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小狐:《保訓》“演水”臆解
    在 2010/3/15 20:18:47 发布

    《保訓》“演水”臆解

    (首發)

     

    小狐

     

    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書《保訓》篇首簡,敘述周文王病重而欲傳保訓時的情形,“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鬲(歷),恐墜保(寶)訓🧙🏼。戊子,自 =。己丑🧑🏽‍🔬,昧[]……。”下文即接文王的訓辭。其中的“演 =”字💂‍♂️,原簡字形如下作:

    原整理者釋爲“潰”🏟,讀爲“靧”(即“沬” ),並引《書·顧命》“甲子,王乃洮頮水”說👱‍♀️。[1]廖名春先生從整理者之釋📝,但讀爲“饋”。 [2]李鋭先生引李守奎等先生的意見改釋爲“演”👉🏽,疑 “演”讀爲“寅”或“夤”🕡🖨,是敬的意思;以爲簡文此處當是因文王病重🪴,不能齋戒沐浴,故以居敬而鄭重其事。[3]陳偉先生也主張釋爲“演”📗,認爲“自演”是説文王親自草擬傳保的文辭。[4]將此字形右部與楚簡常見的“寅”字形相比較,可見字釋爲“演”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包山文書163         包山文書169         包山文書180

    李零先生指出,簡文下有合文符📼,當釋爲“演水” ,以爲是當時的哪條河水之名。李先生據上下文義,將簡2上段的部份缺文補上,與簡1連讀爲“戊子,自演水☎️。己丑,昧〔爽🫸🏻,至于〕□。〔武王〕□□□□📉。〔王〕若曰……”。先生解釋文義云🈁:“戊子日,文王病甚,第二天,武王從外地趕回🕡,從演水到達某地🖐🏇🏼,却沒來得及見最後一面💍。”[5]仔細觀察《保訓》所謂的“演”字,右下方確實有類似合文符或重文符的筆劃。因此,李先生釋讀爲“演水”的意見應該是正確可從的。

    但是🉑,李先生以“演水”爲河水名以及隨之而來對文義的解釋恐不可信🌧。

    首先,從語法上說,前面的主語明明是文王,緊接著 戊子日“自演水”卻突然改爲武王的行事,雖然古人行文有主語蒙下而省的現象,如《詩經·豳風·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 下”👵🏻,但彼爲詩歌而有字數限制🥊,《保訓》爲散文,恐怕不會如此行文。退一步說🪪,即便此處確是主語蒙下而省,“自演水”是武王的行事,然古人並沒有現代的通訊手段👨‍🦯,文王在傳保訓時仍然活著,當武王正在趕回來的路上時🕥,文王是通過何種手段知道武王在自己臨死之前必定最終趕不回他的身邊而要提前傳保訓的呢?此等微妙之事,僅第二簡殘缺的上半部分恐怕難以交代清楚👩🏻‍🦼‍➡️。

    其次😥🪢,李先生解釋文義謂“武王從外地趕回,從演水到達某地,卻沒來得及見最後一面”云云,思之未免迂遠,古人行文恐不當如此繳繞🧏🏽‍♀️。此意似乎是從後文的“恐不汝及訓”💂‍♀️、 “恐弗念(堪)終➡️🏞,汝以書受之”反推而來,然這些文字解釋爲“恐怕不能進一步訓導你” 、“恐不能堅持到最後🏕,你還是把我的訓導記載下來吧”在訓辭中也可以講通😮‍💨,並不能必然推出武王不在文王面前的結論。此外👇🏼,學者多認爲《保訓》與《逸周書》在行文、用詞上多有相似之處,我們可以與《逸周書》所見的行文方式比較一下:

    《逸周書·酆保解》🧉:維二十三祀庚子朔,九州之侯咸格於周王在酆👰🏼‍♂️,昧爽,立於少庭𓀉😺。王告周公旦曰🏠:“……”

    《逸周書·文儆解》:維文王告夢,懼後嗣之無保🙎🏽‍♂️🤷🏽。庚辰,詔太子發曰🧢:“汝敬之哉🪯!……”

    《逸周書·文傳解》:文王受命之九年🏃‍♂️‍➡️,時維暮春,在鄗召太子發曰🌜:“嗚呼!我身老矣,吾語汝我所保與我所守🤰,傳之子孫☝🏿🧗🏼‍♂️。……”

    《逸周書·柔武解》🫵🏿:維王元祀一月既生魄🕵🏻,王召周公旦曰:“……”

    《逸周書·大開武解》🍃:維王一祀二月王在酆,密命訪於周公旦曰:“……”

    《逸周書·寶典解》:維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曰🎱🧜🏿:“……”

