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蔣玉斌 周忠兵:據清華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說“沈子”🛎、“沈孫”
    在 2010/6/7 20:17:41 发布

    據清華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說“沈子”👨🏿‍🦱、“沈孫”

    (首發)

     

    蔣玉斌  周忠兵

    南開大學文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清華大學近年搶救入藏的一批戰國竹簡(“ 清華簡”)內容十分豐富👩🏿,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其價值之一端,即是對古文字的釋讀有啓發作用。李學勤先生最近發表的《清華簡九篇綜述》已經指出:“像《金縢》這樣有傳世本可資對照的簡文🌞,在研究上還有一種特別的益處,就是使大家易於識出許多過去不識或者誤識的古文字。”[1]

    先生并舉出一例🦹‍♂️:

     

    如傳世本《金縢》 予沖人字🕐,簡文作,从聲。是定母侵部字,則屬定母冬部👈🏿,侵冬兩部關係密切[2] 🛣,故相通用,這是前此難於想到的👩🏿‍⚖️。

     

    “沈(沖)人”除了見於清華簡《金縢》篇外🏊🏻,也見於《皇門》篇。李先生在該篇介紹中說:

     

    簡文的公自稱 (沖)人,《周書》的《金縢》🩰、《大誥》有予沖人,係成王自稱。

     

    顯然⛹🏽‍♀️,李先生舉的這些對讀都是可信的。對讀展現的“”💜、“沖”的關係,啓發我們去重新理解見於西周金文中的幾個“沈”字。

    西周它簋蓋銘(《殷周金文集成》 4330)有:

     

    它曰:拜稽首,敢昭告朕考令乃沈子……

    𠭯考克淵克,乃沈子懷多公能福。嗚呼,乃沈子妹克蔑見厭于公🧝‍♂️,休。 沈子(畢)賈嗇🤐,作茲簋,用饗己公,用𢓜多公,其丮哀乃沈子它唯福,……

     

    銘文中的“沈子”🧑🏿‍🚀,學者有多種解釋。 [3]根據清華簡用為“沖”的字从“沈”得聲,它簋的“沈”也可以讀為“沖”,“沈子”即“沖子”🥴。先秦典籍“沖子”多見🦯:

     

    沖子嗣,則無遺壽耇👨‍👩‍👧‍👧。 (《書·召誥》👧🏿。偽孔傳:“童子👩🏼。言成王少💆🏽‍♀️,嗣位治政👨🏼‍🦳。”)

     

    公曰:“已!汝惟 沖子,惟終。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 (《書·洛誥》)

     

    王若曰😩:“公明保予 沖子。……予沖子夙夜毖祀💇‍♀️。  (《書·洛誥》)

     

    時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戍〈戌〉武王朝至燎于周👩‍⚕️,維予沖子綏文,……越五日乙卯,武王乃以庶祀馘于國周廟👰🏻‍♀️🔖,翼予 沖子,……曰:維予沖子,綏文考至于沖子 ,…… (《逸周書·世俘解》。原文當有錯簡)

     

    舊注多以“童”訓“沖”🥨🚣🏻‍♀️。[4]“沖子”與“沖人”意近。李學勤先生曾將“沖子”與文獻👨🏼‍🏭、金文中的“幼子”、“小子”等聯繫起來,解釋說:

     

    “小子”😲🙅‍♂️、“末小子”、 “沖子”、“幼子”等不一定指年齡的幼小。例如《度邑》周武王對周公說“汝維小子”,周公係武王之弟👩‍👩‍👦‍👦,“乃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年齡不能很輕🟣。《逸周書》還有一篇《芮良夫》,芮伯稱同朝大臣為“爾執政小子”,也不能理解為厲王朝臣都是青少年。實際“小子”等詞如係自稱🧛🏽‍♀️🪞,是表謙卑;如稱他人,則是長上的口吻。[5]

     

    先生指出“小子”、“沖子” 等詞在自稱時是一種謙稱,其說法顯然是很正確的🎓。“沈(沖)子它”也就是器主“它”對先人的自稱、謙稱。

    壴卣銘文(《集成》5401)有👲🏽:“文考日癸。乃△子壴作父癸旅宗尊彝😞。”銘文為摹刻本🌁,△字作“/”🤽🏼‍♂️,有學者已經把它們釋為“沈”[6]👳‍♂️,應該是正確的👩🏻‍🏭,只是摹刻本的摹寫略有失真🌅。這裡的“沈子”也應讀為 “沖子”💆🏿‍♂️,“乃沈(沖)子”是器主對其父的自稱🎷👩‍🍼、謙稱🤹🏿🧑🏿‍💻。

