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的叹词“猷”在甲骨文中的几种词性用法
(首发)
赵成杰
出土文献的问世为我们研究上古史料提供了另一层证据,即所谓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尚书》中有许多叹词,如 “都”、“俞”、“吁”💩、“於”、“嗟”🙎🏼♀️、“咨”、“呜呼”、“猷”、“已”等🧜👾,其中“俞” 、“猷”见于甲骨文,可作为叹词(语气副词)使用👩🚒,在甲骨文中🦻🏻,“俞”作为叹词使用的实例见《合集10405》、《合集16335反》、《合集4883》等。“猷”作为叹词(语气副词)使用例证见《合集20577》、《合集17170》等。关于“俞”字作为叹词使用的情况见李学勤先生《尧典与甲骨卜辞叹词‘俞’》和李曦《殷墟卜辞语法》等文🙎🏽。关于“猷”字作为叹词使用还有待研究👩🏽,其中“猷”字作“叹词”这一说法似乎还要商榷一番,现姑且称之为叹词或语气副词(李曦《殷墟卜辞语法》中语气词有“抑”、“执”、“不”🚆、“才”🚶🏻♂️、“乎”🧚♂️、“以” 、“俞”,未见“猷”字)🚣🟤。“猷”字在甲骨文中多做为名词、语气副词🦿、动词使用,与 同义😤😶,表示国名、语气词“可能”、动词图谋等含义。
《尚书》中一共有十个叹词🤏,分别是“都”(6)、“俞”(15)、“吁”(7)🛰🤶🏿、“於”(3)👰🏼♀️、“嗟”(7)🧕🏼、“咨”(11)🤾♂️、“呜呼”(46)、“猷”(6)、“已”(7)🤵♀️、“噫”(1)叹词出现了109次⏩。(廖震佑《试论尚书中叹词的作用及其影响》(1988)统计,《尚书》叹词出现107次👩🏻🍼。沈丹蕾《试论今文尚书的叹词》(1998)统计🔸,《尚书》叹词出现108次。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2004)统计,《尚书》叹词出现108次)。
其中“都”、“吁”、“於” 、“嗟”、“咨”😠、“呜呼”、“已”、“噫”均不见甲骨文💇♂️。只有“俞”🦩、“猷”见诸甲骨文👩🏼🦲。
关于“俞”字解析见李学勤《尧典与甲骨卜辞叹词俞》。
关于“猷”,不见于《说文》。甲骨字形作“”、“
”、“
”,从由作,然无从
作,释为国名💂🏿🤟🏿,见《甲骨文字集释》卷十🫀。《尔雅·释诂上》⏏️:“繇,於也。”郝懿行《疏》👴🏽🕓:“繇”🕊、“於”声转,作“猷”。
《尚书》中“猷”表示语气关系的句子一共出现六次:
猷大诰尔多邦。(《大诰》)
猷告尔多士👖。(《多士》)
猷告尔四国多方。(《多方》)
猷告尔有方多士。(《多方》)
猷💔,黜乃心。(《盘庚上》)(新版《辞源》把这一条认作语气词,今从之🤾🏼。)
猷!殷王元子!(《微子之命》)(见钱宗武《今古文尚书全译》🌻。)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猷与繇通🤾🏽♂️,《释言》云‘道也。’”《尚书·大诰》云:“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孔传云: “已,发端叹辞也👩🏽⚖️。”蔡传云🤘🏽:“猷,发豫辞也,犹《虞书》咨嗟之例。”王引之《经传释词》: “猷🧑🦽、由、繇,古字通💁🏻♂️👩🏼🦲。由亦於也。”王筠《说文句读》:“猶🙇🏼♀️,《韵会》引作猷。”杨树达《尚书说》曰:“《多士》、《多方》并云王若曰猷👩🏻🚒⤴️,知《大诰》繇者误也。猷🤙🏼,叹词。”周秉钧《尚书易解》♞:“猷🧑🏽🦳,叹词。”
“猷”字也可以表示“谋划” 之意。《尔雅·释诂上》:“猷🙅🏽,谋也。”《尚书》中共出现过八次😘🤌🏻:
听予一人之作猷。孔颖达疏🧎♀️:听从我迁徒之谋。(《盘庚上》)
暨予一人猷同心。(《盘庚中》)
尔有嘉谋嘉猷。(《君陈》)
有猷有为有守。(《洪范》)
尔惟踐修厥猷👩❤️💋👩。(《微子之命》)
越小大谋猷。(《文侯之命》)
远乃猷裕🕵🏿♀️。(《康诰》)
