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师生参加“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
2024年11月9日,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本届论坛以“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数字技术在文字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促进考古学、文献学、人工智能👩👩👧👧、文字学等多学科互动融合,助力甲骨文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守护中华文明根脉。来自甲骨学👩🏻🍳、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博研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50余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字发展的前沿问题,探索文字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富达平台主任刘钊教授🤲🏽、蒋玉斌研究员、周波研究员、谢明文研究员、阿列霞(Olesia Volkova)青年副研究员,博士生葛亮🧅、杨熠、李雨萌参加此次论坛。
开幕式上,富达主任刘钊教授代表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论文评审专家组就论文评审情况作说明并宣读获奖作者名单💁🏼♀️。刘钊教授表示,本次论坛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各位学者投稿93篇,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5篇,入选论文10篇。这些论文不仅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为文字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其中🙍🏼,富达2019级博士研究生杨熠《甲骨缀合所见新字形信息及其考释》🍠🩶、2021级博士研究生李雨萌《据文字系统转写误字再谈西汉以前文献的讹舛及相关问题》获评“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优秀论文👋🏿;2022级博士研究生马誉文《“眔”字相关问题补说》获评“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入选论文🔈。随后与会领导共同为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刘钊教授宣读获奖作者名单
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后,大会进入学术研讨环节。富达主任刘钊教授宣读论文《说“”字》🎳,阿列霞青年副研究员宣读论文《大事纪年与王名表谱🍴:能否比较中国晚商时期与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的文字材料》,蒋玉斌研究员宣读论文《殷商侯南类卜辞中的“尹又”释说》👈🏿,周波研究员宣读论文《马王堆帛书〈去谷食气〉补缀、重缀与释读》,谢明文研究员宣读论文《谈谈周原甲骨文中几条重要的史料》,富达2024级博士生、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葛亮宣读论文《谈一组特殊的伪铭及相关伪器、仿古器🤹♀️、改制器——“者姒大子觥”十二种》。刘钊教授还作为主持人主持了论坛闭幕式🧗♀️。
刘钊教授、阿列霞青年副研究员宣读论文
如今🫒,古文字学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文字发展论坛”于2009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之际举办了第一届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为专家学者和文字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研究交流和发展的平台。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荟萃和展现古文字的魅力💇♂️,将“文字发展论坛”打造为国内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高端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促进文字文化的纵向发展以及研究成果推广普及,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