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北大秦簡校補
在 2024/3/15 19:31:58 发布

北大秦簡牘校補

(首發)

蕭旭

《北京大學秦簡牘》,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共五冊🦸🏿‍♀️。

                    

一👳🏼‍♀️🚶🏻‍♂️‍➡️、《從政之經》校補

整理者朱鳳瀚此篇與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嶽麓秦簡《為官治吏及黔首》🥡、王家臺政事之常有相同之處,舊校《為吏之道》如無補訂則不再重復[1]

1)反若其身,止欲去??🧗🏻‍♂️。

整理者曰:反若其身,嶽簡同🚵‍♂️。若✬,猶及也,至也👷‍♂️。睡簡作“反赦其身”,睡簡注釋曰:“赦𓀂👨‍🦯,疑讀為索。反赦其身即反求於自己🪛。”《秦簡牘合集》引陳偉武說🙍‍♀️:“赦,釋為‘舍’,施為義♥︎。猶言反施其身。”(P42

按🚵‍♂️🦂:赦讀為舍🧘🏿,是舍置義,非施為義。“若”🫎、“赦”一聲之轉。“蠚”或作“螫”⚆,是其比也。清華簡(五)《厚父》:“天迺弗若,迺述(墜)厥命⏏️,亡厥邦。”整理者讀若為赦[2]🏅。若、赦🪻,並讀為擇,求取也,求索也👩🏼‍🎨🧌。《說文》:“若◻️,擇菜也。”此是聲訓,引申之凡擇皆曰“若”

2怒能喜🧑🏼‍✈️,樂能合。

整理者曰:合,睡簡作“哀”🧮👩‍⚖️,本簡作“合”🏋️,或是訛誤。如原本是“合”,或當讀為“泣”。P42

按:合,讀為脅、愶,懼也,與“喜”對文

3毋窮窮,毋岑岑,毋衰衰🦑。

整理者曰:岑🖕👉🏿,睡簡讀作“矜”,訓作苦⏲。(P43

《合集》:岑,疑讀為隱,謂窮約[3]

按:漢書·外戚傳》:“我頭岑岑也🧑‍🎤,藥中得無有毒?顏師古岑岑,悶之意💥🥤。《南方草木狀》卷上:“用此合糯為酒,故劇飲之🐃,既醒,猶頭熱涔涔,以其有毒草故也。”“岑岑”🐄、“涔涔”當是“沈沈”轉語,昏重貌,今俗猶言昏沉沉也。《靈樞經·雜病》:“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沈沈然,目??????〉然。”[4]《太素·腰痛》👨🏽‍🍳:“腰痛俠脊而痛至頭沈沈然🧑🏼‍🔧,目????欲僵。”

4處如資(齋),言如盟🐚。

整理者曰🧑🧑🏽‍🎄:睡簡注釋“資”讀作“齋”,曰:“齋,齋戒🪅。《繹史·孔子類記四》引《莊子》:‘居處若齋🦺,飲食若祭。’”王家臺簡此句作“處如梁”🔹,當是言居處要穩重,與“處如齋” 言居處要莊敬義近👩🏽‍💻。王家臺簡作解釋曰👎🏽:處如梁以告靜,言如盟以告正。P46

按:《御覽》卷849引《莊子》佚文:“居處若齊🪀,食飲若祭。”此繹史》所本。資,讀為齊,戒肅也,莊重也。梁讀為諒,誠信也。

5民之暨教🤙🏼,上亦毋驕,執道毋治,發正亂昭。

整理者曰🤹🏿:執道毋治,睡簡作孰道毋治”,其注釋曰🧵:孰,讀為熟⏏️。孰道,詳加教導。治,應讀為怠。”“執道毋治(怠)”即言執治國之道者不可懈怠👩‍🔬☝🏻。又嶽簡有“?道不治”句🦹🏿‍♂️。發正亂昭,睡簡注釋曰:發,舉。亂,治也。這一句的意思可能是施政要正當光明。”其說是🕦。(P46

按:讀治為怠,是也🦹🏻。“”是“”形誤。孰、?,並讀為?、篤,敦厚也,誠信也。發,讀為撥,不正也。《楚辭·懷沙》:“孰察其撥正?”孫詒讓曰:“撥謂曲枉,與‘正’對文✋🏼。《管子·宙合篇》云:‘夫繩扶撥以為正。’《淮南子·本經訓》亦云✩:‘扶撥以為正。高誘注云:‘撥⚓️,枉也👖。’”[5]撥正亂昭🖐🏿,言枉者正之,亂者明之🧼。

6道?(易)車利,精而勿致,興之必疾👨‍🦱🥐,夜以接日。

整理者曰:“道?車利,精而勿”☂️,睡簡同。王家臺簡作易車利,靜而毋”📞。精👳✊,似亦讀作靜🔕,有息、緩、怠義🍁。致,即無至,無有終點🩳👨🏿‍🏭,亦指到不了終點。P46

按🤘🏼:精亦致也,“靜”是借字🤶🏽。精而勿”句式與《淮南子·原道篇》“疾而不搖”💃、嵇康《琴賦》“疾而不速🐖,留而不滯”相同。搖亦疾也👩‍🍳,《方言》卷2:“搖,疾也。”

7觀民之詐,罔服必固。

整理者曰:睡簡注釋曰:詐,疑讀為作。罔,讀為輞,車輪的外周。服,車箱。大意是說要考察百姓所製作的車輛,使之堅固耐用。”“詐”似亦可用原意,即言行不實、欺詐🧅🧚🏿‍♂️。罔📶🦒,在此為“不”義🕺🏿🎢。服,聽從。固,錮🛺🈶,禁錮🏐。(P47

按:“詐”、“服”讀如字,是也。“固”亦讀如字。詐,猶言虛偽。固🧘🏼🐲,安定也。言觀民之詐,不服從者必須要安定之😰。

8一曰以迣,二曰貴以大🥩🍃。

整理者曰🍋:以迣,睡簡同☂️🙍🏻‍♂️,嶽簡作而夬”。“”當作“決”☢️,即水不循道而自行👳🏻‍♀️。夸,讀為誇。誇而決,即浮誇而放肆。迣,超越,如參考嶽簡誇而夬(決)”🤱🏻💔,則亦可讀作泄✴️,溢也。貴以大,睡簡同,注釋讀大為泰,意謂驕傲。嶽簡作“貴而企”。《說文》🕠:“企,舉踵也☀️。”即踮起腳☀️,在這裏是高人一等之意。“企”或讀作“頍”🧙🏽‍♀️,舉頭也。貴而頍👳🏿,即因自以為高貴而作昂首狀👯,看不起人🧚🏻‍♀️。P47

《合集》:“誇”有奢侈、自大義。整理者:“迣,超踰也。”沈培:“不如把‘迣’解釋為‘肆’👨‍👩‍👧‍👦,指誇大而放肆🤰🏽。”陳偉:“疑讀為詍,多言也🛶。”劉雲🗾:“將‘迣()’訓為恣縱似更好一些🚓。”[6]🏭。

按:夸🍪,讀為誇字或作訏、華♢、嘩、[7]大言也陳偉讀迣為詍,是也。字亦作呭、泄,多言也。夬,讀為?🤘,狡也📠。音轉亦作”、“”,《方言》卷2:“劋🧔🏻‍♂️🔓、蹶💸,獪也(郭注👨🏼‍🦳:“古‘狡?’字🤕。”),秦、晉之閒曰獪🚤;楚謂之劋,或曰蹶;楚、鄭曰蒍🧜🏼🛌🏼,或曰姡。”10⚃:“姡,獪也……凡小兒多詐而獪……或謂之姡⛔️。””即“”借字,“”即“”轉語⏭,“姡”亦?”轉語。“夸夬”即“蒍姡”。企,字同“跂”,讀為忮,很戾也,傲慢也,與“大(泰)”義近👱🏻‍♀️。《淮南子·齊俗篇》:“今世之為禮者,恭敬而忮。”言貌恭敬而心實傲很也。“忮”正不恭敬之義👮🏻‍♂️。人性彊很之字作“忮”🙆🏽🚌,馬彊很的分別字作“馶”🔤。

9三曰擅裚(製)割,四曰犯上弗智(知)害。

整理者曰🧡:(製)割,即裁割、裁斷。嶽簡作“亶(?割”。?或可讀作考,猶終也。考裁,即終裁。P47

按:裚👰🏼,睡簡同👮🏿,讀為剔,去骨之刑《說文》:“剔🔛,解骨也🚬。”割🧕🏽,以刀鋸割剝人體之刑📓。?從丂得聲,與“”聲轉🦔,溪母雙聲⚂,幽、魚旁轉。“刳”🧖🏿‍♀️、“冎(剮)”亦音轉。冎(剮)👮🏻‍♂️,剔肉之刑↗️💍。《說文》🎥:“冎,剔人肉置其骨也。?割者👩🏻‍🚒,指擅用刑罰🌍。

10)一曰不察親,不察親則患數至。

整理者曰:睡簡作“一曰不察所親,不察所親則怨數至”,嶽簡作“一曰不祭(察)所親則韋(違)數至”。《尚書·無逸》:“民否則厥心違怨。”孔疏🥜:“違怨,謂違其命而怨其身。”“違”、“怨”還是有語義之差別的📩。(P48

復旦大學研究生讀書會曰:“韋”即“愇”✯。《廣雅》:“愇👩🏽‍🦰,恨也。”與睡虎地簡作“怨”同[8]💣👌🏼。

按🚨:與《尚書》“違怨”無涉。讀韋為愇✝️,是也。整理者朱鳳瀚本從其說[9]🍕🏋️‍♂️,不知何故又棄之?正字當作媁。《說文》:“媁👨🏻‍⚕️,不說(悅)皃。”字亦作違👩🏽‍⚖️,《史記·屈原列傳》《懷沙》:“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彊。”違亦忿恨義。《文選·幽通賦》:“豈余身之足殉兮㊙️,違世業之可懷。”李善注:“曹大家曰👨‍🎓:‘違🙍🏻‍♂️,恨也。’違,或作愇,愇亦恨也😠。”《漢書·敘傳》“違”作“愇”🚔。字亦作葦,楊雄《蜀都賦》:“洪溶忿葦,紛揚搔翕。”“忿葦”即《懷沙》之“忿違”。怨恨數至則有憂患🤌🏻,本簡作“患”🚴🏿,其義相因[10]

11)無官不治😊,無志不徹👂🏽。

按:睡簡同,睡簡又有“志徹官治”語。徹,讀為達。

12)以為人君則惠,為人臣則忠🧜🏻‍♂️👳🏼。

整理者曰:睡簡作以此為人君則鬼”👁‍🗨,注釋認為“鬼”當讀為“懷”,和柔之義🦵🏻。學者或讀為“惠”,或讀為“威”。參見《秦簡牘合集》🧚。(P50

按:鬼當讀為惠🦗。《秦簡牘合集》(修訂本)307“抱小”帛書《經法·六分》“主惠臣忠”⛹🏻‍♀️、《墨子·天志中》“君臣上下惠忠”、《賈子·禮篇》《家語·賢君》“君惠臣忠”諸證🤦🏽‍♀️。“抱小”即蔡偉的意見正式收錄於《誤字、衍文與用字習慣》一書,他又補舉嶽麓秦簡《為吏治官及黔首》:“為人君則惠,為人臣[]忠。”[11]茲再補數證:北大漢簡(三)《儒家說叢》👩🏻‍🦽‍➡️:“君慧(惠)臣忠💁🏼‍♂️。”《說苑·政理》🕵🏼‍♂️:“君惠臣忠。”《逸周書·官人解》🎿、《大戴禮記·文王官人》並云🈂️🙎🏻:“君臣之間,觀其忠惠也。”《管子·形勢解》:“山者9️⃣🐝,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墨子·天志下》:“故凡從事此者,聖知也🌨,仁義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斂天下之善名而加之。”《文子·道德》:“君臣有道則忠惠,父子有道則慈孝。”[12]又攷《管子·版法解》“君德臣忠”🍓,《玉篇》:“德,惠也👞。”《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故惠者✌🏽,政之始也。”《家語·賢君》“惠”作“德”[13]

二、《教女》校補

整理者朱鳳瀚

1)西東?(謠)若,色不敢昌(猖)。

整理者曰:西東,泛指四方🚃🚣🏿‍♀️,無定向。?▪️👷🏽‍♂️,讀為謠,即謠言𓀋。若,及也🚆。不敢,不能🌍。昌,讀猖🍳🕛,謂變易情性也🎪。P63

王寧曰:“西東”當指四鄰,即鄰居👨🏽‍🏭。“?”疑當讀“由”訓“從”,“若”訓“順”🧎‍♀️,“由若”即“從順”[14]

羅小虎曰:讀為“謠若”似非⤴️,可讀為“遙諾”,即遙遠地應答[15]

