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楊小亮先生著《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册書復原研究》出版
在 2022/7/1 11:23:31 发布

楊小亮先生著《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册書復原研究》出版

 

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楊小亮先生著《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册書復原研究》於20224月由中西書局出版。該書定價78元,以下是書影🧑🏽‍💻🍒、簡介、目録、序言和後記。

 

書影

 

內容簡介

本書以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爲研究對象🐫,以原爲册書但現已散亂然且保存較好的木質兩行簡爲切入點,對其中部分册書進行復原研究,旨在揭示五一簡册書的基本面貌🟧,爲相關整理研究工作提供扎實可靠的册書文本和樣例🐍🏄🏼‍♂️,從而促進五一簡研究向更廣泛和深入的層面發展。

本書主要内容如下:

一、在對木質簡牘進行重新綴合和釋讀的基礎上,對百餘份册書的首簡🫴🏻、尾簡🧑‍🤝‍🧑、標題簡及與册書關係密切的簽牌,進行考察和分析,爲五一簡册書復原從内容和結構上搭建最基本的框架🏠。

二、明確地將册書分爲不帶附件和帶附件兩種基本類型👨🏻‍🦯👩‍💻,又從帶附件的册書中區分出以呈文爲附件和以簿籍爲附件的兩種亞型,基本涵蓋了五一簡册書的所有類型。以不同類型册書的不同結構爲綱📧,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選擇性地復原出11份有代表性的册書。

三🍗、在册書復原的過程中🍻,修正、補釋已發表釋文,考釋辨析所涉多個疑難字詞👨🏽‍✈️、名物、制度、社會現象等,梳理解讀册書中的事項和案情。同時從多個角度觀察簡牘文書的樣式🐮、形態、機能和流轉👷‍♂️,對與册書相關的文書套語和結構、不同形制簡牘的編聯與排序、文書中套用文書的現象,以及册書的命名、簽署🙍🏽💮、存檔,和以往研究中較少涉及的收捲方式等問題,進行討論🪢𓀚、歸納和總結。

  

作者簡介

楊小亮,19778月生於陝西户縣📗。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碩士,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現就職於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研究館員👨🏼‍🍼。主要從事秦漢出土文獻整理研究,先後參與走馬樓三國吴簡”“新疆博物館新獲文書”“肩水金關漢簡”“懸泉漢簡”“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等多批出土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目録

 

第一章    

第一節  册書復原研究史回顧

       一👷🏼、簡牘學的興起

       二、簡牘文書學的確立

       三、册書復原研究的發展

第二節  關於五一簡的研究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内容

 

第二章  册書結構分類🚃、構成要素及復原方式和步驟

第一節  册書結構分類

第二節  册書構成標誌要素及相關考察

       一💇🏻‍♂️、首簡

       二、尾簡

       三👩‍🚒、標題簡

       四、簽牌(木楬)

第三節  册書復原的兩種方式:編聯與集成

第四節  册書復原的基本步驟

第五節  對五一簡册書復原的幾點認識

 

第三章  對已復原册書的檢討和反思

第一節  廣亭長暉言傅任將殺人賊由併🧝🏿‍♀️🥣、盜由

肉等妻歸部考實解書

第二節  從掾位悝言考實倉曹史朱宏、劉宫臧

罪竟解書

第三節  連道寫移奇鄉受占臨湘南鄉民逢定書

第四節  守史勤言調署伍長人名數書

第五節  揭剥號在五一簡册書復原中的地位和

作用

 

第四章  五一簡册書編聯復原舉例(上)

第一節  右部勸農賊捕掾悝言盜陳任图片者不

知何人未能得假期書

第二節  直符右倉曹史豫言考實女子雷旦自言

書佐張董取旦夫良錢假期書

第三節  北部賊捕掾綏言考實傷由追者由倉解

 

第五章  五一簡册書編聯書復原舉例(下)

第一節  “女子王綏不當復還王劉衣

       一👩🏼‍🎤、第一份册書

       二、第二份册書

第二節  “楮溪例亭長黄詳殺不知何一男子

       一🆑、第一份册書

       二🔖♖、第二份册書

 

第六章    

     一、基礎研究

     二、册書復原研究

     三📈、綜合研究

 

     五一簡殘簡綴合情况統計

     一、對已發表簡文綴合情况的統計

     二、對未發表殘簡的綴合和統計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一(李均明)