    《逸周書·五權解》:維王不豫,於五日召周公旦曰:“嗚呼,敬之哉!……”

    可見,《逸周書》中以訓誥內容爲主的篇章☕️,起始部分幾乎都是採取開門見山的行文方式。《保訓》中文王病重而武王不在身邊云云,無論如何都顯得與古人筆法相左。而且,文王所傳保訓的內容既然記載下來了🦹🏿,當時武王在不在自己身邊根本與所傳保訓的內容毫無關係,古人惜墨如金,爲何要記載這些瑣屑而無關宏旨之事呢?這些隨之而來的問題恐也不易索解。

    再次,若謂文王病重而武王不在身邊💃🏻,雖凡俗之家猶視爲不孝🧨,此尤其不合情理之事,更不合乎當時的禮制。《禮記•文王世子》記載,文王世子🤔📠,王季極其孝順。後來🏋🏻‍♂️,“武王帥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說冠帶而養🚙。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旬有二日乃間。”武王對文王恪盡孝道之事見於禮書記載🐔,《保訓》若花費筆墨來記載文王病重而武王不在身邊且最終沒來得及見文王最後一面等大不孝之事⛪️,將欲以武王作何種面目去垂訓後世子孫?而且🎃,說句誅心之言🦶🏼,文王多子,武王作爲太子,文王病重而不在身邊,難道他不擔心有後來秦朝的胡亥扶蘇之事嗎?如此等等🔢,皆是問題。所以,以“演水”爲河水名以及“武王從外地趕回🧑🏽‍✈️,從演水到達某地,卻沒來得及見最後一面”的解釋恐難據信。

    既然演水”非武王行事,則仍當爲文王行事🤶,那麽應該如何解釋呢🏌🏿‍♀️?或有受《·顧命》“甲子,王乃洮頮水”的影響而認爲“演水”仍應該是指文王“沬面”之事。[6]但《·顧命》“甲子🧑🏽‍🎨🏃🏻‍♀️,王乃洮頮水”,成王“洮頮水”之後隨即發佈訓誥,而《保訓》中卻是拖延至第二天清晨纔傳保訓🔪,此事想來也有悖情理:文王沬面修容之後爲什麽不隨即傳保訓呢?上引廖名春先生之文即認爲🕺🏽:头天洗面,第二天或過几天再“述《寶訓》”,不合情理⛓️‍💥。此說甚是。因此🤘🏼,先生以“祭禮”爲說🏊🏻。[7]然古之聖人制禮🧖🏻‍♀️👕,“因人情而爲之節文”⇢🌓,已至彌留之際的文王是否還會如此講究禮制亦爲難以考究之事,因此以禮儀爲說恐也不可信。

    據音循義以考之🤜,我們認爲“演”字有可能應該讀爲“酳”🐻🥻。《說文》不收“酳”字,而收有 “”字,訓爲“少少也”。段注云💩:“《士昏禮》注:‘酳,漱也。酳之言演也,安也。’漱所以潔口,且演安其食🧹。《特牲》、《少牢》注意略同。《曲禮》注‘以酒曰酳’🍥。按《禮》、《禮記》皆作酳,許書作。《玉篇》云‘👞、酳同字’是也。考《士虞禮》注⚽️👩🏽‍🔧、《少牢禮》注皆云👆🏿:‘古文酳作酌。’《特牲》注云:‘今文酳皆爲酌。’三酌字必皆之字誤,其一云‘今文’者,則‘古文’之誤。許於此字用古文禮,故从🤜。《禮記》多用今文禮,故《記》作酳。酳从胤省聲🕛。”段玉裁據文獻用字情况以及《玉篇》所收考證酳與同字,可信。“酳”字據字形當分析爲“从酉🏋🏻‍♀️,胤省聲”🫱。上古音“演”🏄🏼‍♂️、“胤”、“”同在喻母真部🔘,三個字同音可通。鄭玄注“酳之言演也”顯然爲聲訓🧗‍♂️;又《呂氏春秋·忠廉》有人名“弘演”,高誘注“演讀如胤子之胤”。“演”與“”可以相通是沒有問題的🌉。