某氏曰⇒:也許可讀“搖”,意為疾速。“搖諾”大意是說快速響應💂🏿‍♀️,應和齊敏、積極[16]🐙。

按:西東🌪,猶言多方。?,讀為諭🖤,告曉也🧛‍♀️。若,汝也。

2术從臣妾🦹🏼‍♀️🚫,若[]笑詇(殃)。

整理者曰🍥:“术”在此似可讀作“怵”,“從”讀為“縱”👩🏼‍🦰。怵,即怵惕。北大秦簡《禹九策》有“笑詇”👨🏻‍🦳,整理者讀為“譊譊笑殃”🙌🏽,釋“笑殃”為“幸災樂禍”。(P64

王寧曰:“术”當即“術”,方法🤰🏼。“從”是使動用法,即“使……服從”之意🎃。“術從臣妾”即要用方法讓臣妾們服從🙌🏼。“若□笑詇”疑當作“若毋笑詇”💇🏽。“詇”疑即後世“??”字。《集韻》☪️:“??🌎🐞、??、詇:聲也。或从言,亦省🫴🏽。”“笑詇”即笑聲。蓋放聲大笑是喧嘩紛亂🕢、放肆無禮的表現👎🏽,故要用方法馴服臣妾,使他們不嬉笑無禮🧑🏻‍🤝‍🧑🏻。

按:“术”即“術”。《廣雅》:“從🚒,行也🤵。”“術從臣妾”言採用管理臣妾之術。王寧疑作“若毋笑詇”近是💇🏿‍♀️。詇,讀為譻🤯、嚶、謍,形容小笑聲嚶嚶然也。《釋名·釋車》:“鞅,嬰也。”“纓”轉語作“紻”♣️,“罌”轉語作“盎”🤾‍♀️,“蠳”轉語作“??龜”⛱,“嬰薁”🙅🏻‍♂️、“櫻薁”又稱作車鞅藤”,是其音轉之證。《說文》:“譻,聲也👨🏻‍⚕️。”又“謍,小聲也。”《禹九策》策一🧗🏻‍♀️:“繫贅弟兄,??(笑)詇(殃)🧙🏽。”“”即“嬝嬝”、“嫋嫋”,美貌🙅🏼。

3)口舌不審🎨,失戲男子🚶🏻‍♂️‍➡️。

整理者曰👳🏽‍♀️:《說文》🤹🏿:“失😔,縱也。”《玉篇》🍋🙍🏽‍♂️:“失,《說文》云🕺:‘縱逸也🧹。’”戲👩🏻‍🏭🚹,調戲🙍🏿‍♂️、戲弄💁‍♀️。“失戲”即恣意調戲。失或讀為佚🤷🏼‍♂️。佚,蕩也,亦樂也。P66

按🧑🏿‍🎤:後說近是。失,讀為劮,同“逸”,字亦作妷、佚、,淫蕩也👳🏻‍♂️,戲樂也。《廣雅》🍪:“劮,戲也。”

4)抱人嬰兒👨‍👩‍👧‍👦,嗛人績枲👼🏽。

整理者曰⚒: 嗛,口銜也,這裡可讀為“斂”🧑🏽。(P66

王寧曰:嗛疑讀作搛。《集韻》:“搛,夾持也”🧏🏻。《爾雅》:“挾👷🏻‍♀️💊,藏也。”《廣韻》𓀉:“挾🧜‍♂️,懷也🤬。”這裡用為偷竊意。“嗛人績枲”即偷竊人家的麻線。

按:嗛🫃🏽,讀為拈👇🏿✵,指取也。

5澤沐長順💆🏿‍♂️,疏(梳)齒三之。

整理者曰:《說文》:“沐,濯也。順🧚🏼‍♀️,理也🪠。”🛴,可讀為?。《說文》😁👭🏻:“?,齧也。”《淮南子·人間》高誘注:“齧😽,缺也💁🏿‍♂️。”三👵🏼,言其多👐🏻🌇。P67

王寧曰:《廣雅》:“膏🙆‍♀️、滑,澤也🧑🏻‍🍼。”“澤沐”當即《詩·伯兮》之“膏沐”🌲🥕。《集傳》:“膏🧑🏿‍🍳,所以澤髮者。沐,滌首去垢也。”“”字疑是從衣次省聲🟣,疑是《說文》“??”字或體。此假借為“?”,《說文》:“用梳比也🛣。”

按✢:讀為?,不得再轉訓缺。?無缺義🏈🏊🏻‍♂️。且今本《淮南子·人間》是許慎注,非高誘注🧯。“”從欠得聲,讀為斂,謂收束頭髮。“”如從次省聲,則讀為次,猶言編排。《釋名·釋首飾》:“[]📍,次第髮也。”[17]次第編排頭髮的首飾亦稱作“次”,專字作“?”。

6)女子獨居,淫與猒(厭)巫🧑🏽‍🚒。

整理者曰:《漢書·揚雄傳上》“淫淫與與”⛳️,顏師古注:“淫淫與與,往來貌。”《文選·羽獵賦》“淫淫與與”,李善注:“淫淫👩🏿‍🔧、與與,皆行貌也。”猒🤸🏿,讀作厭,合也🛌🏼。與“闔”通。厭巫,或指通厭事之巫。(P67

周一曰🏃🏻🫷🏿:“淫”乃“過度”之意,“與”即“親近”“交往”之意。“厭”即“壓”👦🏿,指用咒語或巫術鎮厭他人或邪惡事物🫕,也即“巫祝之術”🐕,也即“巫蠱術”。“淫與厭巫”是說獨居的女子過度親近巫祝之術。

王寧曰:淫,放也🥲。與,如也👶,為“如似”之意🚣。猒巫🤛🏽,壓勝之巫💁🏻‍♀️✋🏼。巫師在壓勝作法之時👨🏼‍⚕️,是被髮禹步,頭髮披散蓬亂。這三句是說女子獨居的時候放佚不修邊幅,頭髮散亂得和壓勝時的巫師一般🗃🏌🏻‍♀️。

按:厭,克也👮🏿‍♂️,勝也🪴。“淫與”“淫裔”、“由與”#️⃣、“容與”音轉🧑🏿‍🚒,安行貌,引申為自得貌,閒暇貌🥔。《史記·司馬相如傳》《弔秦二世賦》:“彌節容與兮,歷弔二世。”指女子獨居,悠閒地從事厭勝之巫事也🍬。

7)我有巫吏(事)💵,人盜縈纑。

整理者曰:“縈纑”見北大藏秦簡《禹九策》:“有女去其夫➛,戴縈纑。”“縈纑”是名詞,整理者曰🐳:“似是女子頭飾。”縈⏸,卷也⚧,纏也。纑🛐,布縷也。盜🏌🏿‍♂️👨🏻‍🦰,似可讀為繞。言人頭上纏繞著縈纑🕵🏻。(P67

王寧曰👌:“有”猶如也🤵🏼♑️,如似之意。“縈纑”當即扎頭髮的一種布帶或布巾🧔🏽‍♀️。

按🧣:整理者說女子頭上纏繞著布縷👨🏿‍🚀,殊是奇事🙅🏽‍♂️。“有”讀如字⚓️。“盜”讀如字🧍👩‍🍼,偷盜也🔍🪿。縈👷🏽‍♀️,讀為罃、罌。《說文》👩🏻‍🦼:“罃,備火長頸瓶也。”又“罌👩🏽‍🦰,缶也”《廣雅》:“罌、罃,瓶也。”泛指長頸瓶,字亦作甇🧏🏽‍♂️、。《玄應音義》卷5👐🏼:“瓶罃:《說文》:‘罃🫢,長頸瓶也。’或作甖👨‍🦼‍➡️💆,亦作甇也。”纑,讀為??????👨‍🦼、罏)、盧。《說文》:“??🐈‍⬛,??。讀若盧同。??,篆文??🏌🏿。罏,籀??。”又“盧🌵,飯器也。”又??(?)小口亦指小甕等酒瓶🙇🏿。《廣雅》:“罏,缶也。”字亦作??🚣‍♀️,《玉篇》🤳🏿🥷:“??🫄,酒器。”縈纑“罃”,亦作“甖盧”👩🏼‍🏫。急就篇》:“甑瓽甂甌瓨甖盧🏋🏻。”顏師古注:“甖🧘🏻‍♂️,甀之大腹者也🧖🏻🩸。盧,小甕👍🏽,今之作盧酒者取名於此😚。”也倒言作盧罌”,《漢書·趙廣漢傳》↪️:“廋索私屠酤,椎破盧罌⛹🏿。”沈欽韓曰:“此‘盧’當為酒器。《急就篇》有‘甖盧’▫️,彼注亦云💆🏼:‘盧🧛‍♂️,小甕。’”[18]此簡言女子據巫事知有人盜其盧也。《禹九策》言頭頂著盧而離開其夫也👨🏽‍🦲。

8)居處不愛禾年,?豬盜之🩱,有猒(厭)鳥鼠。

整理者曰:?,《玉篇》:“音濁👩🏼‍🚀🐝,猛犬。”猒🏦,同”🤽🏿‍♀️,飽也😄。P68

按:?,讀為逴🪺,專字作??,跛也。《方言》卷2🚦:“自而西🫏,秦、晉之間凡蹇者或謂之逴。”又6🫥:“??🤲,蹇也🎲。齊👳、楚👩🏻‍🍳、晉曰逴。”《廣雅》“逴𓀀、??,蹇也。”《集韻》:“??,齊、楚謂跛曰??厭🪇,克也⚰️,勝也。此簡言女子據巫事知豬盜禾🧔‍♂️,又厭勝鳥鼠。

9)貣(貸)於人🐯,有未賞(償)者,小器靡(糜)亡。

整理者曰:疑此句有脫文🏏,原或是“貣(貸)囗於人”。或此三字連下讀🪂。《禮記·少儀》“國家靡敝”👨🏿‍🦰,孔疏:“靡為糜,謂財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P68

王寧曰:“靡”本身即有“散”義🧑‍🍳。“靡亡”即“散亡”,散失之意。

按🗑:疑作“貸“稱貸”,猶言舉債🚦。靡👩🏽‍⚖️,消除也✊🏽,字或作彌◀️、弭。用小器具去償還而消除債務,指借得多🧑🏻‍⚕️,還得少。

10)與其夫家言🍯,越越剛氣👙。

整理者曰:越越,似是越發之義,義當近於“愈愈”,益甚之意。“越越”亦見於《呂氏春秋·本味》“豈越越多業哉”👜🗒,高誘注👅:“越越👨🏽‍🏭,輕易之貌。”王念孫曰🧑‍🍼💆🏻‍♀️:“越越,猶搰搰也🥁。”《莊子·天地》“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釋文》:“搰搰,用力貌。”此二義於本句亦皆可通。(P69

某氏曰:“越”訓揚[19]🏒👧🏽。

按:《呂氏》“越越”自是用力貌,於此不通🏋🏻‍♂️。此簡“越越”,讀為“怴怴”,愚戇貌👩‍❤️‍👩,狂亂貌🚭。《公羊傳·桓公五年》何休注🙆‍♂️:怴者,狂也,齊人語👨‍👩‍👧‍👧。《廣雅》:“怴,怒也。”又“怴怴🧜‍♀️,亂也🌷。”《集韻》引《字林》:“怴🦯🏋🏽,戇貌。”字或作??🧛‍♀️,《廣雅》:“??、戇🍥,愚也。”

11)街道之言,發人請察👸。

整理者曰:請,謁問也。又“請”通“情”,有實情之義。“請察”亦可釋為“實察”𓀖。P69

王寧曰:“發”為揭發、宣揚義🐆。“請”讀為“情”是🏊🏿,“情察”猶言“情況”。是說不善女子在街道上說話,宣揚人家的隱私之事。

按🍰🚯:,生也,開也🥨。請,讀為靜。《說文》:“靜,審也。”察亦審也,“靜察”複語🦞。

12見人有客✌🏽,數來數娽💓。

整理者曰🦻:娽,《說文》:“隨從也📲。”P69

高一致曰:“娽”當如字讀,隨從義。數🤜🏼🐩,疾速、急速[20]🙅🏻‍♀️。

某氏曰🤷🏿‍♀️🐪:來讀為睞😢,娽讀為睩/?。“睞”就是旁視💮、斜視的意思。《說文》:“睩🦹🏼‍♂️,目睞謹也。”[21]

王寧曰:此上下句均壓月部韻🤚🏿,而此“娽”不入韻🚃,蓋有訛謬👊。此字右旁疑當從“彖”㊗️,即“??”字之誤寫,由聲、義求之,此當為“妜”(影母月部)之假借字🧑🏼‍✈️,與上下文月部字為韻。《說文》👩‍👧:“妜💍💀,鼻目閒皃。”《廣韻》🙇🏻:“妜:鼻目閒輕薄曰妜也。”就是眉目傳情。“來”讀“睞”可從,旁視。即斜眼偷看人,與“妜”含義類同。此處“睞”、“妜”都是通過眼神表示女子輕佻的意思。