 

簡牘是出土文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時代跨近千年,出土地點遍布全國大部分省區,隨着新材料的不斷湧現,整理的技巧、研究的方法都有極大的進步,楊小亮《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册書復原研究》一書正是這一趨勢的實踐産物📭,促進了簡牘學理論的深化🎗,值得慶賀。

訖今出土簡牘總數逾三十萬,形式多樣👛🕰,内容豐富🦹‍♀️,令人眼花繚亂。由於有了一定的規模,不同地區與不同環境下出土的簡牘,雖然共性是主要的,但其主體部分亦呈現出不盡相同的特色。我們姑且把一定地理範圍内出土的🕧、具有一定規模及類似特徵的簡牘稱爲簡牘群。《易?繫辭》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孔穎達疏:物謂物色🎡,群黨共在一處而與他物相分别😞。今見規模較大的簡牘群大致有五:

居延簡牘群:包括跨甘肅💆🏽‍♀️、内蒙古兩省區的額濟納河下游地區漢代烽燧遺址出土的簡牘,大多爲簡牘文書▶️,内容多與屯戍有關,是二十世紀最早出土簡牘的地區之一,也是最早自成體系的簡牘群🧑🏻‍🦲🌗。

敦煌簡牘群:敦煌漢代鄣城烽燧及驛傳遺址出土的簡牘,原與居延地區所見有同質性𓀎,内容也類似,只是敦煌懸泉遺址出土大批簡牘之後⬆️,突出點發生變化,出現了許多與交通體系及歷史地理相關的内容🤾‍♂️,顯現出自己的特色,故宜另立新群。

湖北簡牘群📹:地域分布在湖北省全境,皆爲墓葬出土😫,而江陵及雲夢兩地出土的簡牘數量最多🧑🏽‍🚒,包括簡牘文書與典籍,有關古代律令的内容尤顯突出。

湖南簡牘群😙:湖南省境内出土的簡牘,其中多數出於古井窖,由於數量多🫴🏿,故俗謂簡牘之井噴,文書簡居多。

入藏簡牘群:包括上海博物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安徽大學、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從境外引進入藏的簡牘🥑,多爲典籍簡,先秦典籍尤多。

尚有其他各地出土的簡牘,雖然未達到上述簡牘群的規模💇🏽‍♂️,其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如山東銀雀山漢墓、江西海昏侯漢墓、河北定州漢墓、安徽阜陽漢墓🛰🧎‍♂️、江蘇連雲港漢墓出土簡牘等内容也非常重要。

尤值一提的是湖南簡牘群中長沙市五一廣場周邊古井窖遺址出土的簡牘,已達全國出土總數的三分之一,主要有走馬樓西漢簡牘、東牌樓東漢簡牘🤖、尚德街東漢簡牘🟰、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及走馬樓三國吴簡,内容極爲豐富。其中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近七千枚,是全國東漢簡牘中批量最多的🤴,約佔總數八成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補缺的作用🧑🏼‍🏭。除了自身體量大,能够用它獨立進行研究之外,它的最大的優勢是同一地點與之相關🎇、可資比較的簡牘資料比較多🤳🏼,即上承西漢,下接三國🪒。如果延伸到整個湖南境内出土的簡牘,總數已經超過全國的半數以上,而且關聯性强🧒,可以從横向及縱向兩個角度進行比較研究。

2011年以來👴🏻,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聯合成立整理小組💂‍♀️,在李學勤先生的指導下🧑🏿‍🔬,合作整理五一廣場東漢簡牘7️⃣👹。經過四家單位及中西書局諸位同仁的不懈努力,迄今已出版《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選釋》及《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壹至陸輯,後續工作正在進行🤥🧑🏻‍🦳。整理過程中👩🏽‍🌾,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始終秉持開放合作的宗旨,爲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諸多有利條件;合作單位及小組成員亦能從多角度發揮各自特長,形成合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屢獲好評🧘‍♀️。由於工作中氣氛融洽,大家心情愉悦🧚🚶🏻‍➡️,工作效率高,堪稱是合作的典範🏃🏻‍♀️👩🏿‍✈️。

