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與“諾皋”
(首發)
苗豐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09級碩士研究生
一
《说文》🤰:“皋……禮📓:祝曰皋🩸,登謌曰奏🫧🐙。”[1]段玉裁注🚵:“禮,謂禮經也”😲🫚,然後引《儀禮·士喪禮》之“皋某復”及《禮記·禮運》之“皋某復”爲證[2]🙅。傳世古書中,“皋”的這種用例很少,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王引之《經傳釋詞》🧕🤛🏽、楊樹達《詞詮》🙎🏼♀️、《王力古漢語字典》🥢、《漢語大詞典》👩👩👧,在說解此字時,徵引的例子不出下面兩例:
《儀禮·士喪禮》:“升自前東榮,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復!’三。”鄭注曰:“皋,長聲也。”
《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孔穎達《疏》:“皋者,引聲之言也。” [3]
此二例其實也可以看做一例。
二
出土秦汉简帛文献祝由術中倒是有不少這種用法的“皋”及相關詞彙🥏。
周家臺秦簡[4]《病方及其它》祝由方似有三種格式:
一🤜🏿,用“皋”[5]
……禹步三步👈🏿,曰: “睪(皋)[6]!敢告東陳垣君子……326
……禹步三,曰⏬🕴🏼:“ 睪(皋)!敢告泰山……335
……禹【步三】步🧔🏻♂️,投米,祝曰:“睪(皋)!敢告338曲池……
……禹步【三步】 342,祝曰:“睪(皋)!敢告鬻⛎。”……343
二,用“呼”
……禹步三329步,祝曰:“嘑(呼)!垣止(址)……330
三,不用“引聲之言”
……禹步三,鄉(向)馬祝曰:“高山高郭……345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有一例用“皋”👉🏿,据裘先生校改为
一,身有癰者曰:“皋 🍻,敢【告】大山陵:某【不】幸病癰……369[7]
裘錫圭先生在談上引一例時,曾舉過睡虎地秦墓《日書》中的兩段相似用例,相關部份爲:
……鑄(祝)之曰: “皋🙎🏼,敢告璽(爾)……(《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13背壹,乙种194壹簡文略同[8])
……禹步三,勉壹步謼(呼)“皋,敢告曰……(《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111背)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還有一例用“吁”
……禹步三┗🕵🏻♂️,步嘑(呼)曰:“吁!狐麃🖖🏼。……210[9]
此外➜,周鳳五先生根據睡虎地簡和禮書⚙️,補《九店楚簡·告武夷》首字爲“皋”[10]💇🏿,根據上文可知似乎也可能補“ 呼🧒🏼、吁”,但上舉之例用“皋”者🧑🏻🦲,後面都接的是“敢告……”,從《告武夷》“【】敢告……” 來看,首字確實可能應補“皋”。
我們沒有全面考察其他出土文獻是否還有類似例子🕒。
三
古書中僅見的幾例“諾皋”也應該是類似用法的語詞。[11]
劉釗先生曾在《<抱朴子內篇校釋>斷句誤一例》中提到過《抱朴子》和姚寬《西溪叢語》卷上引晁伯宇《談助》中的兩例“諾皋”[12]。
《抱朴子》之例:“…… 禹步而行三,咒曰:諾皋🏄🏿♀️!太陰將軍……”
《談助》之例:“……咒曰:諾皋💁!敢告日月震雷……”
我們檢索得到相似的兩例🧑🏽🦰:
《云笈七籖·卷八十七》:先生口訣去三尸九蟲法⤴️。
常以月晦日,日出昕昕時,東向日所出處,禹歩三🏈,祝曰:諾睪!(原注🙆🏻:睪者🎍,喚聲𓀑,如言號耳。)月中有蟲兎蝦蟆,日中有蟲三足烏,水中有蟲虵與魚,土中有蟲蛾螻蛄,腹中有蟲蚘白從,凡三祝,止之。祕而勿傳🧑🏽🦳。[13]
《遁甲演義 卷三》🕵🏼♀️:凡欲出陣掩捕時即出天門右行入地户乗玉女去呪
呪曰👐🏿:諾諾 㘁㘁🧑🧒🧒!行無擇日𓀐,隨斗所指,與神俱出。天番地覆🧝♀️,九道皆塞,富达所欲,令我自得😵。有來追我,使汝迷惑以東為西以南為北✮。急急如律令📒。……
此例的“㘁”無疑是“睪(皋)加了口旁,《龍龕手鑒·卷二》“㘁音毫”。《大雅·召旻》有“皋皋訿訿” 。王質《詩總聞》“皋皋,大言也;訿訿,小語也🏊🏼♀️。”可能比較接近原意🔀。此“諾諾㘁㘁🧑🎨!”可能是爲了湊足四字句,也可能讀爲 “諾㘁📒!諾㘁😢🧠!”[14]
此外,余嘉錫先生曾引過孫思邈《千金翼方》的一例:[15]
祝曰🫲🏽:“諾睾,左帶三星,右帶三牢,天翻地覆🛩,九道皆塞🤜,使汝失心,從此迷惑,以東爲西,以南爲北,人追我者終不可得”。
此祝由方,《普濟方·卷二六九》“䕶身禁法(原注:以下普出千金翼)”引作:
呪曰:諾諾睪!左帶三星👩🏽🍳,右帶【三】牢👨🏻🦯➡️🏇,天翻地覆🧑🦽👨🏻🦯,九道皆塞,使汝失心👩🏼🏫,從此迷惑,以東為西,以南為北🔎,人追我者終不可得。……