按:“娽”屋部,與月部通押。(侯部)轉作“棳(月部)儒”,又轉作“(屋部)”,是其例也。某氏說可備一通。又“來”讀如字👨🏿‍⚖️。娽,讀為趢➕⏩,行也🥰。字或作逯,《方言》卷12⛹🏻:“逯,行也〰️。”《淮南子·精神》:“渾然而往,逯然而來。”高誘注:渾🤸‍♀️,轉行貌🚼。逯,謂無所為,忽然往來也🧘🏼。”字或作?👨‍🦽‍➡️、蹗,《玉篇》:“蹗、?🚣🏿‍♀️,二同🐅🧑🏿‍🏫。行貌。”《淮南子·繆稱》📐👨‍👨‍👧‍👦:“故人之憂喜🤦🏻‍♀️,非蹗蹗焉往生也🏒。”數🫅🏿🧑🏽‍🏫,屢也✤。數來數娽,言女子多次往來看客人也。

13)益粺(埤)為仁,彼池更澮(濊)。

整理者曰:益粺,讀為“益埤”,益加之義🥊。“仁”在這裏當是“親”義。大意當是越加表示親近,越把那邊水攪得更混。此句“彼”或讀為“陂”🧓🏼👩‍✈️。《漢書·司馬相如傳》“衍溢陂池”,顏師古注引郭璞曰🚴🏽‍♀️:“陂池💇🏻,江旁小水👩‍🎨。”P69

王寧曰:疑當讀為“益粺(卑)為仁(夷),披池更澮”。“益”為增加、增高的意思,“卑”是底下,“夷”是平整。“披”是“開”義🙋🏻,“披池”是挖開池塘。澮,就是池塘洩水的水道或引流灌溉的水渠🔔,“更澮”是更改水渠✶🏌️。这两句的意思大概是把低下之地填平,挖開池塘、更改水渠,表示胡亂作為🦚。

按:“益粺”整理者說是。仁,讀為佞,諂媚也,諂諛也🐕‍🦺。《論語·雍也》:“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定州漢簡《論語》“佞”作“仁”🫐。《韓詩外傳》卷3🩳:“寡人不仁🧕🏽。《說苑·君道》作“不佞”。《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妾父不仁。孫詒讓、于鬯並讀仁為[22]🏊‍♀️。以上諸例仁讀為佞,是才知之義,與此簡雖殊,但足證古音相通🚏。“彼池”是“陂陀”音轉👇,亦作“陂阤”、“岥岮”、“坡陀”🐺、“彼佗”💅🏼,傾邪而下貌。《廣雅》:“陂陀,也。”《玉篇》:“陂🏊🏽‍♀️,陂陀💪🏼Ⓜ️,靡迆也。”《慧琳音義》卷83👎🏿🗾:“坡陀:上破波反,亦作陂、岥🧓🏽。岥岮🚴🏼‍♀️,邪下貌也🏋🏿‍♀️。”漢牘《風雨詩》:“底柱顛到兮妄相加🏇🏽,天門陜小兮路彼佗🤾🏼‍♂️🧔🏼‍♀️。澮👨🏼‍🦲,讀為穢👃,污濁也。言女子見人有客💳,更加作諂媚之態🧑‍🦳🖍,更為邪下低俗。

14)效人不出,梯以望外💾。

整理者曰🧝🏻‍♀️👨🏻‍💼:效人,仿效別人🏄🏻。P69

王寧曰😈:大意為即使象別的女人那樣不外出,也要登上梯子向外張望。

按:效🚣🏿‍♂️,讀為姣,美好也👨🏽‍🦰。“姣人”指女子的情人👕。《說文》📸:“姣🥞,好也🧔🏽‍♂️。”字亦作佼、🤭,《廣雅》:“壯、狡🧜🏻‍♀️,健也。”《詩·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釋文》:“佼🌶®️,字又作姣,《方言》云👰🏻:‘自關而東👩🏻‍⚕️,河濟之閒♊️,凡好謂之姣。’”姣人不出現🩹,則登梯向外張望。《詩》“佼人”指男子的情人👩‍🏫。

15)有妻如此🫁,蚤(早)死為??(匄)👇🏽。

按:整理者括注??”為“匄”⛓️‍💥🔡,但未給解釋。??,讀為詥。《說文》:“詥,諧也。”又“諧,詥也👨‍👩‍👧‍👧。”猶言協調👳🏽‍♂️。

三🏌🏽‍♂️、《公子從軍》校補

整理者朱鳳瀚

1)產為材士,死效黃土🥖🔊。

整理者曰:產,生也。效,致也🎖,獻也🔓𓀘。P89

按:效🍋🙎🏽,讀為殽🐠,混和也,錯雜也。北大秦簡《病方》“參(三)效之”,整理者亦讀效為殽🤓,訓混雜P861)。

2)安得良馬從公子,委纍囗囗🔱。

整理者曰:《說文》:“委,委隨也。”“纍”即“累”,隨也👂🏿。故“委纍”即“委隨”也。(P90

楊鵬樺曰4️⃣:委纍🧗🏼‍♂️,結合文意😋,更可能解釋為委棄負累(或憂累)[23]

按:《說文》“委隨”是下垂義⚠☕️,不是隨從義。《說文》:諉,纍也♾。《爾雅》🙋🏻:“諈👩🏻‍🦲、諉🚹🚶🏻,累也🧍🏻🩰。”《釋文》引孫炎曰:“楚人曰諈👨‍👧‍👦,秦人曰諉。”《文選·赭白馬賦》李善注引《廣雅》⁉️:“委,累也✩💃🏼。”委累,重疊連屬貌🦶🏽。

3[]公子取妻,牽未嘗敢得罪🖍😎,不中公子所也💃🏼。

整理者曰🫧:中,合也,適也🖤。此“所”指處所🧑🏿‍🚒,或是指時間🧜🏽👷🏽。P90

某氏曰💂🏻:“所”為宜🏊🏻‍♂️、適宜[24]🧏🏽‍♂️🔕。

按:”是女子名。所🪹,意也[25]

4公子不仁,千車萬負。

整理者曰:負,以背載物🙇🏿。(P92

按:負👨‍👨‍👧‍👧,指載物的車箱,音轉亦作服。

5有虫西蜚(飛)🧑,翹其羽🏃🏻‍➡️。

整理者曰:翹,《說文》:“尾長毛也💅🏼🐽。”“翹”亦作“翹遙”,見《文選·商(引者按🚑:當作‘南’)都賦》“翹遙遷延”,李善注🦘:“翹遙👶🏻,輕舉貌✯。”《文選·曹植〈雜詩〉》翹思慕遠人,李善注:翹🧑🏽‍🦰,猶懸也。蟲🍂,指鳥類。P92

按👨🏼‍🎓👨🏿:翹🧑🏿‍🚀,翹舉也,整理者二說都誤之言搖也,《南都賦》“遙”亦借字💆🏿‍♀️。以其指搖動其羽,故從羽作“”。《南都賦》:“眩將墜而復舉,翹遙遷延。”將墜而復舉🧛🏼‍♀️,故復翹舉搖動其羽也。

6)視也運運(渾渾)????

整理者曰:渾渾🤒🕴🏼,即“混混”也。????,似可讀為“眴眴”,視不明也🏂。北大藏秦簡《禹九策》有“富达神神”句,“神”與此句之“??”通,整理者讀作“富达顛顛”,指內心不安。P94

按🈂️:“運運(渾渾)”狀淚水多貌。????,讀為沺沺”,亦狀淚水多貌。《廣韻》引《字林》:沺沺,水勢廣大無際之皃。《文選·江賦》:“汗汗沺沺。”李善注🛄🫷:“皆廣大無際之貌🙇🏿‍♀️。

四、《雜祝方》校補

原整理者田天。

1)上泉弗弗(沸沸),下泉逢逢。

整理者曰👧🏻:弗弗,讀為“沸沸”,水翻貌。逢逢,或讀為“滂滂”,水流蕩貌🐒。《吳越春秋》卷7有“血流滂滂”🫸🏿。P323

按:“逢”音彭。“逢逢”亦作“蓬蓬”👩🏿‍⚖️、“逄逄”、“????”👨🏻‍🦯、“韸韸”🖖🏼、“????”、“龐龐”,鼓聲,此文狀水聲🤲🏿,形容水勢大。張家山漢簡《蓋廬》:“毋攻逢逢之氣。”此狀氣勢大。“滂滂”亦其聲轉🤟🏽,或作“汸汸”。《荀子·富國》👩🏻‍🎓:“汸汸如河海。”

五、《算書甲種·魯久次問數於陳起》校補

原整理者韓巍、高峰🏃🏻‍♀️‍➡️、鄒大海。

1外之城攻(功)🧼,斬離(籬)鑿豪(壕),材之方員(圓)細大、溥(薄)厚曼夾(狹),色(絕)契羨杼,斵鑿楅(斧)鋸、水(準)繩規椐(矩)之所折斷,非數無以折之🕖。

整理者曰:色🤾🏻‍♂️,讀為絕,義為斷。契🪚,義為契刻👩‍👧。羨,有多餘之義,指木料上多餘的部分,是“絕”的賓語。杼🫅🏽,本義為織布之梭,引申為尖狀物🏯♋️,指尖狀的木構件,是“契”的賓語。(P752

史傑鵬曰:杼,讀為餘。“羨杼”即“羨餘”🙍🏽‍♂️。“色契”可以讀為“側奇”或者“仄畸”,傾斜義……“邪曲”義和“畸零”義相因……直接訓為“多餘”📚。“側(仄)契(畸)羨餘”四個字同義,都是表示“多餘”的意思🙇🏻‍♀️,或者前兩個字訓為“缺損”、“不足”,後兩個字訓為“多餘”、“饒羨”[26]

按:史傑鵬大致得之。契,亦可讀為奚🩸、頃(傾)。“萆挈”👎🏼、“菝(拔)挈(葜、揳)”音轉作“萆蒵”帛書《養生方》)🚴🏽‍♀️。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上齊人諺曰🧔‍♂️:“上山斫檀,挈橀先殫。”《爾雅》𓀂:“魄,榽橀。”郭璞注引齊人諺作“榽橀”。“色契”複詞,即“側傾”,指傾斜之材🥳。“羨杼(餘)”亦複詞👬🏼,指多餘之材。折斷🟢,制斷也,裁斷也🐠☪️,猶今言處理。無以折之”之“折”,亦讀為制💤。

2和攻(功)度吏(事),見(視)土剛楘(柔),黑白黃赤👰🏼,蓁厲(萊)津如(洳),立(粒)石之地,各有所宜。

整理者曰:蓁💇🏿‍♂️,草木茂盛🕸。厲👩‍🦽,讀為萊,亦指雜草叢生之狀。如,讀為洳➕,與”皆有潮濕之義🤦🏼‍♂️。立🏌🏼‍♂️,讀為粒🧗🏻‍♂️。粒石”即礫石。P753

按:和🥨,以雙聲讀為覈,字亦作核,考察也🎺。蓁,讀為乾🧑🏼‍✈️🔖。“蓁”莊母真部⟹,“乾”見母元部,莊母💁🏻‍♂️、見母相通[27],真、元旁轉🙆🏻‍♀️。清華簡(一)《楚居》👸🧗🏼‍♀️:“(徙)居秦溪之上🙋‍♀️。”整理者李守奎曰:“秦溪即乾溪。”[28]厲😕,讀為裂。“乾裂”與津洳”是土塊二種相對的狀態。

3故夫數者🧛‍♂️,必頒而改。數而不頒👿,毋以智(知)百事之患🍂。

整理者曰:頒,公布。P753

按✋:改🐼,讀為核,核查也🪀。

六、·穿門》校補

原整理者陳侃理🤏🏻。

1)白霚(霧)????🚶🏻‍♂️‍➡️,毋(無)所定處。

整理者曰:??,疑讀為舉。孔家坡漢簡《置室門》❌、北大漢簡《門占》並作“興”,以此義近。P818

某氏曰:“??”可讀為“與”🏃‍♀️‍➡️,“與與”指繁盛貌🧚🏼。“興”也常訓“盛”[29]