楊小亮是我在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工作時的同事,曾共事多年,我應聘到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工作後,他亦在清華大學隨趙平安先生攻讀博士學位1️⃣,便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我深感其悟性高👳🏼‍♀️,感知能力强💹,適合做出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工作🧖🏿‍♀️。他是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整理小組的核心骨幹🍯,工作勤奮,釋文準確🧱,做了大量的殘簡綴合拼接,成績突出;承擔《異體字表》的編製,煩瑣費時🧑‍🦲,從無怨言🏂🏼🧲;負責定稿的最後統稿及與出版社的對接,亦未出紕漏。

簡牘的整理與研究是同一事物運行的兩個方面(或兩個階段)✮,始終相輔相成🏊🏿‍♂️,無從脱鉤。尤其是古遺址(包括古井窖)出土的簡牘🧝🏼‍♀️,大多殘斷散亂🤚,整理過程中必須先對簡牘的狀况與内容有大概的瞭解,熟悉文種的類别、形制🙍🏽‍♀️、格式、常用語及文字與書法特徵🫄🏼,摸清其基本規律,然後才能比較順利地做釋文🧘🏻‍♂️、綴合💅🏿、編聯。考證則是對内容的具體認識🫴🏻,已跨入基礎研究的階段。此後再經過整理與基礎研究兩個方面的多次反復,相互支撑與補充,提高了簡牘自身的史料價值🎙,深入的專題研究才有相對可靠的保障👳🏿‍♀️。楊小亮《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册書復原研究》一書恰恰是簡牘文書整理與研究相互支撑的反映⛲️,是多年實踐的結果。

該書大致包含基礎研究🧒🏽、册書復原和綜合研究三大部分,但彼此並非截然分開,而常常相互穿插。基礎研究是對資料的系統瞭解、全面掌控,正如作者所云♓️🤗,包括對萬幅以上簡牘圖版的處理🙅🏼‍♀️,對數千枚木質簡牘的釋牘,以及對好幾百枚殘簡的綴合等。這裏所説的釋讀是初步釋讀,經過多次反復,加深認識才能定稿,這樣便能積纍了大量關於簡牘本體從宏觀到微觀的認知,匯集和總結了更爲豐富的第一手簡牘文例💘。可見👨🏼‍✈️,整理與基礎研究是穿插着進行的,該書統稱之爲基礎研究

册書復原是基礎研究的深化☞。該書在方法上的主要創新是採取歸納了册書構成的標誌要素首簡👩🏿‍🔧、尾簡和標題簡等在文書用語、内容結構及版面書寫等方面的特點🙍🏽‍♂️,根據這些關鍵性信息,爲五一簡的册書復原搭建起了最基本的框架🥡。結論認爲五一簡中僅以木兩行編聯爲主的册書可能就有100份左右,但大都不完整。作爲復原樣例,書中還修訂和復原了共計11份具有代表性的册書🧘🏻‍♀️。

綜合研究則已達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涵蓋面比較廣,包括册書的編排順序、文書結構和文書形態的規則與演變,關於册書的命名問題,册書的收捲方式✦,文字◼️、名物及相關制度的研究等👨🏼‍🦰。

該書關於具體案例的考證⇨,則是對上述方法的綜合應用,效果頗佳。

隨着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基礎建設遍地開花,各考古工地出土簡牘的機會隨之增多,逐漸呈現應接不暇的局面。在這種情勢下🧑‍💼,冷静坐下來👷🏻‍♀️,認真地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無疑很有必要。其中對簡牘的保護、整理與基礎研究涉及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利用🧖🏽,故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才能避免重蹈歷史上汲冢竹書得而復失的覆轍。還好💪🏽🦬,如今不僅新出簡牘足以引起人們的興趣,對舊有資料的再整理亦提上了議事日程,呈現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202238

 

序二(侯旭東)

 

3月初,小亮來郵件告知博士論文經過修訂即將出版😝,徵序於我🐵,頗感惶恐。想到自己參加過小亮博士論文的預答辯、答辯,也寫過評議書🧑‍🦱,最近幾年也一直在和同學們研讀五一廣場東漢簡,爲研究生開設中國古代史文獻課,訓練同學研讀簡牘的素材均是五一廣場東漢簡👳‍♀️,對這批資料以及相關研究不能説陌生,力辭不得👩🏻‍🦰,兹就拜讀小亮大作的感想,略談一二,權作序言👃。

