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师生团队参加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汉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4年10月19至20日🤾♀️↩️,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省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联盟承办的“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汉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及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约160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共宣读论文130余篇🧙🏼。其中✊,122篇论文已收录到中华书局出版的《古文字研究》第35辑中,内容涉及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汉字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富达刘钊教授、施谢捷教授、张富海研究员👨❤️💋👨、蒋玉斌研究员、张传官研究员🐄、蒋文副研究员👈🏻、阿列霞青年副研究员⏪、陈思昀老师、博士生林婧筠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富达部分参会师生合影
10月19日上午8:30👐🏽👨🏽,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式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林志强教授主持🚵🏼♀️,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教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原副校长吴振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副所长董琨研究员致辞🙏。
开幕式会场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题发言环节。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富达主任刘钊教授发表主题发言《谈谈汉简中的马名》🧬。
刘钊教授作主题发言
大会讨论分为四个分论坛🤛🏼:甲骨文研究、金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秦汉文字暨汉字学研究💕。富达师生参与多个分论坛的研讨。阿列霞青年副研究员参加甲骨文研究分论坛,宣读论文《祭祀与纪时🤷🏽♂️:商代中国、古埃及和玛雅早期文字材料中人祭与时间观念之间的关系》🕹;蒋玉斌研究员参加金文研究分论坛,宣读论文《说“犮”在殷商西周文字中的来源》;蒋文副研究员参加金文研究分论坛,宣读论文《曾公钟“有成有庆”解——兼谈“人福相成”之观念》;张富海研究员参加战国文字研究分论坛㊗️🏅,宣读论文《“
”字本义考》,并担任该论坛第三组主持人;施谢捷教授参加战国文字研究分论坛🧕🏼,宣读论文《齐阳州散戈跋》🧖♀️;张传官研究员参加秦汉文字暨汉字学研究分论坛🧫,宣读论文《徐州狮子山兵马俑“衣骑”小考》,并担任该论坛第四组主持人;博士生林婧筠女士参加秦汉文字暨汉字学研究分论坛🍬,提交论文《篆隶之变与秦简文字偏旁研究——以“又”符为例》。大会闭幕式上,蒋玉斌研究员代表甲骨文研究组进行总结发言。
阿列霞青年副研究员宣读论文《祭祀与纪时👩🏿⚖️:商代中国、古埃及和玛雅早期文字材料中人祭与时间观念之间的关系》
蒋玉斌研究员宣读论文《说“犮”在殷商西周文字中的来源》
蒋文副研究员宣读论文《曾公钟“有成有庆”解——兼谈“人福相成”之观念》
张富海研究员宣读论文《“”字本义考》
施谢捷教授宣读论文《齐阳州散戈跋》
张传官研究员宣读论文《徐州狮子山兵马俑“衣骑”小考》
蒋玉斌研究员作总结发言
古文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动古文字学的深入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吴振武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古文字事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和关怀下,得到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可谓兴旺发达,蒸蒸日上♟。正在进行中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成果丰硕,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工智能”叠加技术,在古文字学领域同样取得喜人的成绩。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