此“諾諾睪🥿!”類似上引《遁甲演義 卷三》的“諾諾 㘁㘁!”,也可能就是脫去一字。
四
陈斯鹏先生認為:
“作爲一類文體形態,戰國秦漢简帛中所见祝禱文在文本形式具有一定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幾個方面。……二,常以一个發語感歎之詞开始💇🏿♂️,最常用的是“皋”……此外还有“呼”🌝、“歕”、“歕者”、“歕吙”、“吙嗟 ”等,这些嘆詞的使用大概是想引起神靈的注意;平夜君成禱病文开头的“呜呼哀哉”也有類似作用👩🏽🚀。”[16]
用“皋”用“呼”🤹🏿,從周家臺秦簡看似乎略有不同。《馬王堆五十二病方》還有用“吁”一例❇️。“吁”“呼”可通,《莊子· 在宥》:“鴻蒙仰而視雲將曰😇:‘吁’!”《釋文》曰👘:“吁🏩,亦作呼”👨👧。[17]或通作“嗚呼”👎🏽、“於”。[18]但究竟如何,難以深究💐。“歕”、 “歕者”、“歕吙”👭🏼、“吙嗟”等。有的用在“曰”之前🥹,如:
……取棓(杯)水歕(噴)鼓三🚞,曰:“上有……156
有的用在“曰”之後如:
祝之曰👫:“噴者豦(劇)(按:前文所引陳劍先生待刊稿釋爲“虞”)噴🧑🏽🏭🤑,上……下如䏽(衃)血……
這些用法的“歕”等詞似乎不是語氣詞😔🐺,而還是如劉欣所說“‘吙’當與‘噴’一樣,是祝由術的一種動作🆒。” [19]爲宜。但陳斯鵬先生所舉如下面之例的幾個“歕”則似乎確實是用爲語氣詞的。
漆,唾,曰:“歕⇨!漆🤽🏿♀️。”三,即曰🧗♀️:“天帝下若🚴🏼♂️,以漆弓矢,今若为下民疕🔶,涂若以豕矢🧎➡️。”以履下磨抵之。(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380)
五
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四》有“諾皋記”,討論“諾皋”之意者衆。《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四十二》🤾🏼:“……酉陽雜俎者 ……其子目有曰🍺🪀:“諾皋記”者🦿,吳曾《能改齋漫錄》以爲“諾皋”太隂神名,語本《抱朴子》🐡,未知確否。”余嘉錫先生對此有很好的辨證[20],據余嘉錫先生所引文,最早將 “諾皋”與禮書之“皋”聯繫起來🌊,將之解釋爲“禁咒發端之語詞”的可能是譚嗣同🕋。
六
綜上可見👮🏼♂️,“皋”“諾皋”作爲禁咒發端之語詞在秦漢時代日常生活中頗爲流行,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這類詞漸漸不被人們所了解🚫❇️,只有很少的例子被保存在相關的古書中。由於傳世古書其他例證太少⌚️,且醫藥書、小說家書等用例往往被學者忽略🏌🏽♀️,由此給人的印象是,“祝曰皋”是許慎從很少的文獻用例總結出來的📭。從秦漢出土文獻中的豐富用例我們知道可能不是這樣的📫。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12月。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3]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2009年10月🚸,2444🧚🏽♀️、3065頁
[4]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編《關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2001年8月。
[5] 《關沮秦漢墓簡牘》130頁注4也指出👞:《禮記·禮運》:“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孔穎達《疏》:“皋者,引聲之言也。”
[6] 此字原釋文逕作“皋”,此從陳劍先生待刊稿《<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養生方>釋文校讀札記》改🤙🏼。裘錫圭先生認為“睪”當讀爲“皋”,“睪”字古有“皋”音,或作“睾”👨💻。參裘錫圭《古文字論集》 533頁。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中華書局☀️,1984年6月)引《顏氏家訓·書證》“‘皋’ 分‘澤’片(按:據王利器校釋‘片’或作‘外’)”,及《東觀漢記》馬援上書“城皋令印,“ 皋”字為“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印“白”下“人”🙏🏽,“人”下“羊”,(283頁),認爲“古睪🌇、皋二字多相亂🏋🏿。”(285頁)🧑🏿🎨。
[7] 裘錫圭《馬王堆醫書釋讀瑣議》⛔,收入其《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532- 533頁🧘🏼。劉欣《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重新整理及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劉釗教授),2010年🚵🏿。