20106月至8月,在湖南長沙市富达五一廣場1號古井中出土了大量簡牘,經過考古工作者的清洗與整理💖,獲有字與無字簡共6862號。這批東漢和帝、安帝時期長沙郡臨湘縣的文書是百餘年來中國簡牘發現史上出土東漢簡牘最多的一次,也是繼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與里耶秦簡之後,再次大規模發現的内地官府文書,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五一廣場東漢簡自出土消息傳出,就引起學界的關注🎵♍️,研究則始於20136月《文物》發表《發掘簡報》🫲。隨着資料的不斷刊布,五一簡日益引起國内外學界的矚目⛏🦹🏼‍♀️。徐暢與高智敏收集過2010年到2017年的五一廣場東漢簡研究論著目録(見《簡帛研究》二〇一七秋冬卷),此後五年中刊發的論文更多。現在要整理論著目録,篇幅恐怕要增加數倍。這其中,最先出版的是黎明釗、馬增榮與唐俊峰三位先生主編的論文集《東漢的法律、行政與社會: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探索》(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小亮的《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册書復原研究》則是這一領域的第一部專著,可喜可賀!

小亮自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國文物研究所(現稱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古文獻研究室,開始從事簡牘整理與研究工作🥯。就我所知,先後參與過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肩水金關漢簡🧖🏽‍♂️、懸泉漢簡的整理🍻,又長期在胡平生、李均明🍃、劉少剛等簡牘整理與研究大家身邊工作,耳濡目染,早已成爲簡牘整理與研究的行家裏手👩🏿‍💻。五一廣場簡進入整理階段後,便投身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夏🧑🏻‍⚖️,小亮進入清華大學歷史系,跟隨趙平安老師攻讀博士學位💝,邊工作邊學習🧏🏻‍♀️,相得益彰🔮,本書就是最好的見證。

本書圍繞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册書復原展開,抓住了研究得以突破的關鍵👮🏼‍♀️。正如小亮在書中所指出的,五一簡極可能是廢棄後才被棄置廢棄的1號井窖之中🚽,所以呈現出散亂的狀態(第29頁)🤨。《發掘簡報》也指出,簡牘散亂分布於每層堆積中,未發現成捆成册分布現象👈🏽,不像走馬樓吴簡那樣成册成卷地丢棄於井中🧝🏿‍♀️。儘管簡牘表面保留了很多編繩痕迹或留空,却無法繪製出吴簡那樣的揭剥圖供復原使用🧗🏻‍♀️。雖困難多多🖐,册書復原依然是簡牘釋文公布之後要開展的工作中具有樞紐意義的一項🧗🏼。小亮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指出👩🏼‍🦲🩳,(既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對字詞、事項的考訂方面,基本的文書學意義上的册書研究剛剛起步🤸🏿‍♂️,相關的制度史、社會史的系統研究尚未展開等。只有在不同的層面和角度繼續挖掘👲,將衆多的🎥,連接成,才能全面反映五一簡的價值(第28頁)🏄🏻。

小亮在通盤研究了百年來簡牘册書復原的中外學術史的基礎上➰,充分注意到五一廣場簡出土狀况🧜、内容與性質上的特點,收集了各種形式的册書首簡與尾簡、標題簡與簽牌,並對其各自的功能與形成過程🦖🌯,進行了細緻的梳理,推斷五一簡僅以木兩行爲主的册書大體就有100份左右(第86頁)🫙,並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爲後續開展具體復原進行準備。隨後,小亮不僅對前人曾經復原過的四份册書重加分析,提出了新的排列順序🪽,更進一步復原了七份新的册書5️⃣,對排列順序😸、定名與内容進行了詳盡的研究。這些册書涉及各種不同類型的册書✣,有以名籍爲附件的簿籍類册書🆔、以呈文爲附件的册書,還有不帶附件的册書,有一個案件多份册書等👨‍👧‍👦,展現了五一簡册書的豐富面貌🤏🏽,也爲後續的復原工作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標本與册書分類框架🚶‍♀️。