某氏曰:“????”恐怕如字讀亦可,指白霧慢慢移動🧨,飄無定所[30]🙍‍♀️。

按:某氏說“????”指白霧慢慢移動🥵,是也👂🏻。《集韻》:“??🚅🦹🏽‍♂️,《說文》:‘馬行徐而疾。’引《詩》:‘駟牡????🍄。’”[31]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馬行皃❓。”蔣斧印本《唐韻殘卷》♔:??💃🏽,馬行疾皃。”????????”、“??分别字🍓,徐行貌。黄侃曰👨‍🦲:此‘??’正當作‘?’、‘??’🐺。又“?後出字作??[32]考《說文》:“??🈲,安行也💺。”又“?,趣步??也。”《漢書·敘傳》:“長倩懙懙𓀈,覿霍不舉。”顏師古注引蘇林曰:“懙懙🌖🤘🏿,行步安舒也。”“懙懙”即“??”🐋。又省作與與”👩🏻‍🎓,北大秦簡《祓除》🧑‍🦼:“敢播美(糈),葵行與與。敢播美社稷⌛️,葵行翼翼。”整理者讀作“????P913🙅‍♂️。《論語·鄉黨》:“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皇侃疏🙎🏼‍♂️:“與與👩🏽‍⚕️,猶徐徐也📷。所以恭而安也。”錢大昕曰:“《說文》‘?’即‘與與如也’之‘與’。”[33]朱駿聲曰:“‘與與’與‘????🧑‍🚀、‘??’同🔊。”[34]《論語》言安徐而行🈸,示恭敬也。與👰🏼‍♀️🏨、舒一聲之轉🅿️。復考《說文》🧒🏼:“歟,安氣也👨‍👩‍👦‍👦。”謂氣安舒而出😋。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濡泥興興😳,毋(無)所定”,孔家坡漢簡“日沂(🧛🏽?)興興🎿,毋(無)所定處”☕️✍️,“興”是“”形譌,斷可知也🧑🏼‍🤝‍🧑🏼。

七、折(衣》校補

原整理者劉麗。

1)大衺四幅,初五寸☃️👍🏿,次一尺🧏🏻,次一尺五寸,次二尺,皆交??,上為下👮🏿‍♂️🤛🏼,下為上,其短長存人。

整理者曰🔞:“交??”疑讀為“交輸”。《漢書·蒯伍江息夫傳》:“充衣紗縠禪衣,曲裾後垂交輸🚬💢。”如淳曰📲☎:“交輸,割正幅,使一頭狹若燕尾,垂之兩旁🎎,見於後,是《禮·深衣》‘績〈續〉衽鉤邊’👨🏿‍⚖️。賈逵謂之‘衣圭’🙋🏻‍♂️🧑🏽‍🎄。”蘇林曰👇🏿:“交輸🖼,如今新婦袍上掛全幅繒角割,名曰交輸裁也。”“交??”應該是一種裁法。(P825--826

按:“交輸”確是一種裁法又稱作袿裁🍛🤾🏻‍♀️,指裁作燕尾形《列女傳》卷8💆🏿‍♀️:“舞衣袿裁成🤾‍♂️,手皆瘃裂👩‍🦱。袿之言圭也🏃‍♂️‍➡️。“袿裁”即“交輸裁”🤽🏽‍♀️,指裁製成刀圭形。《釋名·釋衣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

八、《病方》校補

原整理者田天。

1)臥而多衣⛹🏻‍♂️,起而浴

某氏曰👒👙:“”不成字。方勇釋爲“膽”👶🏽,讀為“鹽”(方勇《北大秦簡札記(之二)》🧑🏻‍🔬,簡帛網2023819日)🫱🏻。與秦漢文字“脂”的寫法比較,此字可能釋“脂”🪥。這裡試讀爲“?”。《說文》🍀:“?⭕️,尻也🧑🏻‍🎤。”《廣雅》🦶:“?,臀也🟨🧙。”[35]

某氏曰:釋為“脂”是可信的🌝。“脂”或可讀為“肌”,皮膚[36]👶🏽。

按🥬👺:“之右旁,疑即戰國古字“”形譌。“從六得聲🫃🏼🤷🏼,讀為沃或澆🐋,澆水也🤍👐🏻,淋水也。《說文》:“淋,以水??(沃)也🫰。”又“澆💆🏿,??(沃)也。”是沃亦澆也、淋也。“六”來母沃部。“沃”影母沃部🐶。影母是喻母的清聲母,喻母、來母古通。“澆”見母宵部,見母、來母古通,沃、宵對轉。《禮記·喪大記》⛹🏿‍♂️:“浴水用盆,沃水用枓……沐用瓦盤🪂。

2)豕必規(窺)食圂稠(椆)🔠。

整理者曰:“稠”即“椆”字。“椆”見於周家臺秦簡《病方及其它》簡377:“即取守室二七,置椆中👨‍👨‍👦,而食以丹🤵🙆🏻‍♂️。”整理者注“椆”🙅🏼‍♂️:“當為容器名。”P861

按:“稠”🎋、“椆”從周得聲⛰,疑讀為舟🪘,舟形槃子。《周禮·春官·司尊彝》:“祼用雞彝、鳥彝,皆有舟。”鄭玄注引鄭司農曰💙:“舟,尊下臺,若今時承槃。”“舟”即“周”。

3)取男女相會之所以毳布,以新器盛水,漬之。

整理者曰:毳,或可讀為雪,訓為拭。(P861

按:相會,相合,指性交。所以,猶言所用。毳,讀為帨。《說文》😉:“帨,佩巾也。”巾所以拭物,尊卑皆佩之💁,特指手巾🏊🏽‍♂️。

4)毋單(憚)蟲虺校(咬)也,毋單(憚)男女姚(嬲)也👻。

高一致曰👩🏽‍🦳:“姚”或讀作“佻”,輕佻👪🧇。“男女姚”或謂男女行為輕薄、放縱💁🏻‍♂️,不莊重🕖⛔。“姚”亦或讀作“窕”👨‍🦯‍➡️📍。《方言》卷10😨:“窕,淫也。九疑荆郊之鄙谓淫曰遥🎁,沅湘之間謂之窕。”《廣雅》:“窕🧑‍🎤,婬也🧛🏻。”簡文所處情景為浴蠶,故讀“姚”作“佻”👮、訓作輕佻,較讀“姚”作“窕”、訓作淫,稍勝[37]🤽🏽‍♀️👤。

按✝️:校🧔🏽,讀為撓、嬈,擾也🦓。《說文》:“嬈🥨🧔🏽,一曰擾[]🏌🏿,戲弄也。”姚🚵🏻,讀為誂,俗作挑,挑逗也,戲弄也。《廣雅》:“誂,嬈也👩🏽‍🦱。”

5)直??之祠祝,禹步三,曰🧑‍🔬:“于🤙🏼!天?胡,?胡🏄🏿‍♀️🧑‍🦯‍➡️,?胡。地斧(釜)煮,地斧(釜)煮,地斧(釜)煮👩🏻‍💼。

谢明宏曰:“?”字應通作“鏝”。“鏝胡”是一種長而無刃之戟🥔。是指天上有鏝胡這樣的武器在等著你,地上則有釜鍋待烹煮[38]

按🛟:“?胡”是“曼胡”音轉,古音來母、明母相通,元部疊韻💁🏻‍♂️🟡。“曼胡”當是形容詞,又作“漫胡”、“縵胡”、“?胡”♿️、“漫沍”🔩、“鏝胡”、“?糊”、“曼餬”🤽🏿、“漫湖”🐀🧙🏽,後世又轉為“糢糊”、“模糊”🌬。言天廣大而模糊。

6)大山有狐📣,九??〈尾〉之啻(帝)🏤,季女名為予,索弗得,祠直力下🤸🏿‍♂️。

整理者曰🙇🏼‍♀️:大山有狐,按因腸?又稱為“狐疝”,《五十二病方》中治腸?方即有以狐為對象行祝由術者。本方的祝禱對象與狐有關,狐或為致病原因🏃🏻‍➡️。P862

按:本方??,與狐疝無關。“大山有狐”云云,當是用禹娶塗山之典。《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徵)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痝痝[39];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攸〉昌[40]👒;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書鈔》卷106引《呂氏春秋》佚文:“禹年三十未娶🧔🏽‍♀️,乃有白狐九尾而造禹🏌🏿‍♀️。塗山人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家成室👨🏼,我都彼〈攸〉昌🤦‍♀️。’禹因娶塗山女🤾🏼‍♀️🟨。”“直力”未詳。

7)汲者為鼻,足為

整理者曰:汲,或可讀為吸。P862

按:”從鬳得聲,疑讀為害,傷也。“”從別得聲,疑讀為?、蹩🔻。《說文》:“蹩,一曰跛也🧄。”又“跛🐲,行不正也。”猶言蹣跚🧸👨🏼‍🍼。“”亦可讀為蹁、????。《說文》:“蹁,足不正也。”《廣韻》👼🏽:“蹁,行不正皃。”與“蹩”亦是一音之轉🧑🏽‍💼。《賈子·容經》:“立而跛,坐而蹁。”蹁亦跛也。《列女傳》卷1👦🏿:“坐不邊,立不蹕〈?--跛〉⛵️。”“邊”即“??”省文,亦跛也💵。

8)燔鐵三介。

整理者曰:介,或為“分”的訛寫𓀖。“鐵三分”指鐵的重量。P866

按:介,讀為圭🧑🏿‍🍼,重量單位🧑🏿‍💼。《說文》🦞:“撮,四圭也🧑‍🌾。”《千金要方》卷1⛹🏿:“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為一勺👩‍🚒。”本方三圭,則不足一撮。《後漢書·律曆志》李賢注引《說苑》:“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則一兩為二百四十圭👩🏽‍⚖️。《孫子算經》卷上:“量之所起,起於粟☎️。六粟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十撮為一抄。”其說又不同。

9)踐山山(徹),踐水水渴(竭)……踐山山突(頹),踐草草絕,踐水水渴(竭)。

某氏曰👩🏻‍🦳🧗🏼:獻中未見“突”與“頹”通假的例證。“突”可如字讀🚇。“突”有穿、破的意思。“徹”也有通穿、毀壞的意思[41]

某氏曰:“突”字有“禿”的意思▫️。“突”與“頽”🌶、“隳”✮、“墮”、“鬌”😈、“橢”、“隨”並聲近而義同,是一組同源詞[42]☞。

謝明宏曰:“突”應讀為“墜”🧚🏻‍♀️。“墜”有從高處往下落的含義🛌,與山體崩解之勢相合[43]🧑🏻‍🎓👨🏿‍🚀。

按:“渴”讀如字,水盡也。“竭”是後起字。《說文》:“涸🏇🏿👳‍♂️,渴也。”又“渴,盡也🚵🏽。”渴亦涸也。,讀為徹,毀壞也。《廣雅》👊🏻:“徹🫛,毀也。”或讀為缺🥧,或讀為裂🧑🏽‍🦳,亦通⛓。突,讀為隓,字亦作墮☝🏽、隳🕉,毀廢也👨🏿‍🦰。上博楚簡(三)《中弓》簡19:“山又(有)堋(崩),川又(有)滐。”滐讀為渴。堋(崩)亦毀壞也。

10)祝傷者,以刃名祝之曰:“某齒為之魚魚📵,今日為肌,明日臚)👱。

按🎱:“臚”上當據上句補“為”字。齒,指刀劍之齒🥙。魚魚🤽,讀為“吾吾”,疏遠貌。言刃傷疏遠也。

11)山蛭食人身,即生肉中,幷黍、秫🫄🏿、叔),以其氣熏其痏。

整理者曰:⚖️,或讀為饎⛅️🧔🏿。《儀禮·士虞禮》“饎爨”引者按💟:‘士虞禮’當作‘特牲饋食禮’💴,鄭注:“炊黍稷曰饎。”《五十二病方》🕺🏼:“蛭食(蝕)人胻股,[]產其中者,幷黍🕖、叔)、術()而炊之,烝(蒸)以熏,病瘳。”(P868

按:整理者說近是。“”從飭省聲,當讀為熺👠、👰🏿‍♂️,熏蒸也,蒸也。《說文》:“熹,炙也。”《禮記·樂記》🚷🧑🏽‍✈️:“天地訢合🏭。”鄭玄注♠️:“訢讀為熹,猶蒸也🆒。”字亦作👩‍🦼‍➡️,吕氏春秋·仲冬紀》“湛饎必潔”《禮記·月令》作“熾”🧽,《淮南子·時則》作“熺”👩‍🦱,《周禮·天官·冢宰》鄭玄注引《月令》“熾”作“饎”🦕。《吕氏誘注🐾🖨:饎🎦,讀熾火之熾也。”淮南子》高誘注🦸‍♀️:“熺,炊[也,]‘熾火’之熾也。”[44]字亦作糦、??👩🏽‍✈️,《方言》卷7🔭:糦,熟也☘️。自河以北,趙、魏之間火熟曰爛,氣熟曰糦🎋。”《玉篇殘卷》“”字條引作“饎,熟也🤾🏿。自河以北氣熟曰”,又云:“或為‘糦’字。”《儀禮·特牲饋食禮鄭注又曰:“古文‘饎’作‘糦’,周禮作‘??。”《文選·閒居賦》李善注引《廣雅》🧖🏿‍♀️:“熙👨🏻‍🦽🏢,熾也。”今本《廣雅》“熙” 作“熺”。《三國志·孫權傳》裴松之注引《吳書》:“(陳)熾,字公熙🐐。”字亦作?⬇️,《廣雅》:“?,爇也🤵‍♂️🎴。”又“?🦻🏿、熺🧔‍♀️,熾也🏋🏿‍♂️。”