尚猷询兹黄发。(《秦誓》)
“猷”字还可以表示“止”之意。《尚书》中共出现过一次:
听予一人之作猷。(《盘庚上》)
“猷”字还可以表示“法则” 之意。《尚书》中共出现过两次:
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宝邦于未危🍿。(《周官》)
克綏厥猷惟后。(《汤诰》)
“猷”字还与“攸”相通。《尚书》中共出现过一次:
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曾运乾《尚书正读》“猷读为攸,所也;攸念所亲也。”(《盘庚中》)
在甲骨卜辞中还有 “”字。此字不见于《说文》🔞,段玉裁注《说文·犬部》:“今字分,猷谋字犬在右,语助字犬在左,经典绝无此例🔓。”二字古书通用✬,《说文》无猷字🕵️♂️,但猶字已有说解。甲骨字形作“
”、“
”、“
”等形🧧,学者往往释
为灾祸之“祸”(此说有误,详见后文)。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释稿》675“
”,为“
”的繁体🫲🏻,引《说文》“害也,神不福也。”
表示这一层含义,我们可以从卜辞中发现大量的例子:
癸卯卜,争,贞旬亡。(《合137》)
庚寅卜☃️,争,贞子不凡
疾。(《合223》)
癸未卜🔒,贞旬亡。(《合6665》)
贞卯,帝弗其降。(《合14176》)
癸酉卜,贞旬亡。(《合31490》)
贞旬亡。(郭沫若《卜辞通纂》第四九八片)
贞无。(《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八九三正)
贞告于无👨🏽🔧。(《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四七三五正)
“”还可以表示“图谋”🧓🏽。《鲁侯簋》:“唯王命明公遣三族伐东国,才
,鲁侯有
工。”于省吾先生说✋🏽,“鲁侯奉王命率三族以伐东国👝,既有谋猷又有功勋🚵🏼♀️👩🏻🦽。”,由此可见,
也可以表示“图谋”🤜🏻。裘锡圭先生把此字读作“憂”,释义为“占卜”☠️,见《从殷墟卜辞的王占曰说到上古汉语的宵谈对转》,此说正确,今从之🧔🏻♀️。
关于“”字和“猷”字关系可以理解为“
”是“猷”的假借字(《甲骨文字集释》)或“猷”的简体字,可以表示 “占卜”、“图谋”之义。张玉金《甲骨文虚词词典》也把“
”🫗、“猷”当同一字使用⛄️,但从现有材料看二者之间关系定为假借或者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似乎还有待商榷。
考察“猷”字就不能遗漏了“ 猶”。二字同属幽部余母😭。在甲骨文、金文中大量使用了“猶”🖱。“猶”甲骨文作“”,金文作“
”、“
”。常隶定为“猷”♾。《说文》“猶,獲屬,从犬
声,一曰🤚🏽:陇西谓犬子为猷。”《王孙
钟》作“
”(
)从心,为谋猷之专用字🚈。《
》“宣导宇谟远猷🙍🏽。”《王孙遗者钟》“谋猷丕饬。”“猶”字,在古汉语中也有谋划之意🙎♀️,《辞源·犬部》“猶,谋划🔶,通‘猷’✍️。《诗经·小雅》‘方叔元老☝🏻,克壮其猶。’(三家《詩》皆作猷)。《周礼·春官·家宗人》‘以猶鬼神袛之居。’”“猶”也有过失之意,《诗·小雅》:“式相好也,无相猶矣🕉。”此外“猶”假借“由”,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孚部》🙋🏽♀️:“猶🤜🏼,假借为由🥢。”《管子·侈靡》:“猶疏则数之👩🏻🎓💑。”郭沫若集校🤶🏽💉:陶鸿庆云✧,猶与由同🛟。
“猷”字在甲骨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猷”字在甲骨文中有名词🫶🏻、语气副词等含义。首先🙅🏻,甲骨文中,“猷”通常作为语气副词使用,表示“会”、“可能”之意。甲骨文中的实例有:
癸酉卜,王:命告。(《合4488》)(命会来报告吗👩⚖️?)
