    感谢萧兄斧正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9247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