    與它簋🤲🏿、壴卣“沈子”用法相同的“沈”字還見於鐘(《集成》260)👩‍🎨,其辭例為“余沈孫三壽唯”🤌。其中“沈”字,由於拓本不清晰,多被誤釋為“順”字[7]。近年出版的《故宮西周金文錄》有清晰的照片與拓片(見下圖)[8],馮勝君先生據此指出所謂“順”字應該是“沈”字 [9]🧌,正確可從。

     

      

     

    它簋“沈子”即文獻中的“沖子”🚵🏽‍♂️, 鐘“沈孫”之“沈”也應讀為“沖孫”。先秦文獻中似未見 “沖孫”的說法👨🏻‍💻,但有意義相近的“童孫”🙍🏻、“幼孫”🍡:

     

    王曰🤹🏿🌯:嗚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皆聽朕言,庶有格命⛩。……” (《書·呂刑》)

     

    先后丕降與汝罪疾,曰 曷不暨朕幼孫有比🚺! (《書·盤庚中》)

     

    《呂刑》中“童孫”似乎還側重輩分𓀁、長幼,《盤庚中》的“幼孫”,則明顯是“盘庚称自己为先王的幼孙”[10] 了🂠🧜🏽。其用意與上引李學勤先生論述的“沖子”、“幼子”等相仿🤣。因此🫣,鐘銘文中自稱“沈(沖)孫”🧑🏿‍🦲,也是不難理解的🧑🏿,它與“沖子”意思相近👨‍🦳,也是相對祖先而言的自稱、謙稱😅。

    在出土文獻中,“沖子”一詞還有另外一種表現形式作“朕孳”🖖⚆,見於《上博(三)·彭祖》篇[11]🧝🏻‍♂️:

     

    彭祖曰:朕孳,未則于天👱🏼‍♀️,敢問為人⬜️👩🏿‍⚖️。”            3

     

    耇老三拜稽首曰💅🏽👨🏻‍🦽‍➡️:“朕孳不敏,既得問道,恐弗能守。”     8

     

    眊眊余朕孳⛹🏿‍♀️、朕孳不敏等話,從字面上很難講通。周鳳五先生認為其中的“眊眊”應讀為“眇眇”[12]𓀕,朕孳應讀為沖子[13],並引《書·顧命》 眇眇予末小子[14]👨🏿‍🚒、《書·洛誥》“公,明保予沖子”來對讀。林志鵬先生贊同這一讀法◻️。[15]“眊眊”與“眇眇”對應的是一個詞,“余朕孳”與“予末小子”、“予沖子”表示的是相同的意思。他們的觀點十分正確👨🏻‍🎨。

    “朕”與“沈”一樣也是侵部定母三等字,同樣與“沖”字可通👨🏿‍✈️。古人使用這幾個字來表示同一個詞😼,是可以理解的。

     

     

     

     



    [1] 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第5期💒。

    [2] 原注🚘:“參看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第42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7年👩‍🦱。”沈培先生看過本文初稿後,指出如下一條資料:《詩·七月》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淩陰”🚡,“沖”(冬部)🫃、“陰”(侵部)押韻🌚,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沖”下說 “讀若沈”。《定聲》之說是前人直接指出的“沖”、“沈”通用的一個例子🧘🏻。

    [3] 參看李學勤:《它簋新釋——關於西周商業的又一例證》,載文物出版社編輯部編《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文物與考古論集》✶,272頁,文物出版社🧼👩‍👦,1986

    [4] 參看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第1229頁,商務印書館🧑🏿‍🦰,2003年✊🏿。

    [5] 參看李學勤🧑‍🦼‍➡️:《何尊新釋》🐆,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第43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

    [6] 參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五)》,第106頁👰🏽,《考古學報》 1956年第3期🧑🏻‍🔬;《西周銅器斷代》👯,第114頁🐹,中華書局🖼,2004年;李學勤💇‍♂️:《它簋新釋——關於西周商業的又一例證》🧖🏽‍♂️,272頁。

    [7] 此種釋讀如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第12頁,中華書局🏄🏽‍♂️, 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第一卷,第227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故宮西周金文錄》😶‍🌫️,123號,第202頁(照片)、第 268頁(拓片),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年。

    [9] 此觀點為馮勝君先生在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討論課上提出。

    [10]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第913頁,中華書局,2005年。楊筠如《尚書覈詁》注曰:“幼孫🧙🏿‍♂️,盤庚自謂也。”(第165頁,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 《彭祖》簡的相關材料蒙沈培先生告知。