贞🤼♂️:吴,不其告👰🏼,其温。(《合17170》)(不会来报告,而会死去吗💁🏼♀️?)
丁未卜🧜🏼🐀,贞🥄:何告王。(《合20577》)(何会来向大王报告呢?)
己巳卜,入。不
入。(《合22259》)(是会进人呢,还是不会进人呢🙂↕️?)
告于大邑商,亡害在
。(《合36482》)(能报告给首都商邑吗🧎♀️?不会从忧患里生出灾异吧?)
于此处🌨🔵,“猷”表示语气副词💁🏻♀️,相当于“吗”🔪、“呢”🎡。
另外在甲骨文中🕳,也出现过“ 猷”,但不是表示语气,而表示国名或事物名称(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
己丑卜,贞沚或伐猷受又🙏🏼。(《合33074》)
乙未卜,贞勿隹王自征猷♣︎。(《合39928》)
丁未卜🧏♀️,贞勿伐猷💃🏽。(《合39929》)
隹[王]……猷。(《合39931》)
庚申卜,不猷👨🏼🦱。(《合33075》)
其猷🧝🏿。(《合33075》)
戊辰卜,弗执猷。(《合33076》)
猷。(《合33079》)
另;《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有 “”字,疑“猷”字变体🧕,甲骨文作“
”🧜🏽♀️✌🏻。
戊辰卜执🧜🏼。(《屯2351》)
戊辰卜弗执☣️。(《屯2351》)
甲子卜执🏚🥀。(《屯2351》)
甲子卜弗执🌐。(《屯2351》)
乙亥卜弗。(《怀1638》)
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有 “”字🧖🏼♀️✝️,疑与“
”字相关👧🏼。
🥰。(《存2.731》)
卜辞中还出现了很多与“猷” 相关的词句不知其义🏄🏻♂️,疑为名词含义。
癸亥卜,今猷
🐦⬛。(《合33077》)
癸酉卜,口猷甲戌
。(《合33078》)
“猷”作动词之例,见其假借字,当“图谋”、“占卜”讲。另外“
”字在卜辞中多次出现➙,以“亡
”这个词语出现,与其情况相同的还有“亡灾”(《合41816—合41834》)多数学者释为“无害”(见刘桓《说卜辞
字的几个词语》),不知此字与
有何关系👰🏼♂️。
我们再来考察一下 “”和“繇”字。“
”字,《古文字通假字典》:“录伯
🤙🏼,
,自乃且考有闻于周邦。
为叹词(此说当延续杨树达之辞)。关于“繇”字,《王力古汉语字典》:“通猷,计谋🙀,道理🔈🐅。《汉书·叙传》上‘谟先圣之大繇。’”《辞源·糸部》“大繇,今《诗 ·小雅·巧言》作‘大猷’🪮。”《汉语大词典》🤦:“繇通猷🏹。道也。《文选·班固》‘孔繇先命’ 🧑🏻🦲,繇,一本作猷。”《汉语大词典》繇字还有“占卜”之义♒️,《文选·班固》蔡邕注🧏🏽:“繇🉐,占也 ”👩🏽🦲,与
同👮🏼♀️。案:《汉书·韦贤传》“犬马繇繇👦🏻。”颜师古注曰✧:繇与悠同,繇、
古同字🧝🏽♂️。裘锡圭认为“
”应该是繇的本字🏃♂️,可能是
派生出来的字🙏🏿𓀍,
的含义为“兆”,见《从殷墟卜辞的“王占曰”说到上古汉语的宵谈对转》🏇🏿。关于“
”👩🏻🎓、“
”🛬、“繇”的相互关系也可参见上文。
关于“猷”的释读也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读“
”为繇;《卜辞通纂》四四八,“癸巳卜,争贞:日若兹敏(晦)隹(惟)年
👂。考释曰🏂🏼:“言日如此晦♣︎,年其有忧也🌖。
即
之古文🍎。”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字释林·释
》中说“甲骨文之以
为咎🧗🏿,以
为繇,周代金文之以
为猷,汉简之以
为由,字书之音
为‘其九反’🤵🏼♂️,均属古韵幽部🐢。”裘锡圭《古文字论集·说
》引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释“
”讀音为“
