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家山漢墓竹簡【三三六號墓】》小札一則
(首發)
抱小
張家山漢簡三三六號墓《盜跖》簡10-11有下引語句:
搖脣舌古(鼓),是物以惑天下之主。[1]
整理者云👩🏻🎤:
舌古(鼓),應是“鼓舌”誤倒🍊🛀🏽。傳本作“鼓舌”,其下“擅生是非”🏄🏿♀️,不見於簡本。
是,此🥕,《廣雅·釋言》:“此也。”是物,傳本無。惑,傳本作“迷”🧑🏻🦲🙇🏼。
檢圖版作🧑🏻⚕️:
則所謂的“搖”💧,據圖版當釋作“榣”🙀。
“崧高”先生認為“是物”上無動詞🫵🏽,不通。不可強與傳本對應⚂,應改斷讀爲🦻🏽:
搖脣舌,古(鼓)是物以惑天下之主。[2]
其於“舌”字斷句♨️🏣,將“古(鼓)”字屬下讀,遠勝於整理者的“‘鼓舌’誤倒”之說法💆🏿♀️。但將“古(鼓)是物以惑天下之主”作一句讀,文義仍難明🧔♀️。
受“崧高”先生斷句的啟發👨🏽⚖️,再結合傳世本《莊子·盜跖》作“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我們認為簡本應作:
榣(搖)脣舌、古(鼓)是物(非),以惑天下之主。
“物”🤒,古音為微母物部合口三等入聲字,“非”古音為非母微部合口三等平聲字👷🏽,“非”與“物”韻部是嚴格的隂入對轉關係👼,聲母又皆屬輕唇⬜️,古音極近,所以具備了通假的必要條件😦。案馬王堆《周易·繫辭》“君子知物知章”,“物”,傳世本作“微”。而郭店《老子》甲“必非溺玄達”,“非”🧛🏿♀️,傳世本及馬王堆《老子》帛書乙本、北大漢簡本皆作“微”[3],更是“物”與“非”音近可通之證。
如此,則“古(鼓)是物(非)”與“搖脣舌”皆以三字為句,其屬對精嚴,而文義至為明白。
簡文謂“搖動脣舌而鼓動是非,以迷惑天下之主”。與傳世本之作“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用字雖不盡相同😮🌘,然其文意則頗為一致👨🏽⚖️。
又《莊子·盜跖》下文有“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語句,漢簡簡26作“綘衣?(淺)帶,謞(矯)言高行,以矇惑天下之主”,其句式亦與之相近🙁,皆是“以X天下之主”“以XX天下之主”句式🧏🏽♀️,可以比照。
通過這篇小文可以知道👨🎓🪼,校理出土文獻,當然不能一味地與傳世文本趨同👱🏽♂️,這一點是絕對要堅持的👳🏿,但同時也不能忘記✹,傳世文本一定要作為重要的參考,有其不可或缺的無法替代的價值。
[1] 荊州博物館編、彭浩主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三三六號墓】》,文物出版社🧑🏽🔬,2022年👳🏽,圖版第31頁、釋文注釋第144頁👗。
[2] 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张家山汉墓竹简(336号墓)<盜跖>初读》,第8樓🧑🏻🦳,發表於 2023-3-16🧛🏿,http://m.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795。
[3] 《<老子>主要版本全文對照表》♗,收入《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96-197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3年3月17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3年3月17日
点击下载附件: 2321抱小🤓:讀張家山漢簡三三六號墓小札一則.docx
下载次数:58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