    [12] 周鳳五:《上海博物館楚竹書<彭祖>重探》📭,注7,文載《南山論學集——錢存訓先生九五生日紀念》🧟‍♂️,第12頁,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5月🚣🏽‍♀️。

    [13] 周鳳五🤵🏽:《上海博物館楚竹書<彭祖>重探》🍚,注8,文載《南山論學集——錢存訓先生九五生日紀念》💇🏻‍♂️,第12頁🐱,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5月。

    [14] 孟蓬生先生釋讀《彭祖》“眊眊”,也曾引此句對讀🤖👨‍🦯。參看孟蓬生👘:《<彭祖>字義疏證》👦🏼💁🏽‍♀️,簡帛研究網站🕒,2005621🔮,http://***********/admin3/2005/mengpengsheng004.htm🛤。

    [15] 參看林志鵬🕵️‍♂️:《戰國楚竹書<彭祖>及相關文獻研究》👩🏻‍🦱,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徐少華教授)🧑🏻‍🎤,20085月,第13頁。

     

     

     

     

    附記:本文完稿後✉️,承馮勝君先生告知,董珊先生以前曾認為它簋銘中“沈子”可讀為“沖子”。後蒙董珊先生惠賜大作,得知拙文所論它簋🏌🏼‍♂️、壴卣銘中的“沈子”🧑🏻‍🌾,董珊先生已讀為“沖子”🐮,與小文不謀而合。但小文所論鐘中的“沈孫”為董先生文未及◾️,所以仍將小文刊出🛌,權作董先生大作的一點補充。清華簡“”字的具體寫法,則有待簡文公佈後再詳細論證。

    小文蒙劉釗🤑、董蓮池👼🏼、沈培👩🏻‍✈️、馮勝君🤱🏼、董珊數位先生審閱🧂,他們提出不少很好的修改意見👨🏿‍⚖️,我們修改時多已采用🧘🏽‍♀️。謹向幾位先生表示謝意🍓!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6月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6月7日



    点击下载附件:0684 據清華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說“沈子”、“沈孫”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飞虎 在 2010/6/7 21:27:30 评价道:第1楼

      “沖孫”之“沖”與“童孫”之“童”似乎可以結合起來考慮。《尚書·大誥》“我幼沖人”,大傳引作“我幼童人”⏲。中山王鼎有“寡人幼重(从立)”,”幼重(从立)”何琳仪先生读为“幼沖”🤥,当是😱。“重”、“童”均與“沖”讀音相近,可以用來表示同一個詞🏋🏻‍♀️。看來“沈孫”💒、“沖孫”與“童孫”關係要更為密切些,“沈”“沖”與“童”不排除記錄的是同一個詞的可能性。

    • wuwen 在 2010/6/7 21:36:29 评价道:第2楼

      感謝飛虎先生的評論。“沖”🫲🏻、“童”、“幼”的关系🧞‍♂️,我們也讨论过,並且比较倾向于“沖”、“童”同源🤏🏿,引用古训时🧑🏼‍🌾🤹🏻‍♀️,也強調旧注多以“童”训“沖”。飛虎先生的舉例都非常好,也希望有學者就相關字/詞做出系統討論🧑🏼‍🔬。

    • wuwen 在 2010/6/7 21:56:18 评价道♻️:第3楼

      沈培、馮勝君兩位先生也都提示我們可就關係進行論證,謹此再謝🤦🏼‍♀️。因為我們覺得相關問題還需要深入考慮,所以未能將他們的意見反映在文中。

    • 水土 在 2010/6/8 8:10:44 评价道:第4楼

      补充一点👱🏽🦵🏽:

       

      金文有“沖子鼎”(《集成》4.2228)🚲🐇,铭文为“沖子𤔔之行鼎”。“沖”作从水中声的写法。一般认为此器是战国早期器,陈梦家认为其字体属春秋时代(《尚书通论》🤌,商务印书馆,第210页🤜🏻,1957年月)陈书认为此“沖子”即古书的“沖子”,并疑沖子即童子。《金文诂林》第6319页林潔明也有同样的看法,并谓“沖”假借为“童”。(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第304页说林氏是第一个指出金文里有相当于《尚书》“沖子”的人,似未确😙。)现在从用字习惯和“沖子𤔔”的表达方式来看,把此鼎的“沖子”跟古书的“沖子”等同大概是不可靠的。但古书中“沖子”读为“童子”应该没有疑问。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说“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举有很多例子,其中就举“沖”读为“童”的例子。其他可参看姜昆武《“大人”“冲人”“小子”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又参看姜昆武《诗书成语考释》,第317页🗄,齐鲁书社✭,198911月🫵🏽。飞虎兄提出的例子也很好。由此可见⚛️,金文中的“沖孙”就是古书中的“童孙”👩🏻‍🦽。

