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臺魏晉墓出土帛書〈恭、寬、信、敏、惠之道〉校釋》札記(續)
(首發)
抱小
韓高年先生《高臺魏晉墓出土帛書〈恭、寬🥁、信、敏👨🏻💻🍢、惠之道〉校釋》(《絲綢之路》2023年第2期,又見“簡牘學”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ySDod4Sme2PQZ3MlWcywNw,2023年8月2日)一文(以下簡稱“韓文”),在釋文和斷句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下面再舉幾例。
1.第6行🧊:進□□目精察力行,固當積小以高大,而固□誠,尤貴安宅以利用✊🏿。
“而固□誠”,“非”下之字圖版作,疑當釋為“存”。
2.第10行:而注意於欲斂者🪷,君也🐓🙎🏼♂️。
圖版作🕗,故韓文釋文“於”下之“欲”為衍文,當刪去🙋🏼♂️🫃🏻。
3.第11行:進觀飭不給,則與補不足者,均所以為民也夫。
此文或當標點為:
進觀飭不給,則與補不足者均,所以為民也夫!
4.第12行🧝♀️:心,天理也,推本心以推之,則理皆寔□矣,必以寔可據者,退(返)之躬而□焉,冀存諸心,即為涵養之純,蜜措諸世,即為天理之流行也已,□(而)子問五者之目,要皆仁之所發也。
“推本心以推之”😑,“本”上之字圖版作,韓文謂:“李釋為‘推’,觀圖版似為‘指’”👨🏻🦲。
“冀存諸心”🍋🟩,所謂的“冀”圖版作🧑🏼🏭,疑當釋為“蓋”♿😶。如第24行“蓋力役有歌謳之興”◻️🧑🍳,“蓋”圖版作
;第38行“蓋無息者”👏🏼,“蓋”圖版作
,可以比照。
“退(返)之躬而□焉”,圖版作 👩🏼🎓,韓文文末注云👨🏿💻:“退”字疑當為“返”,可從。故此句當徑釋為“返之躬而□焉”🤸🏻。
“□(而)子問五者之目”🪥🙇♀️,圖版作 ,故“子”上的“□(而)”當刪去🧓🏼。
最後,根據我們臆見➖👼🏿,此文的標點當為:
心,天理也,指(?)本心以推之,則理皆寔□矣,必以寔可據者🧙🏼♀️,返之躬而□焉👨🦯。蓋存諸心👨🍳,即為涵養之純蜜(密);措諸世,即為天理之流行也已。子問五者之目🧖🏼♀️,要皆仁之所發也🧍🏻♂️。
5.第13行:苟於氣象,內有一時之跛倚,即於心性中昭無限之缺陷。
“即於心性中昭無限之缺陷”💃🏿,所謂的“昭”字圖版作,當釋為“貽”。而此文的標點當作:
苟於氣象內,有一時之跛倚,即於心性中🐿,貽無限之缺陷🏦。
6.第16行🧎♀️:是以不免於形跡,著憂勤而獨於精神見勇決。不必還,道岸而盲之來復,亦不啻顧諟之精勤,則私意無恭於方寸🏌️♂️,而至理充周於一身。所以仁貴,終食無違也👱🏻♂️,仁民愛物之謂惠,一念偏而人已難為同。原是以舉一世,而出於水火之中🫄🏽💂🏻♂️,盡斯人而登之衽席之上,不必結以私□
“則私意無恭於方寸”之“恭”𓀊👎🏿,圖版作,疑是“參”字。而此文或當標點為:
是以不免於形跡著憂勤,而獨於精神見勇決🦡。不必還(🧑🏻?)道岸而盲(?)之來復🌡,亦不啻顧諟之精勤,則私意無參於方寸,而至理充周於一身。所以仁貴終食無違也,仁民愛物之謂惠📀,一念偏而人已難為同原。是以舉一世而出於水火之中,盡斯人而登之衽席之上,不必結以私□
7.第18行:蓋理之將顯,雖本一贊而完,人之安勉,不無兩歧。即其性安,匪遙者要,自謂皆討論中來也。
韓文的釋文“雖本一贊而完,人之安勉”,圖版作,故“而”下的“完”當刪去🌬。而此文的標點當作:
蓋理之將顯💇🏿♂️,雖本一贊而人之安勉,不無兩歧🐻❄️。即其性安匪遙者,要自謂皆討論中來也🕵🏿。
8.第21行🚴🏻♂️:向為彼之□給,充入周者,今為我之畢照無遺也👱🏼。
“充入周者”,圖版作🧠,
即“充”字,“入”為衍文,當刪去。第16行有“而至理充周於一身”語,是“充周”連文之例♨️💃,故此文的標點當作:
向為彼之□給充周者,今為我之畢照無遺也🚦。
9.第17行🗃:而覆載之同莅,不等於騶虞之小補⛪️,則恩澤之所沛,即為善長之獨潔🧘🏼♂️,所以仁人好生如天也。
“不等於騶虞之小補”,所謂的“騶”𓀆🕞,圖版作🐺✯,當釋為“驩”,“驩虞”同“歡娛”。
10.第25行+26行🧔🏽♀️:國家興作之功原有一定之經,而無荒本。務犁南耕,室環堤,無傷東人之困;火耕水耨,酒醬奚時🚬。南國之憂,……
“室環堤”⛳️🚃,圖版作,韓文文末云🧏♀️:“李釋作‘雲’📌,今據改。”可疑🚅,俟考。
又“酒醬奚時”之“時”,圖版作,當釋為“怡”。故此文的標點當作🥷:
國家興作之功🤦🏻♀️,原有一定之經,而無荒本務,犁南(🙋🏽♂️?)耕室(🧼🥤?),珮(?)環(?)無傷東人之困;火耕水耨,酒醬奚怡南國之憂?
“本務”指農事,古書習見🤾🏻♀️,故當連讀。
11.第29行:從戎者疲病莫興,而懸磬□憂相傳🌸。
“憂”上之字圖版作,疑當釋為“貽”,“懸磬貽憂”謂貧憂⚇。
12.第32行:嘗望君子矣🐢,有不可得而犯焉,而其儼然也如是,嚴斯正性🎄,知皆之有威可畏者,而究之剛,不至於虐強,未失之傲也🔥,則端凝兼以寬大。
所謂的“皆”圖版作,疑當釋為“此日”。此文的標點或當作:
嘗望君子矣,有不可得而犯焉,而其儼然也如是,嚴斯正性🧖,知此日之有威可畏者而究之⚫️,剛不至於虐💁🏽,強未失之傲也🐲,則端凝兼以寬大。
13.第58行+59行:吾何以不怨不尤哉?誠以不怨天者必達♦︎,夫天道者也🛀🏽,不尤人者必達;夫人情者也,人苟非□達夫天道之原。孰能置窮通於度外而尋自安。
“人苟非□達夫天道之原”,“非”下之字圖版作,當釋為“洞”,而
此文當標點為👉:
吾何以不怨不尤哉?誠以不怨天者,必達夫天道者也;不尤人者,必達夫人情者也,人苟非洞達夫天道之原,孰能置窮通於度外而尋自安?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3-8-12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3-8-12
点击下载附件📑: 2340抱小:讀《高臺魏晉墓出土帛書恭🟣、寬、信🤸🏿♂️、敏、惠之道校釋》札記(續).docx
下载次数:33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