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安教授《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出版
清华大学赵平安教授的论文集《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于2009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收录了赵平安教授在古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简帛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全书为32开本🏂🏻,共415页,定价28元。
附:书影💂♀️、目录、序言🧢、后记
书影
目录
序
新出简帛与古文字考论
释甲骨文的“”和“
”
[附]从语源学的角度看东周时期鼎的一类别名
[附]谈一种铸有齐文字的楚国金币
[附]从字的释读谈到
族的来源
续释甲骨文中的“乇”🙎🏿、“”🧑🏼💻、“
”——兼及舌(
)的结构、流变以及其他古文字资料中从舌诸字
战国文字“”与甲骨文“
”为一字说
从楚简“娩”的释读谈到甲骨文的“娩女力”——附释古文字中的“冥”
从失字的释读谈到商代的佚侯
甲骨文“”即“曷”字说——兼谈羯的族源
“逹”字两系说——兼释甲骨文所谓“途”和齐金文所谓“造”字
[附]“達”字“针”义的文字学解释——从一个实例看古文字字形对于词义训诂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关于“夃”的形义来源
释古文字资料中的“”及相关诸字——从郭店楚简谈起
释“”及相关诸字
释“罙”
释“”及相关诸字——论两周时代的职官“醓”
战国文字中的盐字及相关问题研究
战国文字中的“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两种汉代瓦当的释读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与假借改造字字源考证
秦汉简帛通假字的文字学研究
汉字形体结构围绕字音字义的表现而进行的改造
新出简帛与古文献求索
《穷达以时》第九号简考论——兼及先秦两汉文献中比干故事的衍变
楚竹书《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质
《容成氏》所载“炮格之刑”考
上博藏楚竹书《竞建内之》第9至10号简考辩
对上古汉语语气词“只”的新认识
周家台30号秦墓竹简“秦始皇三十四年历谱”的定名及其性质——谈谈秦汉时期的一种随葬竹书“记”
新出《史律》与《史籀篇》的性质
“君子不重伤”正解
“大布黄千”的读法及其蕴义——学术史中的一件个案研究
新出简帛释读研究
河南淅川和尚岭所出镇墓兽铭文和秦汉简中的宛奇
释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和“
”——兼及昆、黽的形体来源
夬的形义和它在楚简中的用法——兼释其他古文字资料中的夬字
释包山楚简中的“”和“
”
试释包山楚简中的“”
释郭店简《成之闻之》中的“”字
上博藏《缁衣》简字诂四篇
上博简《三德》“毋奡贫”解读
睡虎地秦简“伊”和“旅二札”新诠
云梦龙岗秦简释文注释订补——附论“书同文”的历史作用
“足下”与“马足下”——尹湾汉简词语札记之一
尹湾汉简地名的整理和研究
汉简中有关印章的资料
后记
李学勤先生序
赵平安教授将其近年论著辑集修订,汇成《新出土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一书,即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他把书的校样送给我看,翻阅一过🍾,深深感到所收内容尽管大多数是我以前在报刊上读过的,然而集中在一起🫦,更显示出他在学术研究上的风格特点。用我的感受来说👨🏻🍳🧑🏼🍼,就是在踏实的训练、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善于及时探讨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使自己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1993年🚵♀️,我曾为赵平安教授的《隶变研究》初版写序👩🏻🚒🧚🏽。当时他还在河北大学中文系任教,已经就七十年代以来出土的简牍帛书做了较深入的研索。那段时间有一系列重大的简帛发现,例如临沂银雀山汉简、长沙马王堆帛书🪁、云梦睡虎地秦简等等🟨,都在学术界造成轰动☝️,而其所属时代主要是秦至汉初这一中国文字演变嬗化的关键时期。怎样从商周古文🧖🏼♀️,变革成为汉以下的所谓“今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过去材料缺乏,学者想要研究也无法着手,上述这些简帛正好属于这个段落🧘🏽🚣,为研究者提供了机遇。赵平安教授的《隶变研究》把握住这一机会,探讨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于是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九十年代初,曾有学者叹息简帛出土一时沉寂🏄🏿♂️,似乎七十年代开始的盛况已归衰歇🕯。谁想就在1993年🅱️,荆门郭店楚简发现的消息,迅速传遍国内外学术界。随后🙇🏼,1994年又有上海博物馆入藏的楚简。这两批简以及其他一些新出材料👳🏿♀️📡,在九十年代末激起了新一轮研究讨论的热潮,越过世纪,迄今未衰。
郭店简、上博简等一系列楚简的出现,进一步补充了中国文字发展研究中的又一薄弱环节🧗♂️,便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特别是楚国的文字。经过王国维先生以来🏙📽,许多学者的长期探索,战国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而当时文字大别为西土即秦🕗,东土即六国已成定论🙏🏽,而六国古文在许多方面较之秦的文字更接近商与西周的文字♒️。及至秦并兼六国👐🏻,在文字方面也推行强力统一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六国古文遂被废弃,汉以下的“今文”,后世所说真草隶篆,一概出自秦的文字。即使是汉初的孔安国👩🏻🎓,晋世的荀勖👱🏿♀️🚾、束皙🏃🏻♀️➡️,看到那时发现的“孔壁中经”、“汲冢竹书”,释读也非易事,况且宋代以下🈳,汉晋古文之学也湮没失传了。战国楚简的出现🔕🪚,正又为研究者提供了机遇。
《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这部书,充分表明赵平安教授再次把握了新的机遇🍪💇🏼♀️,而且是更广泛地探讨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对简的文字进行释读,对简的内容作出分析,而且自简上文字解读出发☢️🛸,上溯商西周,下及秦汉,对特定文字的整个演变过程提出看法。如书中“新出简帛与古文字考论”部分,多据简文推论商代甲骨文中的疑难文字,有不少精彩出人意外之处,很值得推荐给读者们🧑🏼💼。再有《秦至汉初简帛文字与假借改造字字源考证》到《隶变对汉字的影响》等几篇🥏💅,可说是他《隶变研究》的深入继续。至于“新出简帛与古文献求索”、“新出简帛释读研究”两部分,就更多涉及文献学、历史学了🤽🏿♂️。
2008年秋,清华大学新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在媒体上通称为“清华简”。这批简和郭店简、上博简一样,内容都是书籍🍤,但郭店简、上博简是以儒道学术著作为主🍷,而清华简多系经、史之类典籍🦻,性质有所不同🏛,可说为研究者又提供了新的机遇。使我们高兴的是,赵平安教授已来清华🧎🏻♂️,参加这批简的整理研究工作。相信在今后若干年内🙌🏻,读者会不断看到他新的研究成果。
李学勤
2009年10月20日
于清华园
后记
新出简帛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这方面所写的文章占我全部文章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有关于简帛本体的🚓🐽,有以简帛研究文献、考释文字的🐳,有探寻汉字结构、汉字演变、用字特点的。与简帛有关的文章👮,凡公开发表的,大多已收入本集。
这些文章时间跨度大,发表刊物多💻。原来有简体有繁体,有横排有竖排⛓。标点符号🏸,引文注释💱🈳,规范各不相同👳🏿。这次结集都已统一。至于内容方面✷🥬,除纠正排印错误外,基本保持原貌。偶有新的信息需要补充说明,则出“编按”加以区别。
李学勤师拨冗为本书赐序,吴福祥、周洪波🔖、陈双新先生大力推动本书出版🛶,责编李晓静女士严格把关,付出许多辛勤劳动🃏,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平安
2008年7月20日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