    如此,則演水”即可讀爲自酳水”水”🧜🏼‍♀️,再將《說文》對“”字的解釋“少少”代入《保訓》篇,則戊子,演水”即意謂“到戊子這天,文王自己稍稍飲了些水”👮🏿‍♂️。結合上文的“不豫”來看,句意當是隱指文王彌留之際已經多日不飲不食,而 戊子這天忽然精神轉好一些⏮,自己要求稍微飲了些水,因而加以記載。這自然屬於回光返照的現象👨🏿‍🎨,文王自知時日不多🚵🏼‍♀️,所以第二天天不亮就傳保訓🤟🏿,隨後應該是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去世了🐱👩🏽‍🦰。古人多用 “不豫”來隱指病情嚴重,這是一種委婉的說法,所謂爲臣子者不忍直言君王病重之故🪧。“不豫”一詞典籍常見👝。如 《尚書·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又如《逸周書·五權解》:“維王不豫,於五日,召周公旦曰:……。”[8]又如《隋書·劉昉傳》⤵️:“及帝不悆🎼,(劉)昉及(顔)之儀俱入卧内🦯🙅🏿‍♀️,屬以後事帝瘖不復能言🗼。北周宣帝宇文贇已經是“不復能言”👈🏻,到了“屬以後事”的時候🧑🏿‍🔧,而用“不悆”一詞。可見其爲諱稱🎁,實際上是說病情極其嚴重,已經到了彌留之際💆‍♂️。《保訓》篇中的“不豫”也當同樣理解📘👸🏻,實際上是說文王病情已經很嚴重了。隨後記載文王“自演(酳)水”應該是想表明當時的回光返照之現象,進一步暗示病情之危急。如此理解,文義似乎較爲順暢➿。

    以上所說🐏,僅爲筆者一點不成熟的想法,若有謬誤之處,尚請方家指教爲謝🧑🏼‍🦳。

                                              2010-3-3稿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文物》👮🏿‍♂️😈,2009年第6期,第73頁🧛🏽‍♀️。

    [2] 廖名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初讀》,孔子2000網站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272009617

    [3] 李鋭👈🏼:《讀〈保訓〉札記》,孔子2000網站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28200961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 Src_ID=842📮,200978🏌🏿。

    [7] 廖名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初讀》,孔子2000網站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272009617↗️。

    [8] 黃懷信先生注此處的“不豫”,以爲𓀝:“不舒🧑,實謂病重🥐,諱詞。”說見《逸周書校補注譯》🧁,第223頁🫑,三秦出版社,20069月第1版。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3月15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3月15日



    点击下载附件👂🏻:0637《保訓》“演水”臆解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云间 在 2010/3/16 8:43:34 评价道:第1楼

      可以再简单些,学问越发展🧏🏽‍♀️👩🏿‍🚀,越要避免解四字以万言的状况📴👭🏼。

       

    • 小狐 在 2010/3/16 10:05:26 评价道🐥:第2楼

               昨兒個一上兄審稿也被在下繞暈了所以稍微改了改,解釋是:本來拙稿……——這樣就算完了。結果發現文字量太少🥕🦵🏿,幾百字,就一個論壇帖子的量🥜。所以,就沒話找話故意雜糅了不少額外的東西,比如說李零先生意見的不足,還有關於“不豫”的解釋,等等。爲此🦥🔥,就沖垮了原本的叙述思路,顯得行文很亂,把想說的反而擠掉啦~~~

          雲間兄的上個帖子按照要求🙋🏽‍♀️,四個字也就成了👩🏻‍✈️:廢話太多!~

                謹受教。

    • 小狐 在 2010/3/19 21:39:38 评价道:第3楼

      其實,說“演水”非地名🧑🏿‍⚕️,還有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據👩‍🌾🫸🏼,那就是:

      ——古人河水名與地名不嫌同名,所以,假如“演水”真是水名(移用爲地名),那個合文符號根本就是多餘的,簡文直接寫“自演”即可,完全用不著說“自演水”的🙇🏽🛗,諸位以爲如何🌟?

          舉個例子,看看《鄂君啓舟節銘文》吧(大概如下)

               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囗之月🥠,乙亥之日,王居于茂郢之游宫🚰。大工尹囗囗铸金节。屯三舟为航,五十航,航岁一返➕。自鄂往,逾(降)湖,上汉,就邔,就芑昜🥷🏿,逾汉👨🏿‍🚒📠,就郢,逾夏🙆🏽‍♂️,内囗,逾江,就囗(彭)囗☺️,就松昜🧑‍🔧,内浍江🧚🏻‍♀️,就爰陵🧑🏼‍🎓,上江,内湘🎅,就囗🤲🏿,就囗昜,内囗,就鄙,内囗,沅、澧🖖🏽𓀄、囗👰🏿‍♀️、上江,就木关,就郢🧑🏻‍🌾。见其金节毋征🏫⚾️,毋舍桴饲🩰;不见其金节则征🙎🏼。如载马🦈、牛、差以出内关🤹🏼,则征于大府,毋征于关。

              提到這麽多的水名👴🏻,可就是沒有一個“水”字,很可以說明問題了~~~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5311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