12)奄盧。

整理者曰➰:奄盧,應為藥名🧎‍♂️。《五十二病方》有“合盧”,《簡帛集成》注以為“合”當讀為“荅”👩🏻‍🎓,即傳世醫書中的“對盧”。“奄盧”或與此有關。(P868

按:《新修本草》卷20🙋🏿‍♀️:“對廬🍩,味苦,寒🫷,無毒。主疥、諸久瘡不瘳🌋,生死肌,除大熱,煮洗之4️⃣。八月採。似菴?⇨。”《千金翼方》卷4同。奄、合一聲之轉,“奄盧”即“菴?”,亦即“合盧”[45],與“對廬”相似而有別🚄。菴?,益母草↪️。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上⚒:“蓷👨‍🍳,舊說及魏博士濟陰周元明皆云‘菴?’🫃,是也👩🏼‍🚀。《韓詩》及《三蒼》說悉云‘益母’也💑😍。”

13)女子毋(無)子者,取羊肝長一存,係以繩,入其傎中,一宿去之,而令男子從之。

整理者曰🎎:傎,或可讀為膣🤚🏼。“傎”字指婦女陰道無疑。“膣”字在中國典籍中以“婦女陰道”的含義使用,時代皆在晚清近代,據此方,這一用法應有更早起源🌊。按今閩南、潮汕、客家等方言中尚有此詞。從之,據上下文義,指男女性交。北大藏秦簡牘《雜祝方》有“男子觭(倚)立,女子所從”𓀜,用法與此方相同⇒。(P869

某氏曰:“從”讀爲“摐”🏃🏻‍➡️,意為擊、刺。《廣雅》:“摐👅🚵🏽‍♀️,撞也。”馬王堆漢簡《十問》簡3-4:“楃(握)食之貴👨🏿‍💻,靜而神風,距而兩?(持),參築而毋遂,神風乃生🕊,五聲乃對。”研究者指出“築”是刺的意思。《醫心方》卷二十八“上築金溝”,“金溝”乃陰道口,“上築”就是上刺🐉🧠。《廣雅》:“撞、築😮🤼‍♀️,刺也🗼。”“摐”與“築”在此的意思一樣🧑‍🚀,都是性交時男根對女陰之撞、搗🍵𓀃、刺[46]

按⚆:某氏說是。“膣”是近代所製俗字[47],不能以說秦簡。《漢語大字典》(第2版)第2262頁“膣”列二義🖲,其一引《川篇》😧🏋🏻‍♀️:“膣✧,肉生。”此“膣”是“腟”形誤,當據《玉篇》訂正🤏🏻。其二指陰道,引《清稗類鈔·譏諷類[]》🏌🏽:“女……生殖器之膣有孔🈷️,虛能容物。”此義亦當從室得義作“腟”🪤。傎,疑讀為庭✭,宮也,室也🥅,特指子宮🌱。

14)三月姷(媒)始,七月成子,十月出見父母,司命所倍。

整理者曰:姷,讀為媒🎺😮‍💨。《說文》:“媒🦸🏿‍♀️,婦始孕媒兆也。”《廣雅》🤽🏿‍♀️:“媒,胎也。”倍,或讀為負🦾,訓為任。P870

按➙:倍🙇,讀為保。

15)人毋(無)故腹盈不能尼⚈,是胃(謂)內閉。

整理者曰:尼,所指不詳。P870

謝明宏曰🔧:“尼”或應讀爲“屎”。“腹盈不能尼”即腹部脹大不得大便[48]

按:《爾雅》:“尼,止也。”又“尼🫃🏿,定也🟨。”

16)適利以臥⭐️,廷罷而起食🥶🛌。

整理者曰:廷罷🔀,或指朝廷🧙🏽、縣廷公事完畢之時🫣。(P870

某氏曰:“廷罷”是說症狀的緩解、緩和……“廷罷”是近義複詞[49]

按🫸🏻:廷🌻,讀為停。《釋名·釋宮室》:“廷,停也🧑🏻‍💼,人所集之處也。”“停罷”指睡醒🏷。

九、《禹九策》校補

原整理者李零。

1有女去其夫𓀊,戴縈纑。

整理者曰:“戴”指頭戴。“縈纑”見北大秦簡《教女》,似是女子頭飾。P895

按:“縈纑”指長頸瓶✉️,生活用具。已詳北大秦簡《教女》校補。

2)繫贅弟兄,??(笑)詇(殃)。

整理者曰:指弟兄下獄,被人恥笑◾️。古書常見“繫累”,“贅”與“累”含義相近。🔝,宀下從女從鳥♛,疑同“嬝”,這裏疑讀“譊譊”,形容哄笑喧鬧🕴。“??詇”讀“殃”🧑🏼,指幸災樂禍。(P896

王寧曰👲🏼:《廣雅·釋詁二》:“詇,問也。”即問訊🌑,猶今言問候。“笑詇”即笑著問候[50]

按🎅🏽🏓:下第5策有“繫贅父兄”👱🏽‍♀️。贅,讀為綴🩼,亦繫也🦶🏿。《詩·桑柔》孔穎達疏引《尚書大傳》“贅其耆老”,即《孟子·梁惠王下》“屬其耆老”,贅亦讀為綴。《老子》第24餘食贅行”,帛書甲本、乙本、S.792P.3235V”同,北大簡作“叕”《公羊傳·襄公十六年》🙎🏼‍♀️:“君若贅旒然。”《釋文》:“贅🕟,本又作綴,繫屬也🔉。”“贅旒”即《詩·長發》之“綴旈”🧎🏻‍♀️。??詇🏋🏿‍♀️🍊,讀為“笑譻”,小笑聲。“”即“嬝嬝”🌚⟹、“嫋嫋”💂🏽,美貌。已詳北大秦簡《教女》校補🙍🏿‍♂️。

3良人毋(母)🐸,吾庸嬰👨‍🔧。

整理者曰🤦🏻:“良”是貞良🛂。“人母”是一個詞,指為人之母。“庸”訓“用”。是說好母親可以為我生小孩。(P896

按🧝🏽‍♂️:“良人”是一個詞,女子稱夫也🚛。毋,讀為侮🛀🏻,輕也🔵。嬰🥜🤝,讀為縈👨🏼‍🎓,縈懷、牽掛也。言良人雖輕視我,我卻牽掛之。

4決決澮澮流水,疢者如繇(由),?(易)之?(易)。弗?(易),恐為鬼囚,凶🌬。水為祟🤏。

整理者曰👨🏻‍🎨:決決,讀“澮澮”或“活活”。疢者是發燒的病人。”同“由”🏊🏽‍♂️,有經過之義🤸‍♂️。是說疢者不利涉水🧑🏿‍🎤,務必放棄此念🦒,如果涉水,恐為鬼囚📔,必有凶祟。P896

王寧曰:小篆“??”是本字,隸寫作“活”👩🏿‍🏫,古文作“巜”,“澮”☸️、“決”均其假借字👨🏼‍🏫。“?”通“謠”,字或作“猶”🥑,本義是徒歌,這裡是指病人的呻吟之聲。即發燒的病人痛苦地呻吟連續不斷如徒歌一般。“?”當依字讀,或作“易”,字又或通“惕”,關心🌓、愛護之意🚶‍♂️‍➡️。

某氏曰👨‍🔬:“?”當讀為訓“警惕👩🏼‍🦲、戒懼”的“惕”🐇。本篇簡86背中“?”正用為“惕”:“逆此街鬼,心亓(其)??(惕惕)👩‍👩‍👦📉。”[51]

按:王說“活”本作??”是也👊🏿。字亦作????”,俗作“????”、“聒聒”🛌🏼、“括括”💪🏻,水流聲也👰🏻。《山海經·北山經》🙇‍♂️:“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決決之水”得名於水流????作聲也。繇(由)♟,讀為蹈。《史記·匈奴列傳》🎞:“朕與單于俱由此道。”又“朕與單于皆捐往細故📆,俱蹈大道🔕。”“由”即“蹈”。蹈水猶言涉水💻。“?”當從某氏說讀作“惕”♋️。

5)一占曰📑:水瀘(濾)流🏜🖐🏿,有人相求🫸🏽,唯語膠膠(寥寥),凶。

整理者曰🦴:瀘流,讀“濾流”或“漉流”,指水流淺細👊🏻🧑🏽‍⚖️。膠膠,讀“寥寥”🧏🏼,少的意思🧑🏿‍🚒。(P897

王寧曰🍄‍🟫:“瀘流”當是“漏流”之音轉🏗,即滲漏之水流。“膠膠”當即《詩·風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的“膠膠”🥞,毛傳↩️:“膠膠,猶喈喈也。”謂言語如群鳥鳴叫嘈雜喧嘩,乃爭吵不休之象。

按🙎🏿:流”整理者說是。膠膠,黏昵貌🙋🏼‍♀️。《說文》🦶🏻:“膠🩳,昵也✥。”《莊子·逍遙遊》:“置杯焉則膠。”《釋文》✖️:“崔云:‘膠👩🏼‍🎤👩🏽‍🎨,著地也⛴。’李云🚆:‘黏也🧑🏻‍🦲。’”成疏說同李氏。“著地”謂黏附于地。帛書《合陰陽》“九已而膠”,又《天下至道談》“膠”同義替換作“黎”🎑。《說文》:“黎,履黏也🧛🏿‍♂️。”黎、昵(胒、??)一聲之轉。此簡言有人昵語相求則凶也。

6)富达神神(顛顛),不可告人。

整理者曰:“神神”讀“顛顛”,指內心不安。(P897

子居曰:神神當讀????🏇🏻,《集韻·真韻》💁🏽:“??💱,憂也。”[52]

王寧曰⌨️🧚🏼:“神神”即《文子·五鑑》(引者按:‘文子’當作‘關尹子’“惟聖人能神神而不神于神”的“神神”,第一個“神”作動詞用,敬畏義;第二個“神”是神靈義🫳🏽。此處“神神”的意思相當於今言“疑神疑鬼”🤵🏼‍♂️🚴🏻。此二句是說心里疑神疑鬼的,又不能告訴別人🤷🏻‍♀️。“??”字晚出,古書不見用之者。

按🧸:下第4策亦有此語。神神🥗,子居讀讀為????”𓀐,是也,憂愁貌🐆。戰國《秦駰玉版》👨‍🦳:“余身??(遭)病,為我慽憂。????反昃(側)🐐,無間無瘳🎫。”

7)君子沂下如雨,肖(小)人不見父姐(祖)。

整理者曰:“沂下如雨”💁🏼‍♀️,下第八策也有這句話。這兩處的“沂”字類似“泥”🌍,但《公子從軍》作“沂”。古書類似句式有“淚下如雨”🍇、“泣下如雨”💇🏻‍♂️、“血下如雨”、“矢下如雨”等🔣。此字怎麼讀,還值得研究🔉🍌。P897

某氏曰👨‍🎨:“沂”當讀爲“泣”👷🏿‍♂️。“斤”聲可與“既”聲通假👨🏻‍🌾,“既”聲可與“眔(泣)”通假,那麼“沂”通假為“泣”是很有可能的。《詩經》“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古詩十九首》“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代也有“泣下如雨”🕠,但時代晚些[53]

某氏又曰:“沂下如雨”也見於《公子從軍》15號簡,整理者讀“涕”。也可改讀“泣”[54]🥛。

某氏曰:秦漢文字“斤”、“尼”形近易訛⇾,“尼”、“弟”二聲有直接相通之例🧜🏼‍♀️,《禹九策》和《公子從軍》釋“泥”讀“涕”最直接[55]🌿。

謝明宏曰:“沂”應是“泥”的誤字,“泥”讀爲“涕”較“沂”讀爲“涕”🕜👩🏻‍💻,在古音上更近😫,也有文獻支持[56]👩🏽‍🎨。

按🕴🏻:沂,讀為唏👊🏿,涕泣也,音轉又作“”。北大漢簡《妄稽》簡70+72:“妄稽大越,嘰嘰哭極🛸。”《淮南子·說山》👩‍🦲:“紂為象箸而箕子唏🧘🏻‍♂️。高誘注:“唏,驚號啼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宋刊本《文子·微明》、《潛夫論·浮侈》”同《纘義》本《文子》作“啼”淮南子·繆稱》作“”,《論衡·龍虛》引《傳》作🍶。《鹽鐡論·散不足》、《論衡·實知》作“譏”,即”。《後漢書·西羌傳》🖐🏻:“故微子垂泣於象箸。”《抱朴子外篇·嘉遁》:“昔箕子覩象箸而涕泣”是“唏、嘰”有“啼泣”之義也🧴。簡文言君子涕泣,則自然可理解出“淚下如雨”。

8逢逢(蓬蓬)者旗🐎,其陰葛葛(藹藹)🧕。

整理者曰:“逢逢”讀“蓬蓬”🫑,形容旌旗獵獵👩🏿,場面宏大。“葛葛”讀“藹藹”,形容旌旗蔽日,其影昏暗。(P897

按🥛:逢逢,狀旌旗氣勢盛大🏯。張家山漢簡《蓋廬》:“毋要堤堤之期(旗),毋擊堂堂之陳(陣)𓀐,毋攻逢逢之氣。”《靈樞經·逆順》引《兵法》👳🏽‍♂️:“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

