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清華簡《程寤》偶記一則
(首發)
王寧
棗莊人民廣播電臺
清華簡《程寤》,復旦讀書會公布的釋文裏有這麽幾句:
“明〓(明明)才(在)向,隹(惟)容內(納)棶(棘),意(抑)欲隹(惟)柏👳🏿。夢徒庶言又勿亡
(秋)🫐。”[1]
筆者認爲,“夢”字應該屬上句讀😫,“明明在向,惟容納棘🦧,抑欲惟柏夢?”“惟容納棘”與“欲惟柏夢”爲對文👮🏿。《爾雅·釋訓》:“明明,察也”。《詩·大明》👰🏻♂️:“明明在下, 赫赫在上”,毛傳👨🏽🚀:“明明,察也👉🏼。”《詩·常武》:“赫赫明明”🩷, 毛傳💦:“明明然,察也🩸。”“向”當爲“尚”,同“上”,古或指上天⌚️🕜,或指君,這裏應該是指居于上位的國君,《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明明在上,意思是居于上位要能明察。隹,同惟✍🏽,《說文》:“凡思也”,思量、考慮之意。容內🧑🏻🍼,內♖🧚,同納🏄♂️,即容納、接受。意,復旦讀書會認爲讀爲“抑”[2],可從🗯,抑或之意。柏夢,有關柏樹的夢,實際上就是指太姒之夢。太姒的夢境有梓樹化爲松柏棫柞之事,松柏是良材🍈,棫柞惡木💴,二者又與商廷的荊棘共處👯,因此文王說:居在上位要善于明察,是想容納荊棘呢👨🏻🚀?還是想考慮松柏之夢的寓意呢?接受荊棘就是說要啓用小人👮🏿♂️,深思松柏之夢就是說要分清松柏和棫柞,也就是明辨賢人與小人,起用賢才⛹🏻♀️,摒除小人🦅。
後面應該是“徒庶言:‘又勿亡
(秋)’”🗄,徒庶就是下等的平民,《周禮·地官·大司徒》:“大軍旅、大田役👩🏻⚕️,以旗致萬民💁🏽♀️,而治其徒庶之政令。”《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哀感徒庶🍣,慟興雲陛😡。”李周翰注:“徒庶👨🏽🍳,下人也。”“徒庶言”應該是文王引用平民的常言俗語。言後第一個字,釋文隸定爲“
”🆔,張崇禮先生認爲:“
🍦,應該就是見于郭店簡《五行》第21和34簡的字。帛書本與之相對應的字作‘迣’🧚🏻♂️,李零先生讀爲‘肆’🙎🏿👩🏼🎤。”[3]張先生之說甚是。迣,《廣韵》以爲古文“迾”字,當讀爲“列”⚔️, 《漢書·鮑宣傳》:“男女遮迣”⏲, 顔注:“ 晋灼曰:‘迣,古列字也👨👦。’”陳列之意。亦可讀爲“肆”, 《前漢·刑法志》:“開市肆以通之”🧍,顔注曰:“肆🟠,列也。”《周禮·地官·司市》❄️:“掌以陳肆辨物而平市”💪🏽,鄭注:“肆👨👦,謂陳物處。”《古今註》🚯:“肆📿,所以陳貨鬻之物也。”這裏應當是指陳列貨物的市肆。又,當讀爲“有”,清華簡多以“又”爲“有”,如《尹誥》“有民”🪭、“有夏”寫作“又民”🤶🏼、“又夏”。富有、充裕之意🎍。第二個字💪🏽,復旦讀書會言“此字整理者釋爲‘引’👨🏻🦯,其形與古文字‘引’ 不合,非是。右旁疑爲‘矢(倒)’,待考”。[4]這個字疑即“矤”字的或體或减省,亦作“矧”,《集韵》:“矤🤶🏽,《說文》:‘況也’🈸。或作矧。”《廣雅·釋詁》:“矧,長也。”《方言》六:“矤👩🏽🦱,長也🤡。東齊曰矤🐄。”在這裏似亦可讀爲“引”🙌🏼🌗,亦訓“長”, 《爾雅·釋詁》:“引🙆🏽,長也”,《釋訓》📆:“引無極也”,《釋文》:“引,長多也🛀。”“秋”當讀爲《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之“秋”,《爾雅·釋天》:“秋爲收成”,即秋天收穫之時,這裏是收穫之義。《盤庚》之“有秋”和本文之“亡秋”意思正好相反。所以這幾句應該是🫚👼:“徒庶言:‘迣(肆)矧有🌽,勿亡秋’”,這是文王引用庶民的俗語說:“要想市肆上貨物長久充裕,就不能沒有收穫。”意思是要想讓周的國運長久🏬,就要有長遠的措施🤏🏽。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1月2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1月28日
点击下载附件👨🏿✈️⚓️:0797讀清華簡《程寤》偶記一則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8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