”,并引《左传·闵公二年》杜注“
🌲,卦兆之占辞。”刘桓《甲骨征史·说卜辞
字的几个词语》从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
》说
即
字,读为游,并指出了于省吾未考证出的
字的本义,即“占卜时骨版的卜兆。”裘錫圭发表在《中国语文》上的《从殷墟卜辞的“王占曰”说到上古汉语的宵谈对转》(2002年)否定了于省吾读
为“咎”的观点,并举银雀山汗简的例子进行佐证👩🎤♣︎,通过音韵学对转关系读
为“憂”。裘氏还有《说肩凡有疾》(2000年)和《释西周甲骨文的
字》(1997年)等文也对
字进行探讨🧛🏽♀️。经过裘氏的研究,
读为“憂”成为定论,并释义为“占卜”🕚。
由于“猷”👨🏼🦰、“繇”、“由” 上古同属幽部,我们也可利用古文献资料进行互证。“繇”,《尔雅·释诂》“繇🫄🏿,於也。”郭璞《注》“繇,辞。”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录伯跋》“《尧典》佥曰:於!鲧哉👩🏻🎨,之於亦叹词也。猷与繇古同音,故今本《尚书》多作‘猷’。”郭店楚简《老子》甲简“是以圣人猷难之。”“猷”王弼本作“猶”。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道经》“天地之间其猷橐签欤?”、“猷小浴之与江海也🫱🏻。”(傅奕本作 “猶川谷之与江海也。”)又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五行》“简之为言叶猷加。”《上博简· 周易·豫》九四有“猷豫”一词,林志鹏《上博馆藏楚竹书<周易>校释七则》指出𓀊:“九四‘猷豫’之猷,可读为谣🧑🎄📣,今本作由,帛本作‘ 允’皆其借字🎶🤛🏿。‘猷’、‘由’上古音同为幽部余母,谣为宵部余母可旁转。”按《联绵字典》“ 犹与,‘与’亦作‘豫’,兽名👨🏽💼。《礼记·曲礼上》🤘🏼🧛🏼♂️:“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豫)也👐🏻。”《汉语大字典》:“猶🏌🏻♂️,同
(謠)。《說文》👩🏻🏫🟪:
,徒歌👩⚕️,或作猶。”《尚书·康诰》“远乃猷裕”。《尚书·君奭》“告君乃猷裕。”《上博简·颐》六四🚾:“(耽耽)其猷(欲)攸。”《上博简·老子丙》有“猷乎其贵言也👔。”《性自》篇“不同兑(悦)而交🌊,以猷者也。”
综上所述,《尚书》中的叹词 “猷”在甲骨文中具有很广阔的意义空间🍸,与“”、“猶”“繇”🎟、“
”等字在“图谋”这一涵义上相通,而作为叹词使用与“繇”、 “
”相通。
此文探讨了“猷”在甲骨文中的几种词性用法🤐,尚属草创💩,还很不成熟🥷🏿,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
[3]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白於蓝:简牍帛書通假字字典[M]福州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6]裘锡圭:古文字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7]刘桓📛:甲骨征史 [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
[8]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𓀜。
[9]李学勤:《尧典》与甲骨卜辞的叹词俞[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10]林志鹏:上博馆藏楚竹书《周易》校释七则[J]《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