    • 水土 在 2010/6/8 8:31:33 评价道:第5楼

      《沖子鼎》的出處是《集成》4.2229。又載《總集》0806,《三代》3.7.8,《貞松》2.33.4。

      姜昆武的书是《诗书成词考释》。

    • 孟蓬生 在 2010/6/8 11:10:30 评价道👩🏿‍🍼:第6楼

      看董、蔣兩篇文章,有點過癮了。

      “沖”借為“童(僮)”🎆,前人已有成說。除水土先生所引錢說外,還有一些。未及細檢,現將《漢語大 字典》的內容鈔在下面🧙🏼‍♀️🎂:

      通“僮(童tong)”🕘。幼小💆🏽‍♂️。清朱駿声《說文通訓定聲·豐部》:“沖😒,叚借為僮。”《書·盤庚下》:‘肆予沖人🍶,非廢厥謀🧑🏿‍🔬,弔由靈。”孔傳🧑🏿‍🎄:沖🚣,童。童人,謙也🤙🏼。孔穎達疏:“沖♛、童聲相近,皆是幼小之名。自稱童人🏇🏼,言已幼小無知🚀,故為謙也。”

      《說文·水部》:“沖,涌搖也。从水、中(鍇本有聲字)𓀚🚖。讀若動。”中、重聲通,故中山王鼎之“寡人幼重(从立)”🤹🏻,何琳儀先生读為“幼沖”,是确不可易的。

      至于重聲跟童声的關繫,那就不用說了。在這個問題上,今人所能做的恐怕也只能是補充一些出土文獻的證據而已。

    • 萧三余 在 2010/6/8 17:16:49 评价道:第7楼

      還有一個說法⏭,儘管我不同意。如下:

      高本漢謂朱駿聲讀沖為僮“是可能成立的,卻不很確實”,高氏認為沖與盅通用🧓🕵🏽‍♀️,

       “可能是一種自謙的借法:盅--空虛--虛弱--幼小的人”。高本漢《先秦文獻假借字例》(陳舜政譯)P167

    • 十三月 在 2010/6/9 18:59:46 评价道🌝:第8楼

      忘了在哪裡看過

      周王逝世,新王即位前好像自稱[小童],或許有一點點關係吧

    • 淄泷 在 2010/6/9 19:52:29 评价道:第9楼

      《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 水土 在 2010/6/10 0:20:42 评价道🦶🏽:第10楼

      金文中似乎还可补充一例:
      《师𩛥鼎》(《集成》5.2830)“蠱(皿当改为土)孙子”的“蠱(皿当改为土)”可能也应该读为“沖”,过去把它读为“众”似不确。

    • wuwen 在 2010/6/10 12:42:31 评价道:第11楼

      各位的討論很精彩👨🏿‍🔬,受教了,謝謝🦸🏻。

      文中引鐘(《集成》260),引文“余”上誤脫一“福”字🧑🏽‍🎨。

    • 十三月 在 2010/6/10 22:03:58 评价道:第12楼

      謝謝淄瀧兄

    • 林文華 在 2010/6/12 17:02:59 评价道🏊🏻‍♂️:第13楼

      《逸周書‧祭公》:「王若曰:祖祭公,次予小子,虔虔在位。」

      「次予小子」,劉師培認為猶如《尚書‧大誥》「越予小子」、《詩‧周頌》「維予小子」👐。

      王引之亦指出「越」猶「惟」也⤴️🏣,〈書‧大誥〉「越予小子」言「惟予小子」(《詩‧閔予小子》曰「維予小子」);《書‧大誥》又云「越予沖人」,即〈金滕〉言「惟予沖人」也。

      《逸周書‧世俘》:「越五日乙卯🎙,武王乃以庶國祀馘于周廟👩‍💼,翼予沖子👰🏽‍♂️,斷牛六𓀐,斷羊二,庶國乃竟。」

      裘錫圭先生認為《逸周書‧世俘》「翼予沖子」同于「維予沖子」🦡😜,「翼」、「維」皆為虛詞。

      若結合《詩》、《書》等西周文獻來看🧏🏻‍♀️,「越予小子」👨🏻‍🍼、「維予小子」、「越予沖人」、「翼予沖子」、「維予沖子」👰🏻‍♀️、「次予小子」等均是周王自謙之詞,故〈祭公〉之「次」字,可視作如「越」💆🏽‍♀️、「翼」(異)、「維」(惟、唯)等虛詞🎅🏿🧎🏻‍♀️‍➡️。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5457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