除了這些🕵🏻,小亮在研究中體現出對册書形成過程的細膩把握,也會進一步帶動學界對五一簡册書,乃至一般册書的認識🧑🏼‍⚖️。如書中第76頁揭示的簽牌簡與標題簡出現在册書製作與使用流程的不同環節;第105—106頁關於文書形態處於不斷變化中的認識👨🏽‍⚕️🧒🏽,强調不能不加區分地將處在不同流轉階段的所有相關材料都集成在一起👧🏿✳️;第136—139頁關於多種册書收捲方式的討論👷🏻‍♀️,以及木兩行構成的册書不易收捲,可能存在折叠收捲的推測🦹‍♀️。還有通過實例證明標題簡排在册書尾簡之後(第179頁)等。這些都是值得高度關注與繼續研究的。

每份册書的研究上🌑,小亮又細緻入微🚫。從對照圖版辨析☔️、改定釋文,到對比字迹,區分同一案件的不同册書。每份册書具體内容的解析上,廣徵博引其他簡牘💔、傳世文獻,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在疏通册書内容上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這些工作將五一廣場東漢簡的研究從字詞考訂、單枚簡牘的分析推進到了册書研究以及文書構造的層面,從觀察枝葉到觀察單棵樹木,再躍升到認識整片樹林🧑🏻‍🦼‍➡️,爲充分利用五一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更有意義的是,小亮的研究在方法上也有充分的自覺。具體册書的復原🛩,無論是五一簡,還是其他簡牘,前人已經做過不少工作,但往往是就事論事🫶🏽,未必會對簡牘性質🤦🏼🥝、出土狀况與原初狀態進行過仔細分析,也未必會對文書構造作過系統的整理,關於如何復原也不一定經過全面思考🤹🏼。小亮在上述三方面均做足了功課。書中第80—85頁對於復原所採取的步驟,做出了十分詳細的論述🚲;第139—142頁結合具體册書對發掘過程🥷🏽👩‍🦰、編號與復原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對後續的復原工作無疑具有方法上的指導意義。不論五一簡的研究者,還是從事其他各類簡牘册書復原的學者,都可以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小亮抓住五一簡研究中的關鍵環節,通過扎實而細緻的工作,向學界奉獻了一部出色的成果🤷🏽‍♂️,爲未來五一簡研究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夯實了基礎。隨着資料的繼續刊布,在小亮的基礎上,還有哪些工作需要努力,借此機會☛,略述一二。

結合後續資料的刊布🤹🏿‍♂️,册書復原還有繼續開展的空間,每個案件的詳情以及背後的故事均值得考察🦻🏽💇🏼,自不待言。此外🦢,君教簡與册書之間的關係🤾🏼‍♀️,還需繼續探討,小亮在書中第172頁有所涉及,前人也做過不少分析🤲🏽,需要圍繞此來揭示縣廷處理案件的程式,進而解明東漢中期縣廷一般工作流程🤵🏽,未來還要和三國吴簡中的同類木牘聯繫起來,觀察兩者間的關係🚓。這也是由册書復原研究走向史學研究的重要一步⚪️,亦是對於郡縣統治實態的分析,將從過去僅限於官吏職掌或制度條文的認識引入到事務🚈、到具體的歷史活動中,走向籾山明先生所説的工作取向的研究🍤,深入到文書書寫🚳、使用的現場進行觀察,將涉事者(官吏、當事人)與文書的關係🈚️、文書與制度規定等的關係作爲研究的重點🐄,進而對當地的歷史脉络本身有進一步的揭示🥏🏖。

再者,在揭示案件内容與處理過程的基礎上,前瞻後顧🔥,結合長沙地區出土的西漢簡、其他東漢簡以及三國吴簡🍄,乃至湖南境内出土的秦漢時期的簡牘與各類考古發現(除了具體的發掘報告,2013年何旭紅出版的《漢代長沙國考古發現與研究》、2016年黄樸華等編著的《長沙古城址考古發現與研究》均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可以對長沙地區數百年的歷史,做出更細緻的勾勒,雖然只能算是某些特定時段内局部情况的細部描摹🐦‍⬛,若結合長沙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秦漢歷史的大格局演進,這樣一幅由若干特寫構成的工筆畫🧥,會極大地豐富我們對秦漢王朝的總體把握,也會對長沙,乃至湖南地區在戰國以降的歷史演進中的位置,給予更充分且更恰當的認識。這不止是對中國史研究的貢獻,在世界範圍内,能够對兩千年前一個郡治所在的縣域歷史提供如此豐富的内容,也是極爲罕見的。