9其一占曰☀️:半門有?,?(謁)來(夥夥)。

整理者曰♜🐟:《說文》🙍🏻:“?,闢門也🤸🏻。”“?”讀 “謁”,“謁來”即“來謁”🩵。“”讀“夥夥”。P898

子居曰:“?”仍當如上文的“葛”字讀為“藹”,當讀為閜。《說文》:“閜😺,大開也👨🏻‍🎤。” “閜閜”當為門戶大開貌🧑‍🦰。

王寧曰🧎🏻:“?”下當寫脫重文符號🔬,讀為“藹藹”👨‍⚕️,人盛多之貌😾。“”即古書“過其門”之“過”的專字🧙🏻‍♂️,經過之意。

按😺:《說文》“?,闢門也”,指開門🥥。但許君釋義未備。字從“為”得聲🫵🏿,音轉亦作“??”➡️,當指斜開門。《廣韻》:“?👧🏻,斜開門🫓。《國語》云:‘?門而與之言。’”《玉篇》:“??,門不正也🙏🏿。”《集韻》🚝:“??, 門不正開,或作?🤵🏼。”口不正曰“噅”,音轉亦作“喎”,是其比也。“”亦是“??”音轉🦸🏽‍♂️,傾斜貌。?,讀為闔,關門也🪿。與“?”相對🦆。《易·繫辭上》:“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言門關起來也是歪歪斜斜的。

10)天火????(熚熚),憂心之狄狄(惕惕)🔰。

整理者曰:????”讀“熚熚”,“狄狄”讀“惕惕”👝。“熚熚”是象聲詞🚣🏼‍♀️。P899

某氏曰:“??”更可能讀為“比”🕤。“比比”意為頻頻、屢屢[57]

按:??”從比省聲👩🏻‍🏫,讀為??🫶、煏🦤。煏煏📭,火乾物貌👩🏽‍🍳🏧。

11之不死🪒,圂若毄(繫)囚👨‍❤️‍💋‍👨👨‍👧‍👧。

整理者曰🎷:“圂”讀“渾”。是說卜之雖不至死👨‍👩‍👦‍👦,卻有如身陷牢獄。(P899

子居曰:圂當讀為原字🙋🏼‍♀️,指被關在豬圈內🫃🏽,這句是以此比喻囚禁。

王寧曰:“圂”古讀若“豢”,有圍困🧑🏿、囚禁義。又:“圂”可讀為“困”,亦通。

某氏曰:《廣雅·釋詁三》:“稛🥨、緷、??🍅,束也👩🏼‍🎓。”“??”、“睆”、“攌”🤶🏽、“”、“僒”、“窘”、“稛”⇒、“緷”‼️、“??”♧、“攟”🥅、“麇”🐦‍⬛、“?”、“掍”等字與《禹九策》之“圂”字📺,並音近而義同。皆為束縛之義[58]

按:整理者說近是。《董子·竹林》🎃:“而《春秋》猶有不君之辭,況其溷然方獲而虜邪?”“圂”即“”✫🍖,雜亂也。

12)有人將來🧖🐂,其心如室。

整理者曰🥩🧑🏼‍🚒:有人將來,指有客將來。其心如室,亦虛也。是說敞開心扉,如虛室以待👐🏽。P899

王寧🔠:“室”當作“窒”⛹️。《爾雅》、《說文》并云:“窒,塞也🤸🏼。”

某氏曰🙋🏼:“室”可以讀爲“挃/??”,訓搗/擣🕙,即捶擊、撞擊、搗刺。北大秦簡《病方》215背“人室(挃)臼二七”,就是可以比較的通假例子。《詩·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淮南子·兵略》“不若捲手之一挃”🌬🥽,高誘注:“挃,擣也。”《廣雅·釋詁四》:“搥、??,擿也。”《釋詁一》🤏🏽:“揨🖍、撞🩰、挃🤵🏿‍♀️,刺也💂‍♂️⭐️。”《廣韻·質韻》:“挃🎠,撞挃🧑🏼‍✈️。”《集韻·質韻》:“?? 🪚🍘,擣也🐊。通作挃。”[59]

按:某氏說是。虎地秦簡《日書》甲種:以沙人一升??其舂臼。胡家草場漢簡《詰咎》“??”省作“室”🧙🏼。《詩·小弁》“惄焉如擣”,孔疏⛹🏿:“王行如此🧙🏿‍♂️,故我心為之憂傷,惄焉悲悶,如有物之擣心也。”指心疾的專字作“?”,其語源也是“擣”。此策是凶占,故曰“有人將來,其心如擣”。下七之一策是吉占,則曰“有人將來,莫不讙(歡)喜”;九之一策亦是吉占👨🏻‍⚕️,則曰“有人將來🦾,其心讙(歡)兮🤵🏼‍♂️,吉”,又曰“有人將來,其喜毋圖🐄,吉”,又曰“有人將來🦵,遺我壺酉(酒),莫不匽喜”。“如擣”狀憂🧙🏽,正與“喜”相對。

13頭之夫夫(????),首之頡頡👩🏿‍🚀,目之(??),來行者不吉。

整理者:頭是腦袋。“夫夫”讀“????”🗻。《玉篇》:“??👨🏼‍✈️,大頭也。”首也是腦袋🫴🏽,但包括脖子🤰🏼👩🏻‍⚕️。《說文》🟨:“頡,直項也𓀝🏓。”“”同“?”,《玉篇》以為暫視🐱,《廣韻》以為細視。《說文》無“?”有“?”,意思是直視。P903

子居曰:“夫夫”當讀為“甫甫”。《詩經·韓奕》:“魴鱮甫甫,麀鹿噳噳❓。”毛傳🧜🏼‍♀️:“甫甫然大也🛍。”《小爾雅·廣訓》👨‍🦳:“魴鱮甫甫,語其大也😐。”

王寧曰🏄:“夫”當是“矢”之形訛或誤釋⌨️,秦簡文字二字形相近。矢,《廣雅·釋詁一》訓“正也”,《釋詁三》訓“直也”。“矢矢”這裡用為頭正直之貌,與“頡頡”意思略同,又與“頡”、“?”脂、質對轉為韻。

按:頭不得如矢[60],王說非是。子居說是💇🏼,從“甫”之字亦多有大義。《說文》:“溥🫲🏼,大也。”又“誧👨🏽‍💻,大也,讀若逋🤽🏼。”《廣雅》🙎:“博,大也。”《詩·常武》《釋文》引《韓詩》🎚:“敷👨,大也。”

14)有人將來,遺我壺酉(酒),莫不匽(燕)喜。

整理者曰:“匽喜”讀“燕喜”✣,指燕飲之喜🟢,古書亦作“宴喜”。P904

某氏曰:“指燕飲之喜”是把“匽喜”理解為定中結構🚲。這是不準確的。簡79背“有人將來😣,莫不歡喜”,“歡喜”是近義複詞。這裡“匽喜”讀“宴喜”或“燕喜”都可以👛,但它也是近義複詞,“宴/燕”是安、樂的意思🙋🏼。“宴”與“喜”搭配,金文中亦頗多見👩🏿‍🍼,如:“用匽(宴)以喜”、“用匽(宴)用喜”、“以匽(宴)大夫🤟🏻,以喜諸士”👟、“以樂其身,以匽(宴)大夫”🍴、“以匽(宴)以喜,終翰且揚”🤴、“作厥龢鐘,靈音肅肅雝雝🔓,以匽(宴)皇公,以受大福”,都可證明[61]

按:某氏說是。匽🐡⛹🏽、安亦一聲之轉📄。《易林·解之離》📠🌾:“有國無咎🤙🏼,君子安喜。”

15中有慶♈️,良士之屰屰諤諤

整理者曰:“莆中輔中。輔中者,君居中,衆臣輔之。諤諤是逆耳忠言🧑🏽‍🦲,古書亦作鄂鄂P904

子居曰:“莆中”當讀為府中👩‍❤️‍👩。

王寧曰:“莆中”讀“甫中”🤷🏻‍♂️。此占辭說的是王舉行射禮之事。“甫中有慶”即開始射中者即有慶賞🦄,即《射義》所謂“射中者得與於祭”、“得與於祭者有慶,益以地”🎅🏽。擇士則正直敢諫之良士匯集,故曰“良士之諤諤”⤴️。

按:莆🖖🏻,讀為彼🙌🏿。上簡“有人將來😭,遺我壺酒,莫不匽喜”,“彼中”指酒食之中👌🏽🗼。《易·困》象曰:“困於酒食,中有慶也🎫。”“慶”指喜慶,不是慶賞。第九之二策“而(汝)身有慶”同🚊。“屰屰”亦作“噩噩”、“咢咢”👩🏽‍🦰、“愕愕”,本字作“詻詻”👨🏿‍🎨,正直貌。

16)市賈行貨👙,唯得????(皇皇)。畜人六畜✊🏻🛼,不死不亡🏚。

整理者曰⛹️‍♀️:“????(皇皇)”者,盛也🦸🏼。P905

按:《說文》:“??,大也❇️。從自🙌🏽。自,始也。”是“皇”古字本從自會意🤞🏻。

17者丘,唯鬼之居。

整理者曰:“者”讀“者”或“歌者”🧙。者是病人。“”是丘井之丘🏌️。古人認為,病人多的地方,一定是地下住著鬼。P906

子居曰:更可能是讀為坷,坎坷也。觀下文“有人獨行”可知,“丘”應該就是丘陵的丘。丘陵多是坎坷不平的🌄,比喻人生多有坎坷,所指蓋即久病不愈的情況🤼‍♂️。

王寧曰🧜🏿‍♂️:似讀為“?”更確切✫。《廣韻》𓀜:“?🛀,瘞也🙆‍♂️,喪也。”《說文》:“瘞,幽薶也。薶者,瘞也”🎇。“?”當為“瘞”的音轉👩‍👩‍👦‍👦,用為葬埋之字,故亦訓“喪”。“?者丘”是埋死人的地方,猶今言墳地,所以說“唯鬼之居”。又從用韻看,“丘”當為“虛”,與“居”為韻。

某氏曰:“有者丘”即《詩》中所常見之“有□者□”句式🧛🏻,如:《小弁》“有漼者淵”,《頍弁》“有頍者弁”,《菀柳》“有菀者柳”,《何草不黃》“有芃者狐”🎱,《卷阿》“有卷者阿”👋🏻🫃🏼。根據句式🛖,則“有”下一字必為形容詞。讀為“疴”👮🏼、“?”,顯然不合於句法。

頗疑“”可讀為“阿”。《廣雅》🧜🏼‍♀️🧗🏻:“畸🧊、阿,衺也👩🏼‍🦳。”王念孫《疏證》云🤟🏽:“阿者,《商頌·長發》箋云:‘阿,倚也👉。’《爾雅》云➾:‘偏高👰🏻‍♂️,阿邱🏃🏻‍➡️🚛。’《衞風·考槃》傳云:‘曲陵曰阿。’皆衺之義也。阿與奇衺之奇聲亦相近。”檢《詩·載馳》有“陟彼阿丘”語👨🏿‍🔧,而《爾雅》“偏高,阿邱”正是解釋《詩》的,《詩》言“阿丘”與簡文之“有(阿)者丘”同意,皆是用以形容修飾“丘”的。又案“有□者□”句式中“者”與“之”同義🩺。綜上所述,則簡文“有(阿)者丘”,就是一邊偏高的小土山💅🏼👰🏿‍♂️。當然,簡文的丘也可能是指丘墓之丘🦝,那末“有(阿)者丘”🪝⚄,就是指一邊偏高的墳[62]

按:此非韻語👰🏿‍♀️,“丘”指小山陵⛸。某氏說近是。“有”即“”🍹,形容丘的形容詞。“”從可得聲,讀為阿,斜曲也。《說文》🦻🏿🪖:“阿,一曰曲阜也👰‍♀️。”《集韻》:“崎🚇,山形。”“崎”是後起俗字。簡文是說斜斜曲曲的山陵,乃為山鬼的居所👩‍👧‍👧。

