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進鋒➰:叔德簋銘“姪”字釋讀
在 2011/4/10 5:45:20 发布

叔德簋銘“姪”字釋讀

(首發)

 

王進鋒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現藏美國哈佛大學福格美術博物館的西周早期叔德簋銘文云:

 

王益叔德臣()十人,貝十朋🧑‍💼,羊百🧑🏼‍🏫。用作寶尊彝🪟。(《集成》3942;下图)

叔德簋铭文

益,賞賜🍷。《墨子·號令》:“寇去,事已❤️‍,塞禱,守以令益邑中豪傑力鬥諸有功者”🩻,孫詒讓《墨子間詁》🆘:“益,猶言加賞也”。《商君書·境內》:“能得甲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益有賞賜的意思。《周易·損》:“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聞一多《古典新義》:“或益之十朋之龜,亦即錫之十朋之龜”👰🏿‍♂️。

銘文中“臣”後之字在銘文中作“”。關於其是何字,陳夢家1955年於《考古學報》上發表的《西周銅器斷代》(二)釋作“嬯”[1]🙎‍♀️🫶🏿,將字的左半部分看成是“臺”;洪家義[2]、《金文編》[3]🌒、《殷周金文集成釋文》同。唐蘭釋作“”,讀為“養”[4]。《殷周金文集成引得》釋作“”🫳🏿🚋,將字的左半看成是“素”;陳夢家後於中華書局出版的《西周銅器斷代》同 [5]🐟。《商周青銅器銘文選》認為其字“《說文》所無,不可釋讀”[6]🤪。《金文引得》根據字形直接隸作“”,實際上也認為其字不識🙅🏻‍♂️。

按:“臺”字的《說文》小篆作“”,與“”的左部不同🦸🏻‍♂️。“素”字部首在金文中作“”(師鼎銘)、“”(簋銘)👦🏻、“”(鎛銘)[7],中間的兩囊形均相連,與“”左部相分隔有差別。所以“”非“”字💆🏻。唐蘭將“”釋作“”,已經意識到其左部是兩個部首構成的,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古文字“羊”的中部往往是一直筆,而“”字的“”部中間部位是圈形,二者相差殊異🤟🏼。總之,釋為“嬯”™️、“”、 ”均不確。

關於字義, 陳夢家認為“嬯乃臣一種🧟‍♂️,乃以奴隸身份用作賞賜物品的一種人”[8]👩🏻‍🎨;“女奴女奚” [9]🌑。唐蘭認為是“家內奴隸的一種,有女的,也有男的,主要是管做飯等事”[10]。《商周青銅器銘文選》認為是“女奴身份之一種”。洪家義認為是“女奴隸。即《左傳· 昭公七年》‘僕臣臺’之臺” [11]🖍。專家們對於字義的認識⚇,雖然相近✫,但正確與否還待文字學方面的驗證🔕。

按:諸家對於“”字的爭論,關鍵是對字的左部認識有分歧。實際上🤸🏽‍♀️,如唐蘭所指出的“”字的左側是由兩個相同的部首構成的🥯,即“”。弄清楚“”是何字將有助於解決“”是何字的問題。

殷墟甲骨文中有字形為“”(《合集》296)、“”(《合集》18276)、“”(《合集》31792),于省吾已經正確地指出這些字是“”字🫲🏻;它們所從的共同部分是“至”。他還指出“至”字所從的“矢”形在古文字中有時作“”、“”、“”形[12]👰🔖。據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叔德簋銘文中“臣”後之字左側所從的部位“”也是“至”字。其下部的“”是由“”部演化過來的,這正像“矢”字上部的“”部位有時變化為“”一樣🎖。所以🧰,叔德簋銘“臣”後之字應隸定為“”。當即《說文》中的“姪”字[13] 🥒。

“姪”在叔德簋銘文中應通作“致”🅾️。姪、致雙聲疊韻🧖🏽‍♀️。匜銘文:“乃師或以汝告,則侄乃鞭千”😎,“侄”通作“致”。郭店楚簡《語叢四》:“至之或至之🙅‍♀️,至之而無及也已”🤹🏽,劉釗:“‘至’讀為‘致’”[14]👆🏼。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道經》:“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至”字通行本作“致”。

致,《說文》:“送詣也”😺。“臣致” 是“致臣”的倒裝🚵🏻👩‍🚀。西周早期的高卣銘文雲🐏:

唯十又二月,王初,唯還在周辰,在庚申🛀🏽。王飲西宮。烝鹹🥢,)尹賜臣,唯小。(《集成》5431

銘文中“王飲西宮”是事件記時法,表示銘文所說的賞賜之事發生在“王飲西宮”之年。烝🤵🏿,祭名;鹹,結束。從西周晚期師簋銘文:“王若曰:‘師👨‍🍳,……今餘肇令汝率齊師、👊🏽、👨‍❤️‍👨,左、右虎臣征淮夷’”(《集成》4313)看🐻‍❄️,高卣銘文中的✌🏿、均為地名。地有🙎🏻、小之別🚓,與《詩經·大東》:“大東小東0️⃣,杼柚其空”🧍‍♂️,朱熹《詩集傳》🎻:“小東大東𓀉,東方小大之國也”正同👷🏽。高卣銘“賜臣🏊🏿‍♀️,唯小”實際就是“賜唯小臣”🍖。這與叔德簋銘文“致臣”倒裝作“臣致”是相同的。致臣🐳,意即外地送致來的臣。西周晚期的兮甲盤銘文雲:“淮夷舊我帛人,毋敢不出……其進人”(《集成》10174),說明像淮夷這樣的諸侯國,有向周王朝進貢人眾的義務。這應當就是“致臣”的來源🤪。

綜上𓀑,叔德簋銘文意思應為📷:王賜給叔德外地致送來的臣十人,貝十朋🪵,羊百隻🤷🏿‍♂️。叔德作寶器⛱。以此看來,以上專家對於叔德簋銘文“”字字義的解釋也是不正確的🕴🏼。

 

 



 

[1]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二),第108頁,《考古學報》1955年💅🏽,第10冊。

[2]   洪家義:《金文選注繹》,第56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

[3]   容庚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第805頁,中華書局🧹,1985年🤹🏻‍♂️👱🏽‍♂️。

[4]   唐蘭🤹🏻‍♀️🤳🏼:《西周銅器銘文分代史徵》🙉,第72- 73頁💁,中華書局,1986年。

[5]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第74頁🎸,中華書局🦹🏼‍♂️,2004年🪕🦉。

[6]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第28頁,文物出版社,1988年。

[7]   容庚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第872頁,中華書局💇,1985年。

[8]   [1]

[9]   [5]

[10]   [4]

[11]   [2]🐦‍⬛。

[12]   于省吾:《釋》,《甲骨文字釋林》🙇🏿‍♀️,第277-278頁🤌,中華書局,1979年。

[13]   金文中也有“姪”字,見《金文編》(容庚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中華書局,1985年)第800頁。姪從女從至, 或從女從。與“”(《合集》33705)也作“”(《合集》5111)同。

[14]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第235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4月9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4月10日𓀁。



点击下载附件💓:0837王進鋒:叔德簋銘“姪”字釋讀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无斁 在 2011/4/10 8:48:09 评价道:第1楼

    於省吾——于省吾 ,繁简转化致误。

    “益”应该是“易”(赐)🕦。

    文中所谓的“”,应该是女性奴隶🤸🏻‍♀️,臣是男性奴隶🧑🏽‍🦲,铭文中的“臣x”大概相当于“臣妾”。所以,所谓的“”,应该是一种身份比较具体的女性奴隶🗾。

  • 佑仁 在 2011/4/10 11:00:05 评价道:第2楼

    文中另有「雲」、「鹹」等幾處繁簡轉換的問題👲。《殷周金文集成引得》釋「」在頁317,張桂光先生《商周金文摹釋總集(全八冊)》也釋作「」(冊三頁587)👨‍👨‍👦。

    另外想藉此請教王先生及各位學者🚉,《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另一個釋「」的「46×105」(集成2729),

    左上釋作「素」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謝謝🧙🏿‍♀️。

  • admin 在 2011/4/10 12:09:19 评价道:第3楼

    多謝无斁先生提醒🏄🏻‍♀️🧑🏻‍💼,錯字已更正。

  • 王寧 在 2011/4/11 10:16:01 评价道:第4楼

    ”字下面从“巾”,说是矢形之变总觉未安,竊意仍當是絲帛之類含義的字,然釋為“素”恐亦不妥。怀疑这个字和《说文》中的“芇”字有关💳,音绵⚄,或是“绵”字古文。“繭”字從之,也有可能是蠶繭之“繭”的初文。

  • 水墨翰林 在 2011/4/11 13:18:29 评价道⌨️:第5楼

    46×105」(集成2729),此字釋作“姬”字更為合適。

  • 作册锋 在 2011/4/11 13:52:03 评价道:第6楼

    感谢诸位先生的意见🫀!