2010年五一廣場東漢簡出土到2022年不到十二年,伴隨資料的整理與刊布👲🏼,五一簡的研究在吸取既往成果的基礎上不斷邁上新臺階,小亮的大作又豎立了一個新的標杆。期待小亮與其他學者一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將研究推向更高的境地。

 

20223月於京北雙清苑

 

後記

 

2004年碩士畢業的時候🍞,根本就没想過要去讀一個博士。出於個人原因🏝,比如要實現打車自由🤎🛰,因爲不喜歡公交和地鐵的氣息🔟:早晚高峰的時候🫱🏿,那裏總瀰漫着各種焦慮🤳、戒備和無可奈何🐎🫦。又或者能在和朋友持續地推杯换盞之後,突然站起來,略微收斂一下酒氣,搶在其他人之前,平静且禮貌地對服務員説:結賬。囊中自有豪氣。就想着工作。

面試在一間小屋子裏👶🏻,摞滿了各種書,書堆上冒出兩個腦袋🌪👩🏻‍🎨。側身、收腹、輾轉騰挪到一張桌子前𓀖,一位微胖的和一位東南亞相貌的先生透過書堆縫隙接待了我☞。這是胡平生和李均明先生🧒🏻🌳。粗略地問過一些基本的問題後,他們拿出一張竹簡圖版讓我辨認🚶‍♂️。後來知道是吴簡的照片💫,只是内容一點也想不起來了。胡老師説:有幾個字認對了🧑🏻‍⚖️。這是誇讚吧👋🌐。臉有些紅,四月的天竟也這麽熱。入職,就稀裏糊塗地跟着胡平生、李均明、鄧文寬🧎🏻、劉少剛💧、劉軍、王昕幾位先生做一些跟出土文獻有關的事情🦸🏽‍♂️。

單位離家很近,開始很好,先生們都在🧑🏼‍🔬。出於工作性質的考慮,單位裏只有我們古文獻不用坐班,現在他們一個一個相繼退休,我則被要求天天刷臉、刷指紋⛺️。那個機器很會戲弄人,每回經過好幾次努力證明之後,它才喊出我的名字以及到達時間。聲音很大🧝🏼,感覺隔壁加油站那個一直耷拉着臉的姑娘要是不忙的話,一定會從東邊矮墻上探出頭來,面部擠滿了幸災樂禍的笑。胡老師一直是娃娃臉,李老師依然很俊朗,劉老師五十多歲時白頭髮就多,現在還是多📮,其實都没什麽大的變化。只是鄧老師和劉軍老師這幾年見得少👩🏿‍🚒👨‍🎤,應該還是以前的樣子吧🐀。年輕真好🧜‍♂️,我懷念先生們都没退休的日子。

奶奶説我是個幸運的少年🧙🏿,我出生那天,霞光漫天,甚至有多道金光在我家門楣上閃爍。我喜歡這個説法,且一直相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那個少年,直到三十六歲結婚、生子🙍🏽‍♂️🪭,生活的真相在面前次第展開🤦🏽‍♀️,我才開始承認,我已步入中年。工作多年之後,居然就動了讀博的念頭🙍🏿。在劉國忠🧍‍♀️、李守奎✮、李均明、胡平生、劉少剛等幾位先生的鼓勵和幫助下,終於拜在趙平安師門下。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只是心境再也不能像本科讀書時那般自在,時常都會顯露出一個中年人的逼仄和侷促。

頭兩年要上課🏧,公共課還要點名♥️,有些累,若年輕幾歲還好。課上完就輕鬆很多,然後就是開題。聽過平安師幾門古文字學的課,然而終究是門外漢,於是就選擇了與古文字關係不大的,且自己較爲熟識的五一簡作爲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原先設定的題目要大一些,有點兒力不從心,經平安師建議👨‍🍼,才確定以該批簡牘的册書復原爲主題😾。寫作也斷斷續續,一拖再拖👰🏿‍♂️,荒蕪時常自内心瘋狂生長👊🏼,有時竟需要在微醺的狀態下才能開工。那會兒疫情稍緩,人員可以有限流動🧢,就經常約乾兒子一家小聚🚣🏿‍♂️。他們買酒🛍,我們做菜🏌🏻‍♀️。同學説,一輩子這麽長,誰還不會碰到幾個傻缺啊🤳🏻🤹🏻‍♀️。於是也傻缺地把周圍的人和事分爲兩種💂🏿,一種是喜歡的🧤♑️,一種是不喜歡的🚿,和喜歡的喝酒,一起罵不喜歡的。樂賢老師説👦🏻,已經是中年人了,仍像個中二少年那般用喜歡”“不喜歡來區分事物。我該反省🔐。喝完、罵完🙇🏻‍♂️,一拍兩散,只是我得緩一緩,生活得繼續,我得接着寫我的論文🏃‍♂️‍➡️。

