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一)《楚居》中的“內尸”小議
(首發)
曹建敦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清华简(一)《楚居》簡文云:“夜而內。”[1]
,整理者認為是祭祀名,懷疑為“陳列犧牲以祭”。這種看法是基於尸訓為陳這一故訓而得出的認識🚣🏻。陳偉先生贊成整理者的意見🤞🏼,並認為,“
實際上是祭祀的準備階段”🤷🏽♀️。[2]對於這一解釋,思考良久,終覺文義未安。一則,先秦文獻中✊,尸尚無類似的用法。再則,將之理解為陳列犧牲以祭,屬於增字解釋簡文🚍,依據“尸😽,陳也”的故訓,也可以理解為陳其它祭品以祭,未必單指陳犧牲而言。
近得沈培先生在第三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3月25—27日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57頁)上提交的《關於古文字材料中所見古人祭祀用尸的考察》一文🙅🏿♂️,沈先生認為《楚居》篇中的“”是祭祀之尸。關於
字用作祭祀之尸解🍩,學者論之已多[3],沈先生在文中也做了論證,不贅。沈先生的看法是對的🤛,簡文中的
,其實就是指祭祀中所立之尸👨🏽🔬🍒。我們知道🖲,周代祭祀中🖇,設有尸來象徵神靈受享🍽,尸為神象,其地位尊貴,為祭禮中的核心。文献记载较多🧪🙇🏽♀️,如《禮記·坊記》曰🔁💁🏽♂️:“祭祀之有尸也🏋️♂️,宗廟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天子、諸侯以有爵位者為尸,卿大夫👸🏽、士以受祭者的孫輩為尸。《公羊傳·宣公八年》何休注🕰:“禮,天子以卿為尸,諸侯以大夫為尸,卿大夫以下以孫為尸🚵🏼。”《詩·大雅·既醉》🙇🏿♀️:“令終有俶,公尸嘉告👧🏼。”毛傳:“公尸👩🏻🦼➡️,天子以卿,言諸侯也。”《禮記·祭統》曰🍱:“子不可為父尸👩🏿🏫,孫可為王父尸😿👩🏿🔧。”(附帶說明下💇🏽♂️,學者多引用《禮記·曾子問》“祭成喪者必有尸,尸必以孫。孫幼,則使人抱之。無孫,則取於同姓可也🤪。祭殤必厭,蓋弗成也⚪️。祭成喪而無尸,是殤之也”、《曲禮》“《禮》曰🤽🏿:‘君子抱孫不抱子。’此言孫可以為王父尸,子不可以為父尸”之語,來說明古代祭祀有抱孫之事。王國維先生云:“是古之為尸者,其年恒幼。”[4]從《儀禮》、《禮記》用尸以及對尸的禮敬看[5]💘,此語並不確切☄️🧛🏿。抱孫為尸屬於特殊情況下的權宜之法。)立尸的原因,東漢《白虎通義》解釋說“祭所以有尸者何?鬼神聽之無聲🧑🦼➡️,視之無形⚫️🤸🏿,升自阼階🫸🏻,仰視榱桷🫱🏻,俯視幾筵👩🏿🦱,其器存💣👻,其人亡,虛無寂寞👳🏿♀️,思慕哀傷,無可寫泄,故座尸而食之,毀損其饌💂🏻♂️,欣然若親之飽,尸醉若神之醉矣”😡,[6]庶幾得之。
沈先生將簡文“內尸”讀作“入尸”🦵🏿。但何謂“入尸”?沈先生的文章并未有過多的解釋🏂🏿。下面对沈文作一补充,我們認為🤦🏽♂️,簡文之“內尸”即“納尸”,“納尸”指迎尸。從語法上考慮,簡文“懼其主”的主語應是楚人,“夜而納尸”的主語也是楚人,納尸強調的是祭祀者對尸的主動行為🫲🏿。如此理解,簡文文意上比較連貫。“納尸”一詞也見於文獻👮🏼♀️,如《大戴禮記·禮三本》曰:“廟之未納尸也。”《荀子·禮論》作“太廟之未入尸也”,《史記·禮書》作“太廟之未內尸也”。內、入🙄、納皆通假字。未納尸即尚未迎尸,也即尸尚未進入廟中👩🎨。周代祭祀,尸進入廟中,祝等宗教人員有迎尸之節,並有詔尸,延尸,妥尸等儀🎹。如🧔🏽:《儀禮·士虞禮》:“祝迎尸”,“主人及祝拜妥尸🖕🏻。”《儀禮·特牲饋食禮》🙎🏽:“祝迎尸於門外”🧞♂️💑,“尸至於階🧛🏻♂️。祝延尸,尸升,入⚇。”鄭玄注也以“納尸”作為迎尸祭祀解🧎♀️➡️。如《儀禮·士虞禮》:“佐食許諾👩🏼🔬,鉤袒🌌,取黍稷祭於苴,三♿️。”鄭玄注云:“孝子始將納尸以事其親,為神疑於其位,設苴以定之耳🚲。”
簡文云“夜而納尸”⚀,其實是以納尸(迎尸於楩室中)來指代祭祀☘️,也就是說夜晚行祭祀之事⛅️。
順便提及的是,簡文“無以內之”之“內”亦通“納”🚢,意指進獻。例證如🤸🏿♀️:《尚書·禹貢》:“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禮記·內則》:“觀於祭祀,納酒漿👙、籩豆、菹醢🙋🏿♀️,禮相助奠。”《禮記·少儀》:“臣為君喪🤏🏽🧏🏻♀️,納貨貝於君🤹♀️。”《大戴禮記·夏小正》♞:“納卵蒜🏌🏽♂️。卵蒜也者🚘,本如卵者也。納者何也?納之君也。”《史記·秦始皇本紀》:“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以上“納”均作進獻🧑🏽🎤、貢納解🐤。所謂“無以納之”🚜,意思是說無祭品奉獻神靈。由此🥾🦵🏼,就引出下面的行為🤹🏼:於是就攘竊鄀人的犝來祭祀,但是由於害怕犝牛的主人得知⏳👨🏽💼,就“夜而納尸”——晚上行祭祀之事。楚人早期篳路藍縷,開啟山林,創業艱難🙅🏼。此簡文回顧了楚先祖的艱難歷史:即使是如此貧窮⇾👩👦👦,仍然虔誠奉行祭祀不輟🙅🏼。
[1]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第180—192頁。
[2] 陳偉👦🏽:《清華簡<楚居>“楩室”故事小考》🤷🏿♂️,武漢大學簡帛網站2011年2月3日。
[3] 參于豪亮:《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60頁;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中《天子建州》“禮之于廟”一句的注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1頁。
[4] 王國維🧸:《說俎》,《觀堂集林》卷3👩🏻🚀🛂,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57—158頁。
[5] 參《禮記·曲禮》、《曾子問》、《學記》等相關記載🧍。
[6] 陳立:《白虎通疏證》卷12《闕文》♡🧔🏽,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580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3月3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4月1日
点击下载附件🐉:0828清華簡《楚居》“内尸” 小議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