[8] 裘先生原據《雲夢睡虎地秦墓》。
[9] 劉欣《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重新整理及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劉釗教授)🕵🏼♂️🍈,2010年🫷🏻🙋♀️。
[10] 周鳳五《九店楚簡〈告武夷〉重探》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2001年12月。
[11] 劉釗先生認為較晚古書中所見的“諾皋”可能是見於睡虎地秦簡的“詰咎”之訛(《古文字考釋叢稿》320頁,嶽麓書社,2005)。這也是可能的👏,除了《古字通假會典》所舉之例,《經義述聞》“魯人之皋”條,王引之認為“皋”當讀爲“咎”📂。但從用法看🤹🏻,古書中的“諾皋”與出土文獻的“皋”是一致的,所以筆者個人傾向於把“諾皋”看成語詞。一個字的“皋”與兩個字的“諾皋”倒底是怎麼樣的關係尚解釋不清楚。
[12] 劉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4年3月👱🏽♀️🍓,222- 223頁👷♂️。
[13] 此例亦用“睪”爲“皋”♡。此言“常以月晦日”合于《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104、105、108🧎♂️、111行等祝由方中的“月晦日”🔗,但“ 日出昕昕時”于105行的“下餔時”不合👲🏽,而合于206行等的“日出時”。“凡三祝”合於《儀禮·士喪禮》“曰:‘皋!某復!’三”。
[14] 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134- 135頁🌖。
[15]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中華書局,2008年1月🕵🏿,1162頁。但相關文句標點爲“禹步而行👱🏻♂️,三咒曰”🍇,與劉釗先生指出的《抱朴子內篇校釋》斷句錯誤同。
[16] 陈斯鹏 《简帛文献与文学考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124-125頁。
[17] 王引之《經傳釋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45頁👟。
[18] 解惠全、崔永琳、鄭天一編《古書虛字通解》,中華書局, 2008年5月,818頁🦵🏻。
[19] 劉欣《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重新整理及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劉釗教授)👱🏻,2010年。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6月6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6月10日
点击下载附件:0686“皋”與“諾皋”
宋程大昌《续考古编》卷八“支诺皋”条谓⚒:
段成式酉阳杂俎其篇章中有“支诺皋”三卷,皆载鬼神事👨🦰🆗,而支诺皋之义了不可晓💣。按抱朴子第十七卷载其隐形之诀曰:“入山遵遁甲,禹步,呪曰🏄🏽♂️:‘诺皋大阴,将军独开🕛,曾孙王甲↩️,勿开外人𓀚。使人见甲者🎟,以为束薪;不见甲者,以为非人。……则人鬼不能见也。’”予观段氏所书,多涉怪诞▶️,则其名篇之义必取诸此。今于“诺皋”之上又加“支”字,以为篇名🧨。支者,派也🛌🏿,是云我之谈怪派于遁甲之诺皋也。至抱朴子之谓“诺皋”,则特呪语🚦,其义不可强通矣。
谢谢🗄!有趣🙅🏼!
作为一个不痛不痒的小练习🧎🏻🌱,唯求不出大纰漏💆🏽♂️。但因为谭嗣同的缘故,一激动我写了个:“最早”,稍後稍狡猾,改爲“可能最早”,还是没舍得割舍掉这“最”👨🏼⚖️,果然出了问题👩🏻🚀!
《额济纳汉简》、《春秋繁露·止雨》里面也有同样的例子,《春秋繁露》一本作“诺”,一本作“嗟”🙅🏽♀️👆🏿。
与此“皋”同位置出现有“鱼”部字很合适。《古韵通晓》422页引陆志伟先生🦹🏽♂️,鱼部好些感叹词跟象声词,它们的元音都因该是α,а,举了“呜呼”、乌鸦等例子,大家也常举乌弋山离与Alexandria的对音为证,这似乎是个普遍接受的说法,我虽然不懂音韵拟音但也觉得上述论证很直接👳🏽♂️。此外,说文训为“惊也”的“吁”🏋🏼♂️,如果比作我们现在表示吃惊的“啊?”也很有趣🧑🏻🏭。“皋”🗺,则在幽部👳♂️👨👧👧。这种语音上的区别,大概和“皋”与“呼”從周家臺秦簡看用法似乎略有不同,是平行的。
“诺皋”连起来说,则另当别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