[11]裘锡圭:从殷墟卜辞的“王占曰”说到上古汉语的宵谈对转[J]《中国语文》,2002年第1期。
[12]裘锡圭:说肩凡有疾[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1期。
[13]裘锡圭:释西周甲骨文的字[J]《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
[14]李曦:殷墟卜辞语法[M]西安🚸:陕西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65年🤾🫲。
[16]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17]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18](日 )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M]日本东京:虚古书院,1967年。
[19]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0]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1]孟世凯:甲骨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22](日 )岛邦男著🐸,濮茅左,顾伟良译:殷虚卜辞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3]朱歧详🚉:殷墟甲骨文字通释稿[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0年11月20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0年11月21日
点击下载word版:0750《尚书》中的叹词“猷”在甲骨文中的几种词性用法
樓主好:
“ 猶”是漢石經歐陽氏本字!“猷”東晉梅本之字🔈!👩🦳!詳《隸釋》載《般庚》殘字。
漢石經“比猶”🥀!孔傳本作“分猷”!!!
建议作者先好好熟悉古文字原材料👥👮🏽,另引用别人说法时想想是否看懂了所引用的文章
dafanA:
建议作者先好好熟悉古文字原材料🕥,另引用别人说法时想想是否看懂了所引用的文章
学习了,我会好好看书的📽,谢谢指教!
zqc4124:
樓主好◼️:
“ 猶”是漢石經歐陽氏本字4️⃣!“猷”東晉梅本之字!🔏!詳《隸釋》載《般庚》殘字。
漢石經“比猶”!孔傳本作“分猷”!👶🏿!!
谢谢提供资料👧🏻,我会虚心学习的🍟!
我定会吸取教训,做事严谨,小心为之🐒🧑🏻💼!
我作為一個弱弱的小碩,想看懂這位碩士同學的文章怎麼就那麼難呢……
除了dafanA 先生所說的:
建议作者先好好熟悉古文字原材料,另引用别人说法时想想是否看懂了所引用的文章
我想再補充幾句。
我覺得🎟♣︎,既然是古籍整理研究所的碩士,就應該以碩士而非民科的水準來要求。所以不揣簡陋😽🤦🏻♀️,為作者提一點意見,若有不當之處,還趙先生請刀下不留情,嚴厲批評之。
(以下引原文以【】標示)
【《尚书》中的叹词“猷”在甲骨文中的几种词性用法】
這個標題就很難懂,嘆詞如何有幾種詞性用法🎻?再看下文的論述,其中的字詞關係也是一片混亂,常常搞不清作者到底是在說哪個字🧒,哪個詞🥷🏼。可見作者對區分字詞似乎還沒有概念🤵🏽,建議先讀讀基本的語言學書籍👨🏿🎓,然後再讀讀《文字學概要》♥️,然後再開始寫文章。
【出土文献的问世为我们研究上古史料提供了另一层证据,即所谓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