    关于“益”字解释路径的问题。我在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注意到很多专家将其通假为“易(赐)”🤸🏻‍♀️,解为“赏赐”。这种解释路径其实转了一道弯子😖。既然“益”字的义项中有“赏赐”含义🤛🏿,如《商君书·境内》🍳:“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何不径直解为“赏赐”呢?

    关于”字何意的问题。第一,查《故训汇纂》519页,“姪”并没有“女性奴隶”的含义,将其视为奴隶🕥,恐不妥👩🏼‍🦰🥃。第二,在古训中,“姪”通常指“兄之子”(《国语·周语上》韦昭注),而且是“男女皆可通”(《说文通训定声》)。叔德簋铭中周王将兄之子赐给叔德,似也不是🤾🏽‍♂️。所以必须借助于通假。将“姪”通假为“致”是比较好的一个解释👼🏽𓀋。第三,古文字中的“臣”不一定是奴隶。我的博士论文《商周时代的臣与小臣》就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我的看法是商代甲骨文“臣”是“长”;西周时期的“臣”有“长”、“人”、“臣事”三类含义。

    王宁先生认为“ ”的下部是“巾”。很有启发意义。然而,“ ”的上部恐非“艸”部🏋🏿‍♀️。

    关于“ ”是何字的问题🧑‍🚀。笔者暂无看法🏃👲🏽。只是感觉其左下部有些像两个“臣”字👩🏽‍🏭。

  • 王寧 在 2011/4/11 14:41:08 评价道🎙:第7楼

    《說文》“芇”字小篆上部並非從艸

  • wolfgange 在 2011/4/12 10:25:45 评价道:第8楼

    王易夷 德臣姬

    十人自生義

    作宝尊彝

  • 作册锋 在 2011/4/12 11:52:03 评价道:第9楼

    与.doc

  • 作册锋 在 2011/4/12 11:56:21 评价道:第10楼

    请问各位,在上传评论时📋,一些人造的字或特别的字,以怎样的方式上传,才会正常显示呢👨🏼‍✈️?

  • admin 在 2011/4/12 13:37:23 评价道🦹🏻✪:第11楼

    可以通過點擊評論區下方的“上傳附件”上傳造字圖片

  • 王寧 在 2011/4/16 11:13:45 评价道:第12楼

    敬复王进锋先生

    ……………………

    王进锋先生在上面评论的附件中说:

    首先,“”与“”在形体上也还是有差别💆🏼‍♀️。

       其次🎃,《说文》谓芇“相当也”,看来其似是个副词。《说文》又谓芇“读若宀”🧜🏿‍♀️,可见,《说文》中无芇、绵相通的证据。

       再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提到“蚕妾”。依此,先秦时期可能也有“蚕臣”🤏🚐。那么“绵臣”(应是“臣绵”的倒装)是否就是“蚕臣”呢?

       第四,退一步说,“”是“芇”。“芇”与“繭”字形、字音均差别很大。二字当无涉🐕‍🦺。

    …………………………

    这里只粗略地说说个人的一点浅见,供王先生参考💈。

    金文中这个从女从二芇的字,应当是从“芇”得声,《字汇补》中收有一个“嬵”字,音绵,训“女字”,很怀疑就是金文中的这个字🚣🏿。

    这个字在金文中可能读若“民”🤾🏽,因为古书中“緜”、“民”可通假,《诗·常武》:“緜緜翼翼”,《载芟》:“緜緜其麃”,《释文》言此中之“緜”《韩诗》并作“民”。所以,这个字可能读若“民”💻,是一种身份比较低的女性臣民的专用字🎅🏿,和统称的“民”有别🧛‍♂️。因为这个字目前在金文中只一见🌃👨🏻‍🦼‍➡️,是否如此尚不敢确定。

    至于“绵臣”之事,见于《竹书纪年》,言上甲微为其父王亥复仇,假师河伯攻入有易,“杀其君绵臣”,现在一般认为“绵臣”是有易之君的名字🙁,不过窃意也可以读为“杀其君、绵(民)、臣”,谓上甲微攻入有易屠杀其君臣及民众也。

    以上之说只是个人的看法🔄,揣测之处为多😟,不敢必,仅供参考🤘🏻。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987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