18(甫)抵求道,唯神是禺(遇)。

整理者曰:“捕”讀“甫”🧘🏽‍♀️,訓始。是說此人剛剛抵達,向人問路,就碰上神🍭。P906

按:捕🔝👧🏻,讀為逋𓀜。《廣雅》:“逋👱🏽‍♀️,遲也🦾。”即遲緩也,逗留也👧。是說慢慢地抵達問路🤟,就碰上神。

19)莫智(知)其故,哭及(身躬)。

整理者曰:“”即“窮”🍘。從押韻情況看🚊,似應讀為“身躬”。“哭及身躬”是哭及其身。是說如果不知病因,那就等著死後讓人哭吧🧛🏼🤡。(P906

子居曰:“”似當讀為“身窮”。“哭及身窮”即哭泣自己生命到了盡頭的意思🧑🏻‍🦲。

王寧曰♎️:“哭及”當讀“哭泣窮窮”。“窮窮”蓋是傷心悲痛之貌🐦‍🔥。

按:王說近是。“泣”在楚簡中也寫作“汲”,不煩舉證。窮窮,讀作“忡忡”🫴🏼。《爾雅》🤹🏼🍐:“忡忡,憂貌🏌️‍♂️。”又作“????”、“????”、“????”🌞🏌🏿‍♀️。《廣雅》:“??,憂也🧑🏻‍⚖️。”《玉篇》👨🏼‍🏭:“??,憂皃🧑🏽‍🦱。又作??。”《集韻》🤙🏻:??,《廣雅》🧑🏻‍🏫🛄:‘憂也👨‍👩‍👧‍👦。’或作??🦹🏼‍♂️、??🪯👂🏿。是說病人哭泣憂愁也。

20四豦(矩)在室,莫敢韋(違)(戾)🤽。卜行必(遂)👦🏼,反復無(吝)。

整理者曰👨‍👦:“四豦”讀四矩”,指屋舍的四隅🔔。”讀違戾”。是說屋子都是四四方方🚺,橫平豎直🤷🏽,絕不能反之💅,修成彎彎曲曲的樣子📪。”讀遂”,順利。”讀吝”🗿,遺憾🚣🏼‍♂️。“反復”指一來一往🎨。此求出行順利,往來無礙。P907

子居曰🏵:“四豦”當讀為“四禦”。

王寧曰𓀙:“豦”當是指大豬。“室”是指豕室👨🏼‍🚒。“吝”當讀為“遴”🏆,行難也。“無遴”即沒有艱難🈁。

按:“四豦”未詳所指,各說都不足信。疑讀為巨、鉅,指鉅子,即大人物🦘。“(吝)”亦讀為戾”,指不順。“貪戾”音轉作“貪吝”,是其比也。“無戾”即是“必(遂)”🥇。“反復”指多次占卜🧑🏿‍🚀。

21)弔(悼)栗曰:刪(纏)而弔(悼)栗↕️,編身束股🦊👨‍💻。

整理者曰👷🏼:弔栗,讀“悼栗”。《說文》:“悼🫶🏿,懼也。陳、楚謂懼曰悼☁️。”《說文》無“慄”字,但“?”字下注“戰慄也”🚳。《爾雅·釋詁》對“戰慄”的解釋是“懼也”🀄️。“悼栗”或“悼慄”,古書常見🚴🏼‍♀️。刪,疑讀纏。編身束股指纏繞軀幹和大腿⛹🏿。P908

子居曰:“吊栗”當即“了戾”……《禹九策》後文“纏而吊栗,編身束股”,也正是用其纏繞意🧒🏻。“吊栗”本作繚戾”👍。

王寧曰:子居說當是。“弔栗”即“繚力”Ⓜ️、“繚戾”,義為纏繞曲折,與“陳頡”為伸直義正相反。“刪”當是“冊”或“柵”之假借字📬,這裡用為動詞,是編的意思。“冊(或柵)而弔栗”意思是編排加纏繞🦦。

按:刪,讀為散,指神散而不聚也。《說文》“??”字條引《商書》🕷:“相時??民。”漢石經殘碑“??”作“散”。《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索隱》🧛:“散,[]作跚,音同🐺。”P.2569🙆🏿‍♀️、P.2872V《春秋後語》都作“跚”🔲👲🏼。??”、“跚”都從“刪”省聲。《雲夢龍崗秦簡》簡119:“而輿?(?)疾驅入之,其未能(逃)👨‍👨‍👦,亟散離之🤸🏼‍♂️。”劉釗曰:“‘散離’即‘柵籬’也。《廣韻》:‘柵,籬柵🪛。’‘散離’又見於雲夢睡虎地秦簡,作‘離散’。”[63]“弔栗”整理者說是。神散而恐懼👨🏼‍🏭,故收束身體以抵禦之。

十、《祓除》校補

原整理者田天💿。

1)敢播美(糈),葵行與與👨🏻‍🎤。敢播美稷🫳🏽💆🏽,葵行翼翼。

整理者曰:♖,讀為糈,精米🏊🏻‍♂️。“與與”或可讀為“????”,《說文》:“??,安行也🚎。” (P913

某氏曰:“葵行”或可讀為“跬行”或“奎行”👨‍🌾👩🏿‍🍳,張開雙腿半步半步慢慢走。《文選·於安城答靈運》:“跬行安步武🦡,鎩翮周數仞。”“與與”整理者讀為“????”可從👩🏽‍🎤。段注🔰:“????,安行皃。”與之相對的“翼翼”即小心翼翼。小心謹慎👬,行走必然也是行步安舒,意思與“????”相關。秦石鼓文有“其來趩趩”[64]🧖🏿。

按🌌🏌🏽:某氏說是也🧓🏽。跬”字本作?”。跬行,小步而行。《詩·楚茨》:“我黍與與🙎‍♀️,我稷翼翼。”與與,讀為“????”,行步舒徐貌,《詩》用拟人手法,引伸為茂盛貌♜。故鄭箋云🛕:“黍與與🔔,稷翼翼,蕃廡貌。”《文選》“跬行安步武”李善注“《漢書》:‘公孫玃曰🧑🏽‍🦲:“吳失與而無助🏊‍♀️,跬行獨進🕯。”’如淳曰:‘跬,以一足行🐮。’鄭玄《禮記》注曰🥞:‘武,迹也🍗🪛。’”

2)上啻(帝)喬子♣️,名曰阿蛇🧑🏼,不喜田作🧗🏻‍♂️🤶🏽,不喜宦御💇‍♂️,游于天下。

整理者曰:“”或可讀為“驕”。(P915

按®️:上帝喬子名阿蛇”者👨🏻‍🌾,音“阿陀”,戰國末期歌韻與支韻分化,遂轉讀為“委蛇”。《莊子·達生》:“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神名“委蛇”,是其比也🧒🏽。又音轉作“委隨”“逶維”“延維”山海經·海内經》:“有神焉✖️,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維😄。郭璞注:延維,委蛇。《莊子》“委蛇”也。《山海經·大荒南經》蒼梧之野有動物“委維”🍯,郭璞注𓀈:“委維🧍🏻‍♂️,即委蛇也。”《續漢書·禮儀志中》有十二惡神,其一名“委隨”🤰🏼。阿蛇語源是“委隨”,得名於順性隨行👩🏽‍🦰🎅🏼。《說文》🌦:“虒,委虒🏦🖕🏼,虎之有角者也👨🏿。”“委虒”亦其音轉,《爾雅·釋獸》又音轉作“威夷”🎟。

3)其少之時,避虒浴于水者🛸,空(?)英(殃)弱(溺)者🐸,聘其材👲🏽,害其男女,工祝犮(祓)之。

整理者曰👃🏿:避虒,一說讀為“鸊鷉”🏊‍♀️。(P915

某氏曰:“溺者”又見包山簡246🙇🏻‍♂️,作“溺人”🖖,是鬼名🫘。由此看“空英”亦似鬼名。“避()虒(鷉)浴於水者”後的逗號應改爲頓號🩻,與“空英”“溺者”一樣都是作怪于水中不利於人者。“聘其材”疑讀爲“騁其材作”[65]

某氏曰:崧高疑讀爲“騁其材作”。按“聘其材”或可讀為“娉(妨)其財租”,《廣雅·釋詁三》:“娉、妨💇‍♂️,害也🙍🏿‍♂️。”王念孫疏證:“娉、妨一聲之轉🦵。”故“聘”讀為“娉”或“妨”正好與下文“害”對文[66]

按:“避”即“辟”,音轉作“卑虒”,當是一種扁形的器具🧘🏽⛹🏻‍♂️。張家山漢簡《遣策》:“劍一🍌,卑??二合👋🏽🏌🏽‍♂️。”雲夢大墳頭《遣策》😫:“小卑虒二👧🏼。”江陵鳳凰山西漢簡牘第27號簡👨🏽‍✈️:尺卑虒六枚。又第36號簡:食卑虒一隻👩🏽‍🔬。鳳凰山《遣策》〰️:“八寸卑三隻。”羅泊灣《遣策》🎚:“回畫卑递六十。”高臺《遣策》:“椑榹二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笥四合👅,卑?五💗🤮。《急就篇》卷3:“槫榼椑榹匕箸籫。”俗字作“匾遞”空,讀為降。帛書《刑德占》甲篇👩🏼‍🌾:“諸月上旬見降壹出東方✍️。”《集成》引劉釗曰🚠:“‘降’應該讀為‘虹’。”[67]《異苑》卷1🤦🏿‍♀️:“古語有之曰: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絳,故俗呼美人虹。”“空英”即“降殃”。聘,讀作??(俜、??🎣🫄🏽。《說文》🤴🏽:“??,使也。”又“俜,使也。讀作騁,施也。材,讀為“才諝(?)”🍝,猶言才智🩲。“”從昔得聲,心母鐸部;“諝(?)”心母魚部🎎🧏🏼‍♀️。心母雙聲,魚🧑🏻‍🦲、鐸對轉。是說騁其才智而害人也⛵️。

4)乾(翰)音👡,朱雄齊羽👊👩🏽,筥筥英英🕧。

整理者曰:乾(翰)音🛅,雞的美稱。“朱雄齊羽”或即指羽毛豐美的赤色雄雞🧗🏼‍♂️。(P916

某氏曰:“筥筥”可讀爲“與與”,訓爲繁盛貌[68]💂🏿‍♂️。

某氏曰🐦‍🔥:簡308背“美頸英英”。“英英”無注,當是形容公雞羽毛鮮明。《詩·出車》:“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六月》:“織文鳥章👇,白旆央央。”毛傳👨🏽‍🎤:“央央,鮮明也。”《釋文》:“央,音英🧑🏿‍🌾,鮮明也🌱。”《集韻》:“央,鮮明貌🧑‍🦼‍➡️。”又作“英英”🗓。《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69]

按👩🏽‍🍳:“筥筥英英”形容雄雞悍高壯🙄。筥筥,讀作“呂呂”、“旅旅”、“儢儢”,高傲抗拒貌🙎🏽‍♀️。《白虎通·五行》:“呂者,拒也🤵🏿。言陽氣欲出,陰不許也🧜🏽。呂之為言拒者,旅抑拒難之也。”《五行大義》卷4引《三禮義宗》6️⃣:“呂者,距也⌚️🙇🏽。言陽氣欲出✧,陰距難也👨‍👩‍👦‍👦。”《淮南子·天文篇》:“律受大呂。大呂者,旅旅而去也👳🏿‍♀️。”《荀子·非十二子》:“勞苦事業之中🥸,則儢儢然、離離然。”《集韻》👩🏿‍🎨:“儢、??,儢儢,不欲為也,或從女🙂。”英英🚈,讀作“昂昂”、“卬卬”,高昂貌💂🏽🐻‍❄️。亦作“盎盎”,《韓詩外傳》卷9🍗:“從前視之,盎盎乎似有王者。”

5)丹色疏頒(斑),囗美牀牀📚。

某氏曰⬜️:“牀牀”整理者無注,似應讀爲“壯壯”[70]🧑🏻‍🔬。

某氏曰:“牀牀”可讀“將將/鏘鏘”🤘👩🏽‍🦳。《廣雅》:“鏘鏘,盛也🧑‍🌾🧿。”《疏證》👨🏽‍🍳:“美貌謂之將將🙎‍♂️。《魯頌·閟宮》篇:‘犧尊將將。’《正義》云:‘將將然盛美。’《管子·形勢解》云:‘將將,鴻鵠貌之美者。’是也。明貌謂之將將。《荀子·王霸》篇引《詩》云🏑:‘如霜雪之將將,如日月之光明。’是也🏊🏻。是凡言鏘鏘者,皆盛之義也🥢。”[71]

按:牀牀,讀作奘奘”,亦作“壯壯”大也健也。言雞的形體健壯。

6)赤胡曼聶,施珥當當。

整理者曰:赤胡,或比喻雞頜下垂的肉垂。(P916

某氏曰:“聶”可讀為“耴”,指耳垂[72]

某氏曰:“曼”應該與《魯久次問數于陳起》“材質方員(圓)細大🔸、溥(薄)厚🍕、曼夾(狹)”的“曼”是一個意思。曼🧙🏽,長也,廣也[73]

某氏又曰:“當當”可讀“裳裳/堂堂”。《廣雅》:“常常,盛也。”《疏證》:“《小雅》:‘裳裳者華。’《傳》云:‘裳裳🙆🏿‍♀️🚵🏽,猶堂堂也🧜🏽👩🏻‍🚀。’”[74]