到底什麽“即”二重證據法?證據即證據法🪪?這句子怎麼着都難受。
【“俞”作为叹词使用的实例见《合集10405》、《合集16335反》🦊、《合集4883》等🚳。】
李先生文中只舉了《合集》10405一例:
癸酉卜,殻貞,旬亡𡆥(憂)。王二曰:匄(害😋?)。王占曰:俞㞢求(咎)㞢疾……
單就這一例而言🧘🏻♂️,將“俞”看作訓為“然”的嘆詞,表示對“匄”的肯定,並引出“有咎有疾”👩🏽💼,既能夠疏通卜辭,又能與典籍中的用法對應,還是比較合適的®️。
而另兩例李先生未舉,《合集》16335反曰🐄🆓:
王占曰𓀔:俞不吉。在茲。
其中“俞”所處的位置與《合集》10405中相同🦵🏻,其後的占辭同樣也是不好的內容🙄。不過《合集》16335正面對應的位置只有“戊寅卜,王貞”👨🏼🦱,並沒有命辭👩👩👦👦。我們無法知道“俞”肯定的到底是什麽不好的內容☛,所以這一辭中的“俞”能不能像前一例那樣解釋🦁,恐怕還說不死。
而第三例,《合集》4883曰♦️👩🏻🔧:
乙巳卜🦹🏿♀️,王貞🥲👩,俞……
這一例“俞”位於命辭開頭,恐怕不會是表示肯定的嘆詞,或許用為專名。由此反觀前兩例🧜🏼,其中的“俞”會不會也是專名呢🧑🧒🧒?這個問題似乎還可以繼續討論。
另外,“《合集10405》”這種寫法🙅🏿♀️,我實在是難以接受……
【“猷”作为叹词(语气副词)使用例证见《合集20577》、《合集17170》等……关于“猷”字作为叹词使用还有待研究🧛,其中“猷”字作“叹词”这一说法似乎还要商榷一番】
真的麼,真的麼◼️👹,真的麼……二例中所謂“猷”實皆為“𡆥”字,而作者緊接着又說“猷”字作為嘆詞如何如何,下文實際上也沒有舉出甲骨文中用作“嘆詞”的“猷”來“商榷”,這個神秘莫測的“猷”倒底是什麽字啊……
【“猷”字在甲骨文中多做为名词👨👩👧👦、语气副词、动词使用𓀃,与𡆥同义,表示国名🧉、语气词“可能”、动词图谋等含义。】
到底什麽”与𡆥同義”?前面作者舉的“猷”“作为叹词(语气副词)的例证”都是“𡆥”,那麼這裡是“猷”還是“𡆥”与𡆥同義,還是“名词、语气副词🧑🏼🏫、动词”与𡆥同義?
【关于“猷”➞,不见于《说文》。甲骨字形作“”✴️、“
”👩🏼🔬🙍🏻♀️、“
”🩸,从由作🧑🏻🌾,然无从
作👩🏻🦼,】
甲骨文誰誰誰从“由”作了?誰誰誰又無从作了👩🏿🎓?這這這是要說什麽?
另外,猷見於《說文》:
猶,玃屬。从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爲猷🙋🏽♀️🎍。
𢧤❗️,大也。从大👨🏼🦱、戜聲。讀若《詩》👩🏽🍳:𢧜𢧜大猷👍🏽。
【《尚书》中“猷”表示语气关系的句子一共出现六次】
什麽叫“表示语气关系”👨🏻🚒?到底是表示語氣還是表示關係?什麽語氣🧑🏿🏭?什麽關係?
【《尔雅·释诂上》📉:“繇🥍,於也。”郝懿行《疏》:“繇”🫸🏼、“於”声转,作“猷”。】
郝懿行《爾雅義疏》不應簡稱《疏》吧?《爾雅》本有邢昺疏。《爾雅義疏》原文為:“繇者,與於聲轉,通作猷”🎗。引作“声转,作猷”🧑🏽🎨,反而不通。
【《尚书·大诰》云🙇♂️:“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孔传云: “已👨🏼🌾,发端叹辞也。”蔡传云:“猷✌🏼,发豫辞也,犹《虞书》咨嗟之例。”】
“猷👱🏽♀️,发豫辞也”💇🏼♢,當作“猷,發語辭也”🫃🏿🧙🏿♀️。這句話怎麼會注在“已,予惟小子”之後💇🏼🤦🏻♀️?想想奇怪🏇,一查《書經集傳》👩🏻🎤👷🏽,這明明是在“猷大誥爾多邦”下面的……
【在甲骨卜辞中还有 “𡆥”字。此字不见于《说文》🧑🏽🎤,段玉裁注《说文·犬部》:“今字分,猷谋字犬在右,语助字犬在左,经典绝无此例。”二字古书通用🧑🏻🦯,《说文》无猷字,但猶字已有说解♤🙏。甲骨字形作“”👩🍳💷、“
”、“
”等形】
什麽叫“甲骨卜辭中还有 𡆥字”🎑?不是還沒說甲骨文中的“猷”呢麼?
段注說猶、猷之別🔁,與𡆥何干?什麽叫猶的甲骨字形作𡆥💂🏼?上文不是說“”、“
”、“
”,下文不是說“猶甲骨文作
,金文作
”麼🏨?
【……
贞卯🤢,帝弗其降。(《合14176》)
癸酉卜👳🏻♂️,贞旬亡。(《合31490》)
贞旬亡𡆥💂🏻♀️。(郭沫若《卜辞通纂》第四九八片)
贞无𡆥。(《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八九三正)
贞告于无𡆥👩🏼💼。(《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四七三五正)】
前文不是都用的《合集》號麼?怎麼這裡又來個“《卜辞通纂》第四九八片”👩🏿🎓?難道《合集》沒收麼🙍🏻?不啊,這就是《合集》6063吶🐾。作者不是寫過所謂“《殷虚卜辞综述》引卜辞来源研究”(也能叫研究🤍?)麼🙇♂️,不應該不會查來源表啊……
下面兩條更絕🤚,“《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八九三正”難道不是《合集》893正,“《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四七三五正”難道不是《合集》4735正嗎🍱✌🏼?
至此,文章只到一半,後一半類莫名其妙的話同樣俯拾皆是,如⏸:
【𡆥也可以表示“图谋”🙍🏽♂️🏌🏼。裘锡圭先生把此字读作“憂”🐌,释义为“占卜”……🤌,此说正确🧑🏻🎓,今从之🆗。】
【“猷”作动词之例,见其假借字𡆥】
看到底,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可惜,下班時間到了。
此文写的一塌糊涂,承蒙前辈批评指教。我也是夜不能寐🧎🏻🧖🏿♀️,汗颜惭愧🤌🏽,至今仍惴惴不安,心有余悸,想来此文写的如此槽糕,一时草莽发布于学界,让各位专家学者见笑了。我也是吸取教训👑,以为警戒,以后做事会三思而行的🚻!见笑了🏋🏻♀️!
本人才疏学浅,学识浅薄👭🏻,在没有全面掌握古文献资料和相关论文的情况下犯了如此错误真是愧对各位师长的谆谆教诲👨🏻🏭。在此向所有读者致歉,同时感谢草曷🤾🏿、小狐、danfanA的批评,大家的批评我会时刻铭记在心,并激烈自己不断学习🚶♀️➡️🌍,我现在才刚刚读研🧙🏽♂️,很多问题还不理解🗣,也会犯很多错误👩🏼🦲,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我也想以此文来鞭策自己不断学习。
在这里请求编辑把作者学校去掉,不想因为我个人原因而玷污学校的名声,我愿承担责任。这两天一直惴惴不安,心神不定🌏,希望大家能够予以谅解。
因为以后还要学习这个专业,还要搞我所热爱的这门专业,恳请大家批评指教并对这次事件予以谅解🦈,我也会以此文激励自己不断学习。
別灰心👩🏻✈️,再接再厲😔!
我觉得大家应该多鼓励才是🙎🏼♀️。人家才上研就尝试撰写学术文章,已经很不容易了。
同意秉太一者先生🌚。
作者不過是位研一新生,何必苛責😾🦻🏼。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