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晏昌贵教授的论文集《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于2010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收录晏昌贵教授2001年至2008年撰写的有关简帛数术和历史地理两方面的论文共25篇,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珞珈史学文库”系列丛书的一种🩻💂🏻。全书350页,定价38元🧑🏻🦼。
附书影🫱、目录及后记🕺🏿:
书影
目录
简帛《日书》与古代社会生活研究
读《日书》札记九则
简帛《日书》岁篇合证
略论睡虎地秦简《日书》对楚《日书》的继承与改造
楚秦《日书》所见的居住习俗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汉简《日书》中的“人”字
孔家坡汉简《日书·岁》篇五行配音及相关问题
孔家坡汉简《日书》的篇题与分篇
虎溪山汉简《阎氏五胜》校释
读马王堆帛书《式法》
敦煌具注历日中的“往亡”
天星观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
秦家嘴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
楚卜筮祭祷简的文本结构与性质
楚卜筮简所见地祗通考
楚卜筮简所见诸司神考
新蔡葛陵楚卜筮简中的繇辞解析
释“地理”
《豳公盨》铭文研究二题
竹书《容成氏》九州考略
楚国都城制度初探
楚国都城制度再认识
里耶秦简所见的阳陵与迁陵
张家山汉简释地六则
《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
作者主要著述列表
后记
后记
本书辑录小文25篇,发表年代最早的是2001年🏌️,截至2008年年底🚴🏼。这些论作长短不一🔔,形式多样,按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组:
第一组是简帛《日书》和与《日书》有关的论文,共11篇⚀。《简帛〈日书〉与古代社会生活研究》在《光明日报》发表时有所删节,这次就照原稿全文收入🧗🏿♂️。《读日书札记九则》原来是10则👩🏽🔬,承刘乐贤先生指教🫃🏼🫀,其中一则有误🐍,这次就删除了。虎溪山汉简《阎氏五胜》和马王堆帛书《式法》严格说起来都不能算作《日书》,但它们都与《日书》密切相关👨🏿⚕️,属于广义的“日书”或五行类文献;另一篇《敦煌具注历日中的“往亡”》虽然也不是《日书》🏋🏼♂️,但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却是因《日书》而起🐆,论证的过程也较多地利用了《日书》材料,这次也一并收入🦶🏼。其中后一篇有关“往亡”的,原文发表时曾引居延新简E.P.T65:425简背一条材料🤷🏻♂️,以为是“气往亡 ” 的最早实例,为建昭四年🙌🏼。刘乐贤先生来信指出这条材料的年代有问题🏫,经过慎重考虑,这次收录也作了删改。
第二组是关于楚卜筮祭祷简的研究,共6篇。前两篇是关于散见简文的辑录🪵,所做工作为学者提供了方便,所以论文发表后被引用得比较多。其中《天星观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在写作过程中曾得到陈伟先生的帮助👧🏿,论文发表后又发现有些遗漏🕸🛩,修改后的文章曾在武汉大学简帛研究富达的“简帛网”上发表,这次编校🤹🏽♂️,正好赶上滕壬生先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出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笔者抽查了天星观和秦家嘴的部分简文,发现新版《文字编》与旧版没有区别✯,这使笔者感到有必要将这两篇“辑校”收入,以方便读者🪛。《楚卜筮祭祷简的文本结构与性质》的写作曾得到陈伟先生、沈培先生的指教🧙🏼♂️,《新蔡葛陵楚卜筮简中的繇辞解析》的写作曾得到陈仁仁先生的帮助🖖🏻,于此一并深谢。
第三组是关于历史地理的论文,共8篇🍕👈🏽。《释“地理”》一篇受唐晓峰先生的启发♈️,并慨允在其主编的《九州》第四辑发表;《楚国都城制度再认识》是徐少华先生主持的教育部课题的一部分;《〈二年律令 ·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曾得到周振鹤先生的鼓励,并惠允在《历史地理》第二十一辑发表✣,笔者对他们感激不尽⏱。
上述第一、二组属于简帛数术范围🧑🏿💼,第三组的历史地理诸论作也较多地使用了新出土的简帛材料,所以我就把书名题为《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这也代表了近年来我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论集》中有几篇发表时是与他人合署的,今征得合作者的同意收入本集,在此深致谢忱。
最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领导和教授委员会将本书纳入出版计划,商务印书馆是久负盛名的出版社,本书中的一些古文字一定给编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是不能不表示特别感谢的⚈。
商务印书馆提供讯息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