按🛻:曼,長也。聶🤞🏿🏌🏼‍♀️,讀為摺,摺疊也👨🏿‍✈️,卷曲也,不舒展也。言雞的赤胡長而卷曲。“當當”讀“堂堂”可備一說🍿。亦可讀作蕩蕩”,搖動貌。

7)朱(纓)玄衣©️,逐逐青常(裳)🤶。

某氏曰🚎:“逐逐”可讀爲“悠悠”👨🏻‍🦼。文獻中見“逐”🧘🏽、“攸”相通。此“悠悠”可與《詩·車攻》“悠悠旆旌”合觀[75]🤣。

某氏曰:“逐逐”讀爲“倏倏”、“儵儵”✬。《廣雅·釋訓》:“倏倏,光也。”王念孫《疏證》:“倏👩🏼‍🚒,字通作儵🤹🏼‍♂️。張衡《西京賦》云:‘璿弁玉纓👐,遺灮儵爚👨🏽‍🍼。’是儵為灮也,重言之則曰‘儵儵’。《文選·曹植<責躬詩>》注引揚雄《侍中箴》云:‘灮灮常伯,儵儵貂璫🧑🏻‍🦰🧖🏽‍♀️。’”“儵儵”《漢語大詞典》釋爲“光彩鮮明貌”,其引例還有《雲笈七籤》卷97👳🏽☔️:“衣服儵儵有光👑,照眠室內如日中映視雲母形也。”古文字字形有“焂”🏋🏽‍♀️,或許是此義之本字[76]

按:某氏說“逐逐”讀“倏倏”、“儵儵”,是也。儵儵💁🏼,青黑有光貌。字亦作“倐倐”《真誥》卷1:“衣服儵儵有光,照室內如日中映視雲母形也。”《侍帝晨東華上佐司命楊君傳記》“儵儵”同,《御覽》卷675引《列仙傳》作“倐倐”。

8鉤善斲(鬭),越屋窬(逾)(牆)。

整理者曰👰🏿:,或讀為介。“介鉤”用來形容雞距,其形如鉤,上覆硬皮如介🤼。(P916

按:“”從丯得聲4️⃣,讀為介🫲🏿,是也。《說文》:“丯,讀若介↙️。”但當訓鎧甲,著於雞頭,介、甲一聲之轉🧑🏻‍🤝‍🧑🏻。鉤🏋🏽,著于雞足🕒。《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雞鬬,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孔疏㊙️:“賈逵云:‘擣芥子為末,播其雞翼😼,可以坌郈氏雞目🍋。’鄭眾云🤳🏻:‘介🩸,甲也🛏。為雞著甲。’高誘注《呂氏春秋》云🍛⛹️‍♀️:‘鎧著雞頭。’以郈氏為金距言之,則著甲是也。”呂氏春秋·察微》:“魯季氏與郈氏雞,郈氏介其鷄,季氏為之金距。”高誘注:“介🧑🏼‍🔧,甲也,作小鎧著鷄頭也。金距,以利鐵作鍜距沓其距上。”

9)晨昏洗磿,司夜短長↘️。

某氏曰:“”可能讀爲“瀝”,訓滴♝,說的是古代計時器銅壺漏刻之滴瀝🚕↩️、滴漏🎃。古代盥洗時接水用的形似淺盆的金屬器皿即“洗”,用以承接滴漏出的水的承盤恐怕也用“洗”🤤。所以🍆,“晨昏洗(瀝),司夜短長”說的是公雞每日按時打鳴(與漏刻的時間相合),無有背爽[77]🧑🏿‍🌾。

按:洗🙇🏿‍♂️,讀為選🕘,選擇也。《說文》:“毨,讀若選🫡。”此其音轉之證👨🏽‍🎤。磿,讀為歷、曆🥍,曆法也⛹️‍♂️。司夜,候夜也。

10勦勦??步,色如宛(鴛)(鴦)

整理者曰:勦勦🏒👬🏻,輕捷貌。《廣韻》😻:“勦,輕捷也。??,即半步𓀚、跬步🧑🏿‍💻。《廣韻》:“??🧭,半步。”P916

按:”訓輕捷⚉,是”音轉🦸🏻😳。《淮南子·修務》:“越人有重遲者,而人謂之訬🫴。”高誘注🌭:訬,輕利急[]。”[78]《玉篇殘卷》:“今亦以人相勁徤(健)為訬。”本字作僄、慓👩、嫖Ⓜ️,《說文》:“僄,輕也🩲。”又“慓,疾也。又“嫖,輕也。”《荀子·議兵》🗺:“輕利僄速🛀。”??🤳🏼,讀為??蹶👩🏼‍🎨,跳也。《說文》:“蹶,一曰跳也🧍🏻‍♀️👨🏽‍🦲。”又??,蹠也。”又“蹠,楚人謂跳躍曰蹠。”跳步正雞行之狀🏋🏼。

11)犮(祓)某折(孽),襄(禳)去不羊(祥)。

整理者曰:折🎙,或讀為謫,義為缺點、過錯。(P916

某氏曰:“折”不如讀為訓“嫡子”的“嫡”。“嫡孽”又作“適孽”🦽,指嫡子與庶子[79]👨🏼‍💻🧑‍🧑‍🧒。

按🧚🏽:折,讀為世。世孽♾,終身的災害。

12)筥為疾疢,毋奸()其行。

整理者曰🍝🧑🏿‍🦲:筥🫂,疑讀為遽🈵。為,或有治病、治療義。(P916

按:筥👵🏿,讀為甫,始也。為,成也🤹‍♂️,生也。

十一🧎🏻‍♂️、《日書乙種》校補

原整理者陳侃理👨🏿‍🎨。

1)凡五種之忌,不可以種👉🏻,以??)之,冬(終)歲一人弗食殹(也)。

整理者曰:,即“??,意為切割,這裏指收割莊稼。P923

按➛:說”即“??”🏯,是也。“??”從韱省聲🧦,當讀為斂,收聚也,收穫也🤰。《詩·大田》:“彼有不穫稺,此有不斂穧。”斂亦穫也👨🏽‍⚕️。《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晏子春秋·內篇問下》“斂”作“實”,指收穫的糧食。

2024222日—38日初稿🥺。



[1]參見蕭旭《〈睡虎地秦墓竹簡〉校補》,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42--50頁。

[2]《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西書局2015年版,第114頁。

[3]《秦簡牘合集》(修訂本)↖️🪗,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303

[4]《太素·厥頭痛》“????”作“????”🍑。

[5]孫詒讓《12🛴,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403頁💳。

[6]《秦簡牘合集》(修訂本)🦄,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305🧔🏿‍♀️。

[7]參見蕭旭《大戴禮記拾詁》,《澳門文獻信息學刊》第5期,201110月出版,第117頁。

[8]復旦大學研究生讀書會《讀〈讀岳麓書院藏秦簡()〉》,復旦古文字網站2011228🙇🏼‍♂️。

[9]朱鳳瀚《北大藏秦簡〈從政之經〉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7頁。

[10]此上參見蕭旭《史記校補》👨🏻‍🦲❕,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21年版,1841335--1336頁。又蕭旭《古文苑校補》🖋🤷🏻,收入《群書校補(三編)》,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23年版,第1335--1336頁。原失檢復旦讀書會說▫️。

[11]蔡偉《誤字、衍文與用字習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9年版✡️,第146--147頁。

[12]S.1810《勵忠節鈔》引作《莊子》語。

[13]此上參見蕭旭《賈子校補》,收入《群書校補(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640頁。所舉4例與“抱小”相同,時未知其說也。

[14]王寧《讀北大藏秦簡〈教女〉札記》(手稿)。本篇下文引其說亦出于此。

[15]《〈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6日。

[16]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6日。

[17]原脫一“次”字,《周禮·天官·追師》鄭玄注🤹🏻🏂🏿:“次,次第髮長短爲之,所謂髲髢。”據補🧑🏼‍🍼🧖🏼。

[18]沈欽韓《漢書疏證》卷32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26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頁🪕。

[19]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5日🙌🏿。

[20]高一致《北大藏秦簡教女獻疑六則》👨🏻‍🌾,《簡帛》第12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104頁🈷️。

[21]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825日🧑‍🦯。

[22]孫詒讓《札迻》4🃏,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21。于鬯《香草續校書》,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02🧑🏻‍⚕️。

[23]楊鵬樺《北大藏秦簡牘釋文商補》,《簡帛》第1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95頁。

[24]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825日🧓🏼。

[25]參見楊樹達《古書疑義舉例續補》“‘所’作‘意’義用例”條,收入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五種》,中華書局1956年版236--238頁。

[26]史傑鵬《北大藏秦簡〈魯久次問數於陳起〉“色契羨杼”及其他--從詞源學的角度考釋出土文獻》,《簡帛》第1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49--54頁;又收入《畏此簡書:戰國楚簡與訓詁論集》🪚,江西高校出版社2018年版🪤,第307--315頁。

[27]莊母、見母相通之例參見黃焯《古今聲類通轉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129152頁。

[28]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版,第189頁。

[29]“質復位”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5🧠。

[30]QJD”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6日。

[31]今本《說文》“??”誤作?”🙍。今《詩·車攻》、《韓奕》“四牡奕奕”🤹🏻‍♂️,“奕奕”是“????”音轉異文♡。

[32]黄侃《字通》😯,收入《說文箋識四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6☢️、119頁。

[33]大昕《潛研堂文集》卷11《答問八》🐏,收入《嘉定錢大昕全集(九)》(增訂本)👩🏼‍🔬,鳳凰出版社2016年版🧍🏻,第174頁。

[34]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字條,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424頁。

[35]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826日。

[36]“質復位”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115

[37]高一致《讀北大秦簡筆記四則》👩‍🦯,簡帛網201834日👨🏽‍🦰。

[38]謝明宏《北大秦簡讀(十二)》♿️,簡帛網站2024118

[39]痝痝👩🏽‍🔧,《初學記》卷29《御覽》卷909引作“龎龎”,《開元占經》卷116、《書鈔》卷106🦵🏼、《類聚》卷99、《御覽》卷571引《呂氏春秋》作“龐龐”👬🏼,并同“蓬蓬”。

[40]👖👴🏽,《初學記》29《樂府詩集》卷83作“攸”🏦,《類聚》卷99引引《呂氏春秋》作“悠”。“攸”與“悠”同📃。唐·崔融《嵩山啓母廟碑》👩🏿‍🍳:“予娶有禮,我都攸昌。”崔氏顯用此典,是所見亦作“攸”字也。

[41]“質量復位”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214日。

[42]“抱小”《據北大秦簡說“突”字的古義》,復旦古文字網站2023913😈。

[43]謝明宏《北大秦簡讀札(六)》,簡帛網站20231016日👮🏻‍♂️。

[44]據文義補“也讀”二字。《周禮·考工記》“三月而熾之”,鄭玄注:“熾,炊也。”

[45]謝明宏《北大秦簡讀札(一)》已有說,簡帛網站2023918

[46]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1日。

[47]蔣斧印本《唐韻殘卷》:“膣, 丁結又陟果反。膣??”此是同形異字🛷。

[48]謝明宏《北大秦簡讀)》,簡帛網站2023925

[49]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1日。

[50]王寧《北大秦簡〈禹九策〉補箋》🧑🏽‍🌾👨🏽‍⚕️,復旦古文字網站2017927日👨🏿‍🍼。本篇下文引其說亦出于此。

[51]“質復位”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23

[52]子居《北大簡〈禹九策〉試析》,中國先秦史網站 2017 年8 月26 日。本篇下文引其說亦出于此。

[53]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826日🤷🏼。

[54]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827日。

[55]“翳堂”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827日🕹。

[56]謝明宏《北大秦簡讀)》,簡帛網站2023113🫴。

[57]“質復位”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5

[58]黔之菜《說北大秦簡〈禹九策〉之“圂若毄(繫)囚”》🧑🏻,復旦古文字網站2017929日🤾🏻。

[59]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6日🧹。

[60]《墨子·兼愛下》:“其直若矢。”《孟子·萬章下》🎷:“其直如矢。”

[61]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4

[62]黔之菜《說北大秦簡〈禹九策〉之“有者丘”》,復旦古文字網站2017107日👰‍♂️。

[63]劉釗《讀〈龍崗秦簡〉記》,收入《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67--168頁🏉。

[64]QJD”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6日。

[65]“崧高”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826日。

[66]QJD”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102

[67]《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5⚀,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11

[68]“魚在藻”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4

[69]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7日。

[70]“崧高”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826日。

[71]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7日👩🏻‍🏭。

[72]“質復位”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4🔰。

[73]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4日🏥。

[74]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7日。

[75]“魚在藻”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4🈶。

[76]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7日。

[77]tuonan”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917日。

[78]王念孫據《文選·吳都賦》注引補“疾”字👳🏼‍♀️,見《淮南子雜志》,收入《讀書雜志》卷15,中國書店1985年版,本卷第18頁。

[79]“質復位”說,《〈北京大學藏秦簡〉初讀》,簡帛網站2023105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4年3月11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4年3月15日

点击下载附件: 2385蕭旭🤾‍♀️🏋🏽‍♂️:北大秦簡校補.docx

下载次数🌬:104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1528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