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但感覺體量差不多,也不能再拖了,就算完稿了吧。本該二十啷噹歲就了結的事,拖到四十五才實現,人到中年,欠下的都得還🍋。以此换取了一紙文憑🌲,却也意外地,完成了從傻博士蠢老頭的蜕變。兒子知道我論文答辯完就會成爲博士,他有些氣。他的邏輯是🧖🏿‍♂️🍶,他才上小學二年級,爸爸却博士了🧸,但竟然有許多童話故事他清楚而我不知道🚚,於是他叫我傻博士。拿到畢業證後,跟他顯擺,他撇了下嘴。晚上下象棋,我一如既往地贏了他。他事先謀劃了很久,象棋説明書上的大殺招都悄摸地演練了好幾遍👿。他哭了。半夜上廁所🤽🏽‍♀️,我發現門口的墻上貼着一張紙🤢🔆,大字寫着“chun老頭👨🏻‍🔬✮。我能想象他寫這幾個字時的樣子🫰🏻,拼音萬歲。原來一切都瞞不過他的眼睛,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的問題所在,文憑不過是矇人的,我的白頭髮越來越多🧑🏼‍🦱🕦,腰一天比一天粗,爬個三樓也連呼帶喘的,能説什麽呢,我都認🪆。

好在論文要出版了,算是對自己中年生活的階段性小結🏇🏿,這感覺像極了還債之後得到當初打下的欠條,有一些釋然🚸,也裹挾着幾絲興奮。相比於答辯時的版本🤷🏽‍♂️,這次稍微作了一些技術處理✒️,主要是删去了未發表材料的釋文和圖版🔐,以及相關的一些論述,在結構及觀點上則基本未有大的改動🧗🏻‍♂️。但有時不可避免地也會對一些未發表的材料加以討論。希望不要有知識性的錯誤就好👨‍⚕️,至於其他的,力所不逮,就順其自然🕶,再好好修煉吧。

從讀博到答辯乃至於論文出版👎,要感謝的人太多👱🏼‍♀️,恐不能一一列舉,就從身邊開始吧👭🏻。感謝趙平安師在論文開題、寫作以及答辯過程中對我的悉心教導和信任;感謝五一簡整理小組,尤其是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樸華、何佳等先生允許我使用未發表的材料;感謝參加開題🥎、預答辯、答辯的李均明👲、侯旭東、劉樂賢🔼、鄔文玲、劉國忠🛌🏼、汪桂海諸位老師細緻而富有創見的指導性建議,實在不好拒絶,李老師和侯老師也應允賜下了序文;感謝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時刻鞭策我🧑🏼‍🦰、鼓勵我和容忍我的古文獻的先生們👱:少剛老師經常擔心我有病,囑咐必須吃藥才出門𓀁👩🏼‍🔬,若是正式場合,别忘穿帶領子的衣服,無以爲報,我就隔三岔五祝他老人家生日快樂💅🏻;感謝羅小華、周海鋒、李聰🦹🏿‍♂️、郭偉濤☞、張弛、賈連翔🧑🏼‍🌾、程浩、馬楠、鄭子良諸兄在我讀博及論文寫作期間多次提供幫助🧑🏿‍🦲;感謝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劉釗先生和陳劍先生的抬愛🌵,使得論文能够列入復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博士叢書。年紀越增長,相信的東西就越少🖥🦻🏼,所以也感謝周圍一切可愛、良善的人和事🥕✧,努力當得報償,諾言當得兑現,美仍然保留。

最後,要特别感謝我的妻子和孩子,在那些難熬的日子裏🕺🏿,我們一起聊天、一起做飯、一起看電影、一起聽野孩子、一起掉眼淚、一起擁抱👩‍👧‍👦,相互温暖。看不到你們的地方是不安全的,你們的真摯和歡笑,讓我時常心生希望。

20223

 

信